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内容来源:查理芒格的100个思维模型。
作者 l Benign Hu
编辑、排版 l Benign Hu

01
何 谓
前景理论思维模型
一、前景理论
前景理论是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在1979年提出的。
曾有一位著名的财经编辑问过卡尼曼,为什么将他们的理论称为“前景理论”,卡尼曼说:我们只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让大家记住它。
也有学者将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翻译为预期理论,即在不同的风险预期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倾向是可以预测的。
前景理论由下面4个原理组成:
1.确定效应;在确定的好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确定的好处,即处于利益状态时,大部分人都是风险厌恶者。
如,我们常说的“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正所谓落袋为安。
2.反射效应;在确定的坏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做一个抉择,多数人会选择“赌一把”,即处于损失预期时,大多数人变得甘冒风险。
如,股市上,投资者长期持有的股票多数是不愿意“割肉”而留下的“套牢”股票。
3.损失规避;多数人对损失比对收益更为敏感,即大多数人对损失和获得的敏感程度不对称,面对损失的痛苦感要大大超过面对获得的快乐感,
如,生活中,白捡的100元所带来的快乐,难以抵消丢失100元所带来的痛苦。还有我们前面介绍的沉没成本思维模型,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思维模型都是由损失规避造成的。
损失规避又延伸出两个效应,即迷恋小概率事件效应和禀赋效应。
所谓小概率事件,就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比如天下掉馅饼,当然掉的是馅饼固然好,但如果掉下来的不是馅饼而是陷阱呢?当然这也属于小概率事件。
迷恋小概率事件效应指的是,面对小概率的盈利,多数人是风险喜好者,如很多人买彩票,虽然赢钱概率很低,但是有人还是会存侥幸心理;
而面对小概率的损失,多数人是风险厌恶者,如很多人都选择买保险,虽然倒霉的概率很小,可还是想规避这个风险。
所谓禀赋效应,指的是同样一件商品,一旦人们拥有这件商品,相对于还未拥有这件商品的人而言,会对此商品估计一个更高价,即相对于获得,人们非常不乐意放弃已经属于他们的东西。
4.参照依赖。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即一般人对一个决策结果的评价,是通过计算该结果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化而完成的,人们看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看最终结果与参照点之间的差额。
一样东西可以说成是得,也可以说成是失,这取决于参照点的不同。非理性的得失感受会对我们的决策产生影响。
由以上四个效应我们可知:在风险和收益面前,人的心是偏的。在涉及收益时,我们是风险的厌恶者,但涉及损失时,我们却是风险的喜好者。
但涉及小概率事件时,风险偏好又会发生离奇的转变,所以人们并不是风险厌恶者,他们在他们认为合适的情况下非常乐意赌一把。
所以,人们真正憎恨的是损失,而不是风险;而由参考依赖可知,该损失的确定又是由人们依据其认为的参考标准确定的,即参照点影响风险偏好,改变参照值,就能改变人们对得失的判断,继而改变他们的风险偏好。
综上,前景理论的重要是说人们依据参照点确定”得”和”失”,人们憎恶损失。所以在面对决策时要理性确定参考点,继而减少或者避免掉入“不合理的损失规避”陷阱。
二、前景理论思维模型
所谓前景理论思维模型,就是将前景理论应用到生活实际中。
02
前景理论思维模型
案 例
一、陪衬品只是“诱饵”
很多房地产中介,会毫无怨言地带领客户去到处看房,有时会故意带客户看两间条件一样、价格明显不同的房子。
其实,中介心里很清楚,有些路并不是白跑的,那间同样条件,价格贵一些的房子只是个陪衬品,是促使客户签单的“诱饵”。
比如,某超市卖有四种不同规格的松露牌消毒液。
第一种180毫升,18元。
第二种330毫升,32元。
第三种330毫升,32元。附赠一瓶120毫升的非卖品。
第四种450毫升,42元。
很明显,第三种和第四种相比,净含量是一样的,却便宜了10元钱。第三种和第二种相比价格一致,却多出了120毫升。
消费者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一种优惠。相信会有很多需要这种消毒液的消费者会选择第三种,第二种和第四种基本不会有什么销量,只是陪衬品。
二、锚定效应—难以觉察的参照值
锚定效应,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评估时,会将某些特定数值作为初始参照值,这个初始参照值像锚一样制约着评估结果。
这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先人为主”,人们做一个决定时,大脑会对得到的第一个信息给予特别的重视。
第一印象或数据就像固定船的锚一样,把我们的思维固定在了某一处。“锚”是如此的顽固而又不易觉察,要把这种“锚”拔起,远比你想象的要困难得多。
如,利用锚定效应操作谈判。
多数人认为,在谈判中最好让对方先开价,这样你就可以去估计对方的底价,可以拥有更多的信息。
但事实上,让对方先开价,这个价格就会成为谈判中的一个锚,即使你努力调整,也很难摆脱这个定位效应的影响。
所以,一桩交易,当双方都难以估量其价值时,如果你是卖家,就主动开价,而且开价越高越好,先发制人;同样,如果你是买家,也应该争取先开价的机会,而且价开得越低越好,塞给对方一个“锚”。
03
启 发
以上,我们知道前景理论思维模型是一个告诉我们,“理性人”决策会因“不合理的参照点”和“憎恶损失”而做出非理性决策的思维模型。
更具体点来说,就是在日常生活大大小小的事情和决策过程中,带着前景理论进行思考分析。长期以往,让理性的决策成为我们新的“本能”。
04
写在最后
前景理论思维模型,一个告诉我们“理性人”在某些情况下会做非理性决策的思维模型。
参照点上,适当的暂停决策,回归理性;学会质疑和发问。憎恶损失上,不断锻炼自己、简化生活、长远思考。这两个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运用该模型。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
点亮在看,与朋友们共勉,谢谢。
相关内容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promote/337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