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知识体系的框架搭建

作者:华涛生活

知识体系结构如下

森林(领域)
树(主题)
树干(框架
果实(模型)

框架是什么?

框架是什么:是我们用来对知识进行分类的,这便于我们快速理清知识之间关系

框架词

认知圈: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是什么+为什么其实就是世界观

怎么办就是方法论

本质-意义-做法

本质

意义

做法

世界观+方法论

世界观,就是认知,用来理解概念

方法论,就是步骤,用来指导实操

类似这些都是框架词,用框架词去提炼知识可以降低理解难度

探索知识体系的框架搭建

框架是为思维服务的

框架是用来为思维服务的,当你对框架的理解完全内化以后,就可以把知识体系里面的「框架词」减少了

世界观与方法论-徐宿版本

世界观

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就是给事物定性。

“本质(原因/根性质/目的)”

“意义(价值)”

“现象(案例)”

这些词语框架,是模型树学习法和兰王给我们提供的一套定性方案,按照这种分类方案去给我们接触的万般事物知识归类,这样相对更科学、更精准、更底层

方法论

是我们基于我们的认知(世界观)要研究得出来的「改变现状/维持现状」的方案套路

这其中要涉及的一些词汇,

“做法”

“流程”

“步骤”

“注意事项”等

这些词语框架,是模型树学习法和兰王给我们提供的一套分类方案,有利于我们去提炼针对我们世界观的方法论。

世界观与方法论-兰陵王版本

首先,基本上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分为世界观和方法论

什么是世界观?

(1)世界观主要反映的是这个世界事物运行的因果规律法则

(2)世界观,涉及到天道本体论)和人道(认识论,从记忆到理解到思维到语言等等)

(3)世界观,就是阐释世界如何运行的,揭示的是世界的本质,跟人无关,有没有人它都那样运行

比如我说战胜的本质是以强胜弱,这就是世界观。

在比如,我跟你说基因是双螺旋结构,这也是世界观。

比如,我说记忆的本质是一种滤网,留下重要的,过滤掉不重要的,这也是世界观。

世界观多层

规律、因果、法则,也分表象本质

法则最本质,是本质原因,因果其次,规律最浅

必然是多层的,最浅的是规律(规律又分为浅层规律深层规律),再其次是因果(因果也分为表象因果本质因果),最后是法则(法则也分为衍生法则终极法则

要想理解世界观,必须深刻理解第一课的本体论——即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

大多数人掌握的都是最浅层的世界观——规律

规律——(浅层规律/深层规律)
因果——原因和结果(表象因果/本质因果)

(1)要么什么原因导致了什么,这是原因

(2)—要么是这个事情会导致什么现象,那就是一个结果

法则——(衍生法则/终极法则)
世界观判断依据

这个也是有技巧的,我们可以根据关键词字眼去判断这个知识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比如以下这些字眼:

1. 什么的本质是什么
2. 什么决定什么
3. 取决于,决定了(因果关系的寻找)
4. 关键作用
5. 什么是什么
6. 让,定义为
7. 什么导致什么

我们要不断的训练自己对事物因果关系的反应,敏锐捕捉事物的因果

世界观掌握方法
一、向内求:经验+思考
归纳、归因、归道

(1)归纳、归因、归道掌握世界观的方法找到世界观再反回来,思考方法。(归纳、归因、归道,不是模型的本质,这是从自己身上或者从他人那里寻找模型的方法

(2)归纳、归因、归道,是寻找法则的方法,而模型就是法则,所以归纳、归因、归道是寻找模型的方法。

二、向外求:记忆+理解+思考

思维模型、知识体系、第一原理,都是思考核武器,是思考的工具

我们把法则提炼成模型,然后以模型为单位进行思考

模型只是思考的工具,实际上我们也可以不叫模型,就叫法则

思考其实很简单,就世界观方法论,世界观就是认识这个世界,怎么认识呢,归纳、归因、归道

比如,在找到一个规律是每次看了第一集就会一口气把剩下的看完,这是世界观。然后我根据这个世界观,切断因果。不看第一集,这是方法论


向内求和向外求:不论是向内求还是向外求,第三步都是一样的,要去思考事物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方法,(后面讲完知识体系还多了一思考知识之间的关系

向外求多了记忆理解,但是最后还是要有自己的思考,除非有个全能的上帝把所有知识都告诉给了你,这样你就不用思考了

向内学习向外学习,是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我们不能只从自身的经验中学习,也要从他人那里学习。比如你们来学习我的学习方法,就是一种向外求,如果是靠自身经验,你们可能感悟不到这样的学习方法。

途径也可以表示出来,我是有的,这便于我们在不同的学习场景下,快速反应出对应的学习方法。

什么是方法论?

(1)方法论:则是因为这些规律,因果,法则运行的世界产生很多问题,而我们需要去解决问题,怎么解决?从世界观里面的因果,规律,法则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方案

(2)方法论,就是掌握法则有关的方法

(3)方法论,因为知道了世界如何运行,所以我们从中得到启发,创造出方法论,使某事符合因果或者切断因果

(4)方法论来源于因果(规律、因果、法则)

可以说,没有世界观,我们创造不出方法论。有些人可能误打误撞用了一些方法,但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如果不懂牛顿力学,现在的工业绝对建立不起来。

(5)方法论是,因为人的主观需要,人需要解决自己的问题,于是改变事物的因果,使其符合目标或者避免发生

方法论掌握方法
凑齐因果和切断因果

(1)方法论,就是切断因果或者凑齐因果

(2)知道了这个世界观,为了达到胜利的目的,我们凑齐因果让事情符合以强胜弱,这是方法论

不懂世界观,方法论也是有用的

问:那就是方法论,依存着某个世界观才能发生具体作用,如果脱离这个世界观,就不能发挥效果,就是我们这一课的注意边界,知道这个模型在什么情况才能发挥效果?

答:也不是说,不懂世界观方法论就无效,我们很多人都是浑浑噩噩地在用一些方法,学习别人的方法,这都有效。只不过,没有深刻理解这个方法论背后世界观的人,用起来深刻,后者能够举一反三,有极强的迁移能力能随机应变,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法。

比如,我只告诉你模型树的操作步骤,你们也能用,不过肯定没有现在知道其背后的理论,用起来深刻。

因为你们不知道每个步骤背后的意义何为

方法是根据其本质衍生出来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简单的,也是最深奥的,这样子看事物非常清晰掌握世界观拿出方法论,万物都逃不过如此

注意事项

抽象与还原

问:以强胜弱,也能帮助我更好的适应社会,感觉也属于方法论,教我具体怎么做?那是不是世界观就是抽象的模型,而方法论就是具体的模型

答:以强胜弱是一个模型的压缩,即同一水平线上,只存在一种结局,即以强胜弱。这是世界观

因为知道了这个世界观,为了达到胜利的目的,我们凑齐因果让事情符合以强胜弱,这是方法论

之所以,你认为以强胜弱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是因为你看到是上面两句话的压缩,你把原话还原,会发现是不一样的

可以这样理解,方法论抽象回去就回到了事物的本质——世界观。

当然,世界观本身也能抽象,最简单的世界观是规律,大多数人掌握的都是规律,比如水滴石穿,唇亡齿寒、围魏救赵等等,少部分人掌握的是因果法则

提醒一个东西,我看你们经常提到意义二字。我用意义组块和函数法则来跟你们解释模型,这其实是抽象的

更简单的判断方法

是否有加深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给了我解决某个问题的启迪

(1)在判断一个知识是世界观,还是方法论之后,这个方向定好了,大框架就定好了

(2)我建议你们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判断知识的价值,以及一个模型是否是模型。怎么判断呢?就是这个知识或者这个模型,是否有加深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世界观,或者给了我解决某个问题的启迪——方法论

敢于打破作者的框架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形成自己的框架,一定是自己的框架,如果你按照作者来,你完全会被带进沟里,你要于打破读者的框架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你们用之前的方法去看一本书跟现在去看一本书,你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完全不一样

MECE原则

我们在搭建框架的时候,要符合符合MECE原则,对内容进行分类归纳,发现更本质的内容,不然有些人第一性原理思维较弱,看不到本质

遇到的问题都是很零碎的,如何找到联系形成框架呢?

这就要思考知识跟知识之间的关系

不断修剪模型树

不知道模型放在哪?

不知道模型放在哪里,思考一下它是谁的世界观或者谁的方法论?你为什么要提炼这个模型?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1:  运营策略分析:知乎,内容社区的变现之路(0)
  2. 2021:  如何利用递进式金字塔思维进行工作汇报(0)
  3. 2020:  值得学习的会员设计(0)
  4. 2020:  2020职场人裸辞报告:钱依然是主要因素(0)
  5. 2020:  情感的艺术·理论篇—诺曼·情感化设计(0)

本文转载于语雀(华涛生活),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3年9月18日 上午11:02
下一篇 2023年9月18日 下午3:27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