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如何建立知识体系,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要彻底讲透,大概得写一整本书。所以,我尝试用尽量简洁的篇幅,将这个问题说清楚。

最近,许多读者私信我,问到这个问题。

恰好又要推送了,索性分享一些心得。

说实话,这是个很大的问题,要彻底讲透,大概得写一整本书。

所以,我尝试用尽量简洁的篇幅,将这个问题说清楚。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这是我总结的「知识体系矩阵」。

它有 9 个元素,分别代表了「建立知识体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 9 个要素。

我们一个个来探讨。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一、我们学什么:三种知识

什么是知识体系?

在我的定义中,知识体系是跟碎片知识相对应的概念,指高度有序的知识集合。也就是说,它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大量的知识点,二是有序的结构。

什么是「有序」?你一定见过这样的人:对某个领域非常精通,无论问他什么问题,他都能从你的话题切入,旁征博引,将大量的原理、机制、知识点……一一娓娓道来,清晰而严谨。

这就是「有序」—— 在他脑海中,所有的知识点都链接在一起。他知道某一个知识点「应该放在哪里」,也知道「它会通向何方」。

如果说碎片知识是一张张街景的速写,那知识体系就是一副完整的地图。

那么,如何实现知识的体系化呢?

我们需要从三个层次切入,分别是通识、应用和资讯。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1.通识

知识体系的根基,是「大量的知识点」。缺乏这一点,就不成其为体系。没有量的支撑,再精巧、复杂的结构,也是无意义的。

所以,建立知识体系的第一步,就是足够的基础知识 —— 我将其称为「通识」。

这一点至关重要,但许多人却往往在这一步就走错了路。

举个例子:

学哲学,去看心灵鸡汤、人生哲理;

学心理学,去看微表情、性格分析、《梦的解析》;

学社会学,去看《乌合之众》;

学经济学,去看《国富论》《资本论》……

这些,都是不恰当的例子。

以及知乎著名的三大流派:Legal High法学,三体政治学,货币战争经济学。

为什么呢?很简单。好的通识,必须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1)范式

这门学科是研究什么的?用什么方法去研究?目前有哪些普遍认可的原理?—— 这就是范式,亦即一个领域的「话语体系」。

它可以将你的思维方式,调整到这个领域的「公认模式」。

好的通识教材,必须是具备专业范式的。它未必一定要「严肃」,但必须足够「专业」。

譬如某些艺术史,从艳情、宫闱等角度去解读名画,这就不是一个好的范式 —— 它会将你带偏。

2)广博

任何领域在发展中,必然都会不断经历「正-反-合」的过程。

在入门初期,过多接触某个人、某个流派的观点,乃至于拥有立场,不是一个好的做法。这会束缚你的视野,让你先入为主,再也难以看到整个领域的全景。

所以,更好的做法,是不断地去追求「合」,寻求最新、最广博的成果。

比如,比起读《国富论》《资本论》,读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因为后者会站在时代背景的基础上,对前者有更准确、更深入的理解。你会知道哪些是可以吸收的,哪些是可以扬弃的。

3)客观

不用多解释了。带着立场和倾向的内容,会导致许多恶果 —— 譬如故意选择有利论据,丑化和批判对立流派,以偏概全,等等。

罗素的《西方哲学史》煌煌巨著,但就是在这一点上广受诟病。包括某些教科书,也多少有不够客观的嫌疑。不展开讲了。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

通识是入门的必要条件,但尚未入门的人,哪里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分辨?

这确实是一个悖论。

不用急,我们后面会聊。

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个层次:应用。

2.应用

如果说通识是构成知识体系的原料,那么,应用,就是让这些原料发光发热、建立有序结构的方式。

人类是由意义驱动的族群。你会发现,我们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存在的:艺术是为了表达,哲学是为了探索自然,历史是为了认识自己,等等。不存在没有源头、没有意义的「知识」。

在研究和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们说,最好的学习方法是什么?是问题驱动

一定是你先有了一个问题,对某个事物产生了兴趣,你再去探索它,去完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来试着解决问题。

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过程。

所以,从应用层面上来说,同样有3个层次:

1)使命:这个领域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

2)大问题:在这个领域中,存在着哪些推动领域发展的「大问题」?前人们是如何思考、回答的?

3)小问题: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我对哪些方面有兴趣?我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我如何组织和思考这些问题?

大问题是就某个领域的发展和演化而言。举个例子:以心理学来说,情绪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大脑的机制是什么?这些,就是心理学家所面临的、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大问题」。

哲学的入门书,我一直推荐《大问题》和《哲学的门槛》,就是因为它们采用了这样的结构 —— 不是照搬流派和历史,而是告诉你:哲学的发展是要回答什么问题?关于这些问题,历来的哲学家们做出过什么努力?分别有了哪些进展?

这是非常好的入门方式,也是将通识「点石成金」的方法。

小问题,则是针对个人的学习而言。学习这个领域,是为了回答自己哪方面的疑问?解答哪些实际问题?

只有采取问题导向,用这种方式去思考,才能更好地激发和活化你所学到的知识。

举个例子:时间管理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工具和方法论,学完这些之后呢?不是照搬,而是看你的背景和需求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然后,再从这些大量的方法论中,抽离出它们的精髓和骨架,重新进行组织结合,演化出一套最适合个人的管理法。

这就是一种「有序的结构」。

通过这种方式,你才能对学到的知识赋予意义和价值,让它们体系化。

一张地图画出来,不是放在那里积灰,而是要用来指引道路的。

知识也是如此。

3.资讯

前面两点,通识和应用,共同构造了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

剩下的一部分,就是资讯。

什么是资讯?简单来说,就是对于前两者的更新 —— 亦即一个个小的更新包。

任何一个领域都在发展之中,不断地修正之前的小错误、在某些方向进行探索。它们的形式,可能是论文,杂志,网络文章,书籍,等等。

重点是什么呢?知识体系不是一个静止的东西,而是需要不断迭代和完善的。必须有新的水流进来,再将沉渣冲洗掉,才能不断维持它的生机。

举个简单的例子:上个世纪,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是「短时记忆可以保持7个单位左右」,这就是经典的「神奇数字7」。它是一个「通识」。

但21世纪初的最新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容量其实只有 4 ,不是 7 —— 这就是一个「更新包」。那么你就会知道:喔,我的知识需要更新了。

现在,你去看近几年出版的心理学科普书,基本全都改过来了 —— 这就是「资讯」经过时间检验,变成了新的「通识」。

如果你不关注这些前沿成果,不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你就会发现,不知不觉,你的知识已经变得陈旧,已经无法跟上时代,也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了。

所以,求知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知识不是终点,而是在路上。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二、我们从哪里学:三种方式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1.导师

我在「通识」中讲过,这其实是一个悖论:要想入门一个领域,你需要好的通识材料;但尚未入门的人,又如何去分辨,什么才是好的通识材料?

这就是答案:你需要一位「导师」。

导师未必是老师,他可以是你的朋友,同事,名人,任何一个人。甚至,也可以不是一个人 —— 一个网站,一个服务,一个在线教育平台,都可以。

他的作用,是为你提供一条有效的「学习路径」(Learning Path)。

什么是学习路径?你该从什么地方入门,然后学什么,再然后学什么,接着学什么,等等。最简单的形式,就是书单

列书单谁都会,但好的书单,非常难得,因为必须考虑许多因素。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梯度:一条好的学习路径,必定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广至专的。

入门时,挑选哪些通识书籍,能最大限度地平衡趣味性和专业性?入门后,该如何挑选不同流派、立场、观点的内容?如何引导一个人,慢慢延伸向更专业、更深入的部分?

这些,都非常考验导师的功力和积累。

另一点是难度

我们知道,学习有一个「舒适区」理论。待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舒适区),是学不到东西的,你只是在不断重复;离舒适区太远(危险区),也很难学到东西,因为你完全不懂。

最好的状态,是找到舒适区的边缘,向前一步,我们叫做「成长区」—— 既给自己一个挑战,又不至于太难。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东西。

如果你身边缺乏足够专业的人选,不妨考虑像 Coursera、EDX 等专业的在线教育平台。它们往往有比较成熟的学习路径设计和延伸阅读,这些都有助于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2.输出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

输出是最好的内化方式。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更好地记住一个知识点?答案很简单:把它用你的话说出来,教给别人。

同样,如何确保100%掌握一个知识点?把它写成文章,发出来,让别人去挑刺。

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太注重输入,而忽视了输出。

我们每一天刷朋友圈、看新闻、看视频、读书、看公众号、聊天,都是在输入,但输入之后呢?真正能够记住、能够纳入知识体系的,有多少?

可能10%都不到。

这背后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少输出 —— 我们不断地用「输入」的新鲜感来刺激大脑,却一直害怕思考和付出。

这是没有意义的。

关于这一点,已经讲了太多,可以参考: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起来?

3.渠道

渠道,在这里专指信息渠道,亦即我们获取一切「碎片化信息」的来源。

许多人问我:您如何看待碎片化学习?它跟知识体系是不是相悖的?

其实不是。碎片化学习有其作用,但它的意义在于「更新」和「补充」,而不是「建造」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那么,碎片化信息有害无益。因为它们往往简单、片面、直观,难以构建有效的逻辑和结构。你所得到的只是一堆砂砾,而不是一座房子。

但如果你已经有了成型的体系,那么,碎片化信息就相当有用了 —— 它可以成为有益的补充。

看到任意一条信息,你会知道,应该把这条信息「放在哪里」,应该如何去批判、吸收,应该如何去溯源

这时,你就是在「将碎片信息体系化」。

但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对这个领域的充分认知和积累。

这方面,我常用的渠道是这些:

1)Google:无论任何领域、任何时刻,Google都是最好用、最全面的信息来源;

2)论文:国内用知网,国外用Google学术+Sci-hub,可以获取某个领域的前沿信息;

3)数据库:包括Useit知识库、各大咨询公司官网、官方统计部门等等,能够帮你获取足够的实证数据。

4)媒体:各类知名博客(如medium.com)、网络媒体(如NYT)、杂志(HBR、Fast Company)、聚合平台(Solidot、Techcrunch)等。

5)社群:各类行业微信群,等等。

以上这 6 点(三种知识+三种方式),基本从两个维度,剖析了知识体系。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第三部分。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三、我们怎么学:三种心态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1.联系

我在学习任何一个知识点时,必然会问三个问题:

1)它是什么?

2)它从哪里来?

3)它往哪里去?

不要笑,这是严肃的。

第一个问题,我会去找「同类项」。亦即,从记忆里找到与其相似的概念,弄清楚,它们之间有哪些异同点;这个新的知识点属于什么,不属于什么;是什么,不是什么。

第二个问题,我会去往上溯源,找到这个知识点的来源:谁提出的?怎么来的?原本是为了解决/解释什么的?造成它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我会不断地问「为什么」,来逼近整个逻辑链条的起源。

第三个问题,我会去往下拓展,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应用情景。我会去思考,把它放到这个场合下,会怎么样;把它放到那个语境下,又会怎么样。

这就是我的「包围式学习」

你会看到,包围式学习的核心,就是「联系」:尽可能找到并建立起,这个新的知识点,和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原因,之前的文章中也讲过许多了,可以参考:读书最大的误区是什么?

孤立地去理解一个知识点,是没有意义的,你记不住它,也无法将它纳入体系中。只有不断去寻求联系,去建立接点和连线,才能将这个知识点,纳入自己的知识网络里面。

这才是学习的本质。

2.系统

系统和联系,非常像,但又有不同之处。

联系是以新的知识点为核心,对其进行发散关联;而系统的思维方式,则是「拔高一个层次」,从更高的维度,去看待眼前的「整张网络」,关注它本身的结构、所在的位置和接触点。

这说起来有点玄,我举个例子:

打开你手边的一本书,翻到42页,你会看到书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它们构成了某种表达。

现在翻到目录,你会发现,整个42页的内容,都浓缩成了目录上的一句话。看到这句话,你就会在脑海里将其「展开」,恢复成原本的内容,你会知道,它大概是讲什么的,提供了什么信息。

现在,将这本书放到书架上,再退后两步,看着你的整个书架。于是,这条目录又跟其他的目录一起,隐藏到整面书架当中,就像一滴水汇入一片海域。

但你会知道,当你要找某个内容时,你可以打开哪本书,找到哪条目录,翻到哪一页,将你要的信息找出来。

这就是一个最最简单的「系统」。

上面所说的,是这个系统中的不同层级。具体内容是一个层级,目录是一个层级,书是一个层级。

再往上延伸,书架、各种知识载体,等等,又是整个更大的系统的一个层级。

每一个层级,就是一个子系统,也是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当你的视野拔高时,你会发现,你看到的东西会完全不一样,你的思维方式,也会完全不一样。

某个局部战役可能输了,但从整体战略来看,却赢了 —— 就是这个道理。

下围棋,连续三四步无理手,走到后面,却连成了一整片大势,也是一样的道理。

时刻注意「系统」,将自己的思维和视角不断拔高,能有助于你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知识体系。

3.开放

最后一个至关重要的心态,是开放。

前面讲过,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都必然不断重复「正-反-合」的过程 —— 旧的「合」,会成为新的「正」,再进行循环,不断螺旋上升。

这就是一次「迭代」

许多人的弱点就在这里:

笃信自己的「正」,却不敢直视「反」,更不敢推翻自己。

这就无异于断绝了知识的来源,只会一直抱残守缺。

所以,我们说「科学精神」是什么?不是追捧某个理论,认为某个理论「永远正确」,而是求证、探索和质疑。

当一个人坚定自己代表真理时,真理就已经离他而去了。

最后,我们再看这个「知识体系矩阵」。

你会发现,纵向看,它们也是一一对应的: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学什么?通识。怎么学?通过导师。什么心态?联系。

学什么?应用。怎么学?输出。什么心态?系统思维。

学什么?资讯。怎么学?信息渠道。什么心态?开放。

知识体系的本质,就在这里。

当然,从这里开始,到真正掌握和理解一个领域,还有着遥远的道路要走。

一起死磕深度思考和终身学习吧。

知识永远不在某处,知识是在路上。

Lachel,高效思维达人,知识管理专家,深度思考践行者,领英、36氪特约作家。 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END·

本文由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视频号知识地图(长图)(0)
  2. 2023:  5个模型 + 2个公式看懂用户增长(0)
  3. 2023:  2023在小红书解锁品牌经营新风潮.pdf(0)
  4. 2023:  5月营销日历(这个假期放肆happy)(0)
  5. 2022:  2022钟薛高营销策划方案(0)

本文转载于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4月28日 上午9:03
下一篇 2018年4月28日 上午9:20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