本系列内容来源: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
作者 l Benign Hu
编辑、排版 l Benign Hu
01
何 谓
复式簿记思维模型
一、复式簿记
复式簿记是相对于单式簿记而言。
单式簿记是一种较为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一般只记录现金的收付以及人欠、欠人的事项。
而复式簿记是一种比较科学的记账方法,它要求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记录,它完整地反映了企业经济业务的全貌。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中,曾出现过三种复式记账法,即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增减记账法,199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记账必须采用借贷记账法。
所以,现在所说的复式簿记,又被称作采用借贷记账法的簿记。
其恒等式为:Asset(资产)=Liability(负债)+ Equity(权益)。
即等式的左边为Debit(借方),右边为Credit(贷方)。以上可近似简化理解为,左边的资产是“欠”的(资产的用途),右边是“欠谁的”(资产的来源)——这里的“借”和“贷”,更大程度上是记账符号,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不能直接用字面意思去理解。
复式薄记,其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从两个角度记录同一个经济事件,从而避免了错记,漏计的情况发生。
举个例子:A借给B 100元钱,用复式记账的思维看就是两点:
从A的角度记录:A借给B 100元,(借)
从B的角度记录:B欠A 100元借款。(贷)
这样从A,B两个人的角度都记录同一事件,双重核账,对账的时候就能保证准确性。
再进一步来说,因为公司是会赚钱也会亏本的,所以上述恒等式还可以扩展成这样:
Asset(资产)+ Expense(费用) = Liability(负债) + Equity(所有者权益)+ Income (收入)
仔细观察以上恒等式,会发现:
-
等式左边表示钱/东西到哪里去了(要么还在公司手上,要么被公司花了);当左侧增加,则记为(借)Debit,减少的话记为(贷)Credit;
-
而右边表示钱/东西从哪里来的,右侧增加的话记为(贷)Credit增加,减少则记为(借)Debit。
是故,复式簿记运用在财务上需要把握以下三点:
1.不看结果看过程;即不能孤立的看某个科目(例如资产或者收入)的借和贷,而是看某项目中资金的是如何流动的。
2.守恒定律:资金如何流动。资金在 费用+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收入 这个等式里面跑来跑去(从左到右或者从右到左),是跳不出这个等式的。
3.如何给开始和结束取名字。项目资金的来源科目记为贷;项目资金的去向科目记为借。
综上,复式簿记是守恒的、变化的眼光,是一种动态平衡观察世界的思维。
二、复式簿记思维模型
02
复式簿记思维模型
案 例
企业财务上的复式簿记
如,某公司用银行存款购入设备,价值10000元,发生此业务后,用复式记账法记账时,需要在银行存款账户上记一笔账,减少了10000元,另一方面还要在固定资产账户上记一笔账,增加了10000元,即业务发生后在两个相关联的账户都做登记,金额相等,均为10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固定资产:+10000元 |
|
资产(银行存款):-10000元 |
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为会计平衡等式,对各项经济业务的记账有以下几种情况:
1.资产和负债,或者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增加。一种情况是资产和负债在业务发生后同时等额增加。
例:长青公司购入材料,贷款30000元尚未支付。此业务涉及资产中的“原材料”账户和负债中的“应付账款”账户。同时在这两个账户中记增加30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原材料:+30000元 | 负债:+30000元 |
另一种情况是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在业务发生后同时等额增加。
例:长青公司接受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15000元,这项业务涉及资产中的“固定资产”账户和所有者权益中的一个账户,同时记增加15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固定资产:+15000元 | 所有者权益:+15000元 |
2.资产和负债或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一种情况是业务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等额减少。
例:长青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0元偿还所欠原材料款,这项业务涉及资产中的银行存款账户和负债中的应付账款账户,同时在这两个项目中记减少100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原材料:-100000元 | 负债:-100000元 |
另一种情况是业务引起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同时等额减少。
例:长青公司因资本过剩而决定减资,用银行存款返还投资者投资10000元,此项经济业务涉及资产中的银行存款和所有者权益中的股本,应在两账户中同时记减少10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资产:-10000元 | 所有者权益:-10000元 |
3. 资产类内部,项目有增有减,增减额相等。
这类型的经济业务只引起资产类不同项目数量发生变化,不涉及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变化,也不影响资产总额。
例:长青公司从银行提取现金1000元,这项业务就在资产类的现金账户记增加1000元,在银行存款项目记减少1000元,资产总额不发生变化。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资产(现金账户):+1000元 | |
资产(银行存款):-1000元 |
4.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自内部有关项目之间,或两者有关项目之间发生增减变化。
第一种情况是负债类项目有的增加,有的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长青公司开出商业汇票一张,抵偿应付账款3000元。这项业务为负债类不同项目的此增彼减,即应收账款账户减少3000元,应付票据账户增加了3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资产(现金账户):+1000元 | |
资产(银行存款):-1000元 |
第二种情况是所有者权益类内部的有的项目增加,有的项目减少,增减金额相等。
例:长青公司将所有者权益项目中的资本公积40000元转增资本,这项业务就要在所有者权益中的资本公积账户记减少40000元,在股本账户中记增加40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40000元 | |
所有者权益(股本):+40000元 |
第三种情况是负债增加(或减少),同时所有者权益减少(或增加)。
例:长青公司宣布发放现金股利30000元,实际并未发放,这就需要在负债的应付股利账户及增加30000元在所有者权益的利润分配账户记减少30000元。
借(资产、费用) |
贷(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
负债(应收股利):+30000元 | |
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30000元 |
03
启 发
以上可知,复式簿记作为一种科学且较完善的记账方法,它能让我们了解到了每一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可以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可以让我们看到财务的结果也给我们看到了过程,即看见资金是如何流动的。
那么该模型给我们带来哪些启发呢?
一、复式簿记是一种闭环思维。
看复式簿记,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某项资金的来龙去脉,即先从哪来,后到哪去,这是一种闭环思维,即有始有终。
生活中,我们经常做有头无尾的事情,如某天花时间看了一本书,或者花钱购买了一堂知识付费的课程,可是因为中途有事或者其他原因没能善始善终。
这时我们应该想到复式簿记,即在某件事情开始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一笔(贷),然后过一阵回过头去看看开头那件事有何收获,再在笔记本上记下一笔(借),如下图所示:
借(收获) | 贷(开始) |
1月15日,阅读完成,帮助学会深度思考…… |
1月1日,开始读程驿老师的《认知颠覆》 |
2月5日,阅读完成,不急不躁,生活重在积累,把时间当作朋友。 |
1月16日,开始读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作朋友》 |
在读,还未完成(后续填写收获) | 2月6日,开始读杰弗里·科特勒老师的《改变》 |
……
如此,便让一件事有始有终,相信坚持一段时间,你会越来越棒,就像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所说的:
“用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做人要勤奋,做人要执着,但是做事不一定要图快,生活重在积累,一切靠积累,一切都可提前准备,把时间当作朋友,把每天平凡的日子堆砌成伟大的人生。”
二、复式簿记是一种专注思维
看复式簿记,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某项资金用来做了某事就不能做另一件事,这是一种专注思维,即把资源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继而达到聚焦,击破阈值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总是这个干干,那个干干,分散了自己的精力、时间,最后发现一事无成。
所以,我经常拿“你可以默默无闻,但是不可以碌碌无为”来警示自己,要专注,要学会精力管理,把精力和时间花在重要的人和事上。
三、复式簿记是一种守恒思维
复式簿记的核心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是一种守恒思维,即有来才有往,有才能去用、去花。
媒体经常报道,某某公司某人因为加班,身体超支导致早逝或者重病。
所以我们要拥有复式簿记思维,即守恒思维,平常注意身体保养,做好精力管理,不要给身体太大的负荷,身体健康是一切的根本。
还有压力管理也一样,要做到守恒。适当的压力可以促使我们去学习、去行动,但是一但压力过大,往往就不行了。
04
写在最后
复式簿记思维模型,一个相对科学且完善的记账思维模型。
我们要学习复式簿记思维中的“闭环、专注、守恒”,还有就是顺便了解点财务知识,毕竟想当老板总需要看得懂财务报表的。
相关内容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 2023: 小红书「悦活计划」摄影旅拍行业种草生意经(0)
- 2023: 小红书蒲公英组件营销通案(0)
- 2023: 官宣了!B站将以视频播放分钟数代替播放次数(0)
- 2023: 2023品牌新媒体矩阵营销洞察报告:流量内卷下,如何寻找增长新引擎?(0)
- 2023: 引导客户写好评客服话术(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promote/33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