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读书方法论。

“春节的时间,我培养了一套高效阅读的方法论

通过这套方法论,我一个月吃透了15本书”。

我以前是一个不爱看书的年轻人,现在居然对阅读这件事情上瘾了。

说起看书,智远认为对于年轻人来讲,多数人是“沉不下心坐在那里安静的去看一本书的”,不管“书中的内容多么精彩”“书中内容对于我们有多大的帮助”,我们总是无法安静的把它读完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或许会经历“同事的来电”“微信的弹窗响起”,甚至于“环境某个时段的嘈杂”就会被声音打乱,让我们无法集中精力去阅读完一本书,乃至于其中的某个章节。

甚至于读完一本书,两天后,里面所分析的模块就会忘记,从记住完整书中所描述观点的100%,到一星期后下降到70%,再到半个月后30%到把后面看完了,前面却忘了。

智远在开始阅读的时候,也觉得非常的烦恼,到底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也曾经“挠头”,我经常在晚上思考何为有效的阅读,难道是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有所下降?还是真正的大脑迟钝了?

最终,我终于通过“复盘”明白,这些因素可能都会存在,但是真正决定我们高效率阅读完一本书乃至于“吃透”这本书当中所讲的观点,并加以掌握的核心要素是“方法论”,是阅读的“方法论”。

没有完全掌握阅读一本书“高效的方法论”,就无法理解作者写这本书当中所描绘的观点和核心思想。

智远通过一个月阅读近10几本书的战绩,以及看很多“记者”写的深度观点文章,经过分析,自认为这套方法论可行,希望分享给您。


01

我能想到最美的画面

也许你在某个休闲的场景下:

比如,刷着短视频的时候,看着某大V的品鉴视频的时候,甚至于乘坐地铁听着喜马拉雅,有书共读的时候,在或者刷头条新闻的画面中,突然听到作者说,“你在30岁一定要读完这几本书”。

你被这句话所吸引,然后不知不觉的打开某知名电商的APP,赶紧搜索作者推荐的这类书籍或者套装,一看正在促销,价格比较优惠,赶紧下单,期待看完。

然后待两天后,快递小哥把自己所卖的书籍送到了“快递自提柜”,我们在取快递的时候,脑中会突然出现这样的一个画面,“咦,我前两天买什么了?怎么会有个快递呢?

我们带着这份疑惑和稀奇,去取了快递后,到家发现:“昂,这是我前些天在听某个大V课程时候给我推荐的书啊”。

高效读书方法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结果接下来的画面便是,赶紧把它拆开,“拍几张照片,立下fighting,发个朋友圈,配上一段文字”。

文字内容差不多为:“前几天听某大V推荐的好书,第一时间就下单把它买下来了,这两天一定要把它看完,然后一并给大家分享里面所讲的内容。

要么是:“买的书已经到了,感谢某某大佬推荐,看封皮和包装非常的精致,在这里也跟大家分享下,真的很不错”。

透过屏幕和朋友圈,智远已经感觉到“虚荣心爆棚的感觉”,其实这样的案例在我们身边并不觉得奇怪,也是时长多有,就好比去健身房转了一圈,打扮半个小时,拍照5分钟,回家走路10分钟,健身2分钟一样。

摆摆姿势,走走过,就“结束了”。

结束后,而那些花了几千元办的健身卡,花几十块钱买的书,就永远的躺在了“某个角落”,不声不响的沾满了灰尘。

我能想到最美的画面场景,莫过于如此,相信在看文章的朋友,身边的人总有那么几个也都是这样。

什么时候我们变通过“炫耀”,来展示自己“内心”真正的“富裕了”呢?其实这样的行为并不值得我们所推崇。

真正的“高手”和“内心富裕”的人,从来都不是通过“展示”去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才华的,那些“不动声色”,执着于行动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02

有些书籍并不适合你

何为“有效的个人成长”:

在智远看来,成长就是给自己有清晰的“职业规划”,“人生规划”,我们在按照规划去努力的时候,补充自己短板,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相关职业发展,兴趣发展的内容,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称之为“有效的成长”。

听一些大V的音频,看一些短视频的“种草”推荐,就去购买书籍,这样盲目的阅读并不是“有效的成长”。

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

人人都有的分辨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分辨能力,对于事物的好坏判别,但是在“阅读这件事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分辨的能力,要知道,“书”,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好的”。

但是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好的书籍购买到家中”,为什么没有去阅读,甚至于买回来翻了两次后,便丢在角落里让他沾满灰尘。

本质为什么呢?在智远看来,本质是因为:“自己不感兴趣”,“没有欲望激起自己去看”。

高效读书方法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去把它购买回来呢?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AIDA营销手段法则““引起注意,产生兴趣,激发欲望,对症下药,驱动行动“。

我们大脑在某个瞬间,某个场景下,被别人(种草官),抓住了内心的痛点,产生好奇,然后对症下药。

通过大V或者短视频,图文,做出解决我们内心痛点的“良药”,然后引发了激起欲望,解决欲望,让你下单。

大脑因为在瞬间冲动的情况下产生满足解决的欲望,快速的记忆就会快速的遗忘。

下单后,过了两天不去思考这件事情,就会忘记,所以当我们买回来之后,有的人还会思考,我当时为什么买呢?

有的人则认为,买都买了,那就看两眼吧,但是“也就真正的看两眼”,就不会在看了,因为“内心不是真正的对这个感兴趣”

高效读书方法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所以有些书籍,在智远看来,我们不是真正感兴趣,而是在某个瞬间,大脑被瞬间刺激的情况下,产生了行动。

尽管“书”都是有用的,但是我们必须理性的冷静下来,思考下这本书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对自己有无帮助,对自己有用么,在进行下单。

我们不是真的不喜欢看书,有些“书籍”并不是真正“适合自己”,找到真正适合自己阶段所需的“最重要”,书籍就好比自己的衣服,饰品,有的买回来,可能也就穿戴一次,也就不再去“欣赏”了。


03

玄机在于“目录”“大纲”“前后记”

也许你是因为大V推荐,或者是自己“自发的喜欢”,就这样把一本书买回来了,那就把它读完吧。

智远通常在阅读一本书的时候,会用这六部曲的方法,即会先看书的目录,看序言,后记,看书腰,看摘要,很多书籍都是将目录分为“多少个大纲,多少个小单元“。

当我们拿到了这本书,先不要着急去阅读,而是先了解一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高效读书方法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比如是工具类的书,就是看一下它通过哪几个方面的目录观点表达它的中心内容

如果是小说,或者是历史类,就看一下它的主要内容介绍(序言部分),摘要金句部分,先对书有个大概的了解。

其实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很难,目录里面可以看出作者将自己的核心思想重要的分为几个板块去表达。

每一个大的目录,都是一个大的思想,而里面小的章节,都是围绕这个大的思想去进行描绘的。

我们只需要在开始先阅读序言,看大纲目录,和后记之类的就可以了解它的大概,因为目录就是一个“鱼骨”,一个地图,自己根据这个鱼骨,这个地图去按图索骥。

如果书中没有这些内容,那就去销售书籍的平台,看一下这本书的简介,大致了解一下书中的主要内容概况。

当自己对这本书有了基本的了解后,等自己开始阅读的时候,就知道哪些内容和主题是相关的,属于重点内容了,那么自己阅读的时候,就可以按照这个套路着重的阅读这些重点了。


04

粗阅加兴趣“阅读“

当我们按照第三个版块所说把目录,前言,后续,腰部,摘要都看了之后,也不要着急去精读,首先第一个层次需要做的是“粗略阅读”

粗略阅读是阅读层次中最基础的一层,以识文断字为主要目的,阅读时候能够清晰的知道作者在说什么?这本书所针对的人群是已经至少具备基础阅读能力的作者。

第二步的粗略阅读是“快速检阅”也成为兴趣阅读,兴趣阅读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范围内,对整本书最好的,最重要的内容,感兴趣的模块快速的阅读并掌握。

这一层级是建立在读者已经具备了第一层阅读的能力基础上,以增进理解力为目标的读者必须掌握这个层级的阅读方法。

高效读书方法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兴趣阅读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有系统的略读和粗读

用最经济的方法了解一本书的架构后,判断这本书是否值得自己去精读,如果有,然后扫描目录,看目标哪个模块表达,乃至于标题是自己感兴趣的。

第二个阶段是“粗浅的阅读”

面对一本厚厚难度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检索,或者思考,了解全书内容。

粗浅阅读需要思考4个方面的问题:

a.这本书主要在谈什么?找到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的,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每个模块的关键议题来。

b.作者详细说了什么,怎么说的?找到主要的想法,文中的声明和论点,这些组合都是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c.这本书说的有观点么还是道理?道理包含书里面全是道理,还是部分的道理加上合理的案例,阅读并理解了一本书后知道作者的想法,还应该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

d.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了什么?尽可能的思考下,这本书和我有什么样的关系,给我带来了什么?如果是一些资讯,就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

如果这本书启发了自己,就要找到相关的,更深的含义乃至于建议,获得更多的启发。

当思考完这四个问题,粗浅的阅读两个层级基本就已经完成了。这个时候关于一本书的基础架构,整体内容,自己已经做到了心中有数了。

第三是“兴趣阅读”

兴趣阅读,建立在粗浅阅读之上,当自己扫描一遍后,发现某个版块写的非常的不错,自己“第一时间想要了解”。

那么这个时候,就可以直接到那个页面去进行阅读,看作者在那个地方表达的是什么?

兴趣阅读的时候因为是碎片化的,最好的形式是用笔画出自己认为的“重要部分”,以免忘记,在后面整体阅读的时候,一方面还能加深记忆。

05

精读加做笔记

以上两个板块完成,自己基本对一本书所讲的内容有所掌握,但是里面的部分知识点还需要重新的去理解,精读可以理解为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但是在读的速度上,可以自行掌握。

智远通常采用的精读方式就是:“一目十行加画重点加做笔记”,要知道一个主题当中所表达的内容,作者一般都是先“提出一个观点”,然后在观点上举一个“有效的案例”。

而案例部分,智远一般阅读的时候是“扫描阅读”的,因为案例是作者的论据,通过案例表达出这个观点是有效的。如果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觉得这个观点自己不认可,那么第一时间要做的是”观点划线并记录“。

高效读书方法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第一种笔记法,随时随地的提出论点:

画观点并记录后,然后第一时间用手机的”备忘录“或者电脑笔记把它记下来,只有记录下来,提出否认性的自我观点,自己才能有效记忆。

我举个例子:

比如我在一篇书中,某个标题里面表述,阅读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我觉得这个观点我不认可,我个人认为,“阅读加写作”是一个人成长最快的方式。

然后我就在书中把这个观点画出来,把它引用的故事写出来,自己在备忘录中把这个观点记住。

然后举一个案例,或者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身边人的,也可以是网络上的,但是观点一定要真,这样才能记忆更深。

第二种笔记法,用思维导图记录的方法:

思维导图软件有很多,XMIND,百度脑图,XMIND ZEN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我经常使用的是“XMIND ZEN”,小巧且灵活。

在精读之前,粗读的时候,我会习惯性的打开思维导图软件,把书名,主题大纲做成一个框架。

当我读到哪一个环节的时候,我就把这个环节的核心用导图记下来,然后当中的故事论点记下来。

如果某个环节我突然产生了疑问,那么我就“在导图”上做标记,并且提出一个论点,待一本书读完,把这些论点进行一并的整理,然后每个论点写一篇文章“。


06

输出是“阅读”与个人品牌放大镜

读书写作是一家人,光读不写,忘记会很快,光写不读,时间久了自己就会词穷。

我原来写过一篇文章叫做,写作是倒逼自己成长最快的方式,自己把一本书读完了,能够写出来才能更多的加深自己的记忆力。

1.写作的第一层含义是“可以塑造角色”

自己通过读书的形式,倒逼自己输出观点,能够塑造自身“职场的角色”。

而职场的角色,可以更容易的让领导,同事,甚至于猎头朋友了解自己是属于哪个圈子,自己正在往哪个方面发展。

而一旦自己塑造的角色是正能量,积极的,就可以获得更多业内人士的认可,如果自己输出的内容是“垂直行业的”,那么更能收获更多志同道合的人。

比如,我以前经常写市场品牌的内容,我就通过市场品牌内容的输出,认识了很多的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后来我开始写“职场成长的”,便有很多对于成长,职业规划感兴趣的人了解我。

2.写作的第二层含义是“可以链接更多的资源”

对于我们人来说,资源可能包含很多,比如财富资源,人脉资源,精神资源等,但是这些都是不断累积的,如何才能以最快的方法和速度累积呢?智远认为就是写作。

我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与人的协作,尤其是互联网的今天,多数的企业都在倡导线上办公,协作本身就是一个连接,交换,合作的过程。

一个人如果想从外界获得更多的帮助,实现共赢,那么最需要的技能,从线上角度出发,智远认为就是“有效的共同”和“协作”。

我们通常会有这样的感触,聊了两三次还不错,最终达成合作或者交易,都会来一句,那行,我们来一个合同,或者把它写出来把,写一个粗犷的方案,那么写则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高效读书方法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3.写作的第三层含义是“个人能力的放大器”

在原来的社会,一个人有能力,可以通过领导的提携,别人的鼓励,表彰发现,而在互联网的今天,这个世界上不缺有才华的人,这个时候,想要别人发现你,最好的形式,就是自己展示出来。

展示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通过短视频,表演,直播都可以,但是“写作确实底层的逻辑”。

你想要直播,是不是需要提前准备直播方案,你想要做短视频,是不是需要了解怎么拍,大纲怎么写,语言怎么配?

这些意味着都需要“写作的能力”而通过读完书之后“写作的练习“,都可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如果你具备写作的能力和功底,外加上自己的才华,是不是就是个人的放大器,这样就不怕别人发现不了自己了。

4.写作的第四层含义是“塑造个人品牌”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通过写作,可以将自己的个人标签增强。
在打造个人品牌,写作之前,要学会给自己做一个合适的“定位分析”,设定标签,然后固定形象,持续的输出。
假设自己定位成“某个领域专家”,那么就要持续输出这方面的内容,市场上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时间久了,自己的个人品牌影响力也就不断增强了。
写在最后: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年轻人都面临着一个词叫做“精致穷”,“透支的信用卡”“花呗”,各种“小额贷APP软件”,这些外表的华丽并不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内心富裕。

有人说金钱是解决焦虑的根本原因,在智远看来这句话没有任何毛病。

当然我也认为,“书,阅读才是解决焦虑的根本原因,很多问题的答案也只有通过“学习,阅读”才能有效的解决。

而解决后,才能给我们带来口袋中金钱的“充盈”还是要自己去阅读,去体会。

当中的精华也只有自己真正读了,做了笔记,持续输入,输出后才知道力量有多大。

高效读书方法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王智远)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果集·行研】2022年乳制品行业社媒电商报告(0)
  2. 2023:  如何在淘宝赚到100万?ChatGPT这样解(0)
  3. 2023:  【果集·行研】2022年药食同源传统滋补行业社媒营销报告(0)
  4. 2023:  小红书数据查询:把握这三点,保证小红书账号质量“狂飙”(0)
  5. 2023:  分享5款PC端实用的办公软件,建议收藏!(0)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王智远),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0年2月14日 上午8:10
下一篇 2020年2月15日 上午10:02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