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
- 升级后的图片消息一次性最多可以上传9张图片,用户可以左右滑动浏览;
- 虽然能写标题,但不能填写作者,也不能标原创;
- 和图文消息一样,显示阅读数、点赞数、在看数、发布时间,也可以分享、收藏、评论;
- 封面同样可以选择大图和小图显示,但大图尺寸比例则是16:9,小图仍然是1:1;
- 群发也是和图文内容一样占用一次次数;
- 标题和内容会在图片下方显示,而此前的图片消息则是极简的单图,没有什么可排版的空间,发布后的呈现形式也是系统自动生成的。
很显然,新升级的图片消息承载的图文内容更丰富了,很多品牌方、创作者也开始关注并使用该功能。


▲ 图片来源:「支付宝」公众号
这种类小红书的展现形式,用户浏览图片的效果较好,因此也适合用来种草,例如「爱范儿」就在2月16日发布了一篇图赏种草内容,只有标题和9张图片,所有信息、文案都在图片上,用户只需动动手指头左右滑动,就能了解内容,直接明了,也较适合当下用户短平快的阅读习惯。
还有些账号,则专门针对图片消息推出了新栏目。比如「毕导」,一位搞笑博主,一名幽默的理工科段子手,新推出《图毕》栏目,每周精挑细选梗图,编辑上简单的文字,再加些文章内容,就能成文,作者力求大家看了忍俊不禁。

▲ 图片来源:「毕导」公众号
新的内容展现形式,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
除此之外,壁纸头像、情感文案等类型的账号,也可利用新的内容形式进行尝试。壁纸头像类账号直接拼图展示即可,情感文案账号则可以在每张精心挑选的美图上,编辑金句、励志的话,做成文摘标签类型,这样喜欢的用户还可做成日签。
生活类的博主,也可利用图片消息进行更多的日常分享。比如周一到周五可以写图文内容,到了周末用户在放假,作者也可以稍微轻松一下,用一些日常的图片内容进行分享,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加了解作者,进一步拉近双方的距离。
与深度的图文消息相比,图片内容较为轻松,用户的阅读压力相对也较小。再说了,与某书形式相同,也更方便创作者内容分发,节省时间成本。
一个新的内容形式出现时候,有人觉得是危机,有人看到的却是机会。
正所谓不破不立,一成不变的内容,用户也会产生审美疲劳、厌倦等,创作者要尽可能保持新的创作,不断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才有可能留住用户,提高粘性。

▲ 图片来源:公众号
在互动方面,公众号还有些新开的账号没有留言功能,这类账号要想尝试图片消息可能稍稍有些吃亏,有些重要的、有趣的内容,反而是互动区带来的。
微信在补短内容,一边发力视频号,一边对公众号进行改版。可能有的人会觉得微信要放弃公众号了,其实不然。
平台在变化,创作者也要与时俱进,只有求变才能更好求存。
不得不承认的是,公众号运营越来越难了,但这也是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过程。在各家都在争夺用户时间、争夺流量的当下,公众号的改变也不失为一个新的机会。
欢迎来西瓜数据一起讨论~
本文由西瓜数据投稿,不代表爱运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news/306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