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力是跨越平庸的必经之路

很多时候,我们都喜欢拖延到最后一刻,才匆忙地去做那些早该做完的事情。
而那些实现理想的人,未必比你我聪明,也未 必比你我勤勉,但他们却往往有着比你我更强的自控力和执行力
传记作家艾萨克森在他撰写的《列奥纳多·达·芬奇传》一 书中,曾提及达·芬奇会在笔记本上列下每天的执行清单。
比如说,1496 年的一天,他写下了这样一串话。

今天我要做的事情有

  • 去米兰和它的郊区采风

  • 画一幅米兰全城图

  • 找一个数学家给我讲讲三角形的知识

  • 找一个水力学家,告诉我怎么修建一条运河

  • 研究一下鸟的翅膀,看看它们飞行的奥秘

这一天的任务,包括了绘画、旅行、数学、水利、动物学五个方面,事情繁多且涉猎很广, 这不禁让我们感叹达·芬奇旺盛的精力。
更令人震撼的是,达·芬奇这一天居然把这五件事情都做完了,并且在第二天计划了新的待办事项。
达·芬奇的强大,不仅仅在于他给自己安排无数困难的任务,更在于他能够迅速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任务,并且不降低做事情的质量。
他在笔记本里还写道,为了画好一个圆,他会连续画169个圆;为了调查水流的原理,他会记录下730项观察水流的发现;为了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比例,他真的会找来一个朋友,测量他身上每个部位的长度并计算比例。
达·芬奇不仅仅是一个画出《蒙娜丽莎》的顶级艺术家,更让人难以企及的,是他能够将自己全部的想象力转化成执行力。
而我们和达·芬奇的巨大差距之一,就是这种超强的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能够把想法计划付诸行动的能力,这在于一个人是否清楚地知道该如何一步一步地做下去。
一个执行力强的人在行动上往往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
执行力是跨越平庸的必经之路
在这样一个执行过程中,最终的目标就是去完成一件事情——想到了就去做,如果不会,那就去学。
想到了,学会了,并且最终做到了,这样一个人才能获得成长,真正地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惜的是,我们大部分人要么喜欢沉浸于看似积极的幻想中,自欺欺人,要么对要做的事情望而生 畏,迟迟不愿行动,由此,执行力就渐渐成了我们跨越平庸的一 道鸿沟。
有人说,一个人的想法是0,执行力是1。从0到1,就是最关键的一步。因为没有这一步,你永远是0,而一旦走出这一步,你才可能从1到10,从10到100。
1
为什么你没有执行力?
优秀的人能够快速行动,解决问题。
相比之下, 执行力极差却让很多人成了资深的拖延症患者。执行力上的低效能,往往源自我们内心常常面临的多个问题。
问题一:选择太多,信息过载
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纷繁复杂,我们所面临的选择 太多。因为大脑将主要的精力都用到了对信息的辨识和选择上,所以行动的时间就自然地推迟了。
问题二:内心的噪声太多
脑子里被太多念头所填满,内心充满了各种消极的想法,这往往会造成很大的内耗。就像冬天去上班,晚起了半个小时。
内心噪声少的人,往往更加积极,发现时间晚了, 就会立刻钻出被窝,刷牙洗脸,尽快出门。
而内心噪声多的人,则会有很多消极的自我对话:“都怪昨 晚熬夜了,结果今天都起不来!”“被窝里太舒服了,真的不想起来啊!”“真的没睡好,整天会无精打采吧,要不要今天就请个 假?”
自责、担忧、纠结、焦虑,这些内心噪声引发的负面情绪不断涌向我们,结果就是我们迟迟不愿行动,甚至直接放弃行动,而自己的不作为,接下来又将引发更多的内心噪声,进一步吞噬我们的行动力。
问题三:完美主义情结
许多人是显性或隐性的完美主义者——
“要么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要么就什么也不做。”
这种完美主义的倾向,容易让人陷入没有止境的准备和设想中,走向执行力高效的反面。
其实,完美主义情结的背后,暗藏的是一种恐惧心态。因为害怕失败、害怕挫折,所以只要结果有一点点的偏离,他都可能终止行动,陷入没有止境的准备和设想中。这种看似高要求的完美主义,实则是一种拒绝面对现实的眼高手低。
问题四:不懂拆解任务
有时候,任务过于繁重,将变成一种强大的负担, 如果我们缺乏拆解的能力,就会陷入一团乱麻的焦虑状态,不知道从何下手。
而在已经行动的情况下,我们也容易因为缺少规划,今天干劲十足,明天就偃旗息鼓,最终半途而废。
问题五:懒惰,爱给自己找借口
如果说有什么能让我们的潜意识感到兴奋的,那就是无条件的懒惰。
懒惰会让我们给拖延找借口,在潜意识中创造一个舒适区。这时候,你的大脑里往往会有两个声音,一个在拼命地高喊:“快点行动,不要停下来,赶紧把事情干完!”
而另一个声音则来 自悠闲的舒适区,更具有吸引力地规劝你:“不要动,那件事情太难了,不如给自己找点乐子,什么都不做的状态就是最好的!”
以上五大问题往往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执行力低下的根源。
当你做了无数计划,下了无数决心,发了无数誓言,却依然深陷于执行力差、喜欢拖延的泥潭,不妨思考一下,自己行动力迟缓到底是什么造成的。
而只有直面自己的问题,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找到解决之道。
2
用「执行地图」来解决拖延症
了解了执行力差的真正根源后, 该如何去提高执行力呢?
其实,你可以通过绘制“执行地图”将执行力差的根源逐个击破。
在绘制 “执行地图”的时候,你可以以行动的视角来思考:
如何才能一步一步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的每一步会遇到哪些困难?如果感觉到困难,应如何应对?执行过程中的核心行动是什么?
下面我们以晨跑为例,详细阐述如何绘制“执行地图”。
第一步:拆解执行环节
面对一个想要达成的目标,你需要分析它包含了哪些执行环节,拆解得越细越好。
我们可以参考麦肯锡的MECE原则,即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相互独立,完全穷尽)。
“相互独立”意味着环节之间有明确区分,不可重叠;“完全穷尽” 则意味着整体是全面、周密的。
比如,你想要晨跑,如果只是细分成起床和跑步两个环节,就存在没有完全穷尽的问题,因为起床之后,你得先穿戴整齐,才能真正出门跑步,所以根据 MECE 原则,我们应该把它拆解成起床、准备、出门、跑步四个执行 环节。
执行力是跨越平庸的必经之路
第二步:细化行动
有了拆分好的执行环节,我们就要针对每个环节细化要采取的行动,并且行动的颗粒度应该以“简明扼要可执行”为原则。
以晨跑为例,它的各个环节可以细分为图中的行动:
执行力是跨越平庸的必经之路
其中最后一个行动“跑步”,看起来很简单,但是依然有很多细节需要考量:
去哪里跑?准备跑多远?准备多久跑完?
只有把行动里的这些细节问题考虑清楚,在执行的时候才不会因为要费力地思考而延迟行动。
如果在执行的时候,还要去思考在哪做、做什么、怎么做, 就只能说明你没有在细化行动上下功夫,这势必给执行力造成极大的阻碍。
高效执行的最好策略,是一看到要做的事情, 就可以不假思索地高效执行。
这就要求我们在画执行地图的时候将行动细化,考虑周详:
  • 任务明不明确,能不能一眼就看明白?

  • 具体到每一个详细的步骤了吗?

  • 执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不加思考地按步骤走下去?

只有把所有这些东西都考虑好了,行动才会成为可执行的行动,而一个好的执行地图,就是一个有效的流程图,下一步该怎么走,我们心里一清二楚。
而当你意识到一个目标是由多个细分行动聚合而成的时候,你的内心会轻松很多,因为你要完成的不是大目标本身,而只是小行动。
第三步:设置执行意图
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彼得 · 戈尔维策(Peter Gollwitzer)在1999年提出更好地让人行动的解决方法—执行意图。
执行意图,就是用类似“如果……那么……”的模式来执行你的任务。
在行动的时候,我们可能因为“信息过载”“内心噪声太多” 以及“完美主义情结”等问题拖延。
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为了实现目标,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然后采用执行意图的方法, 列出解决方案(越具体越好),以便在困难出现时能从容应对。
比如,如果冬天太冷很难早起,你可以让空调定时开启,以保证房间在你起床时是温暖的;如果早饭不吃就去跑步会感觉到饿,你就在出门前吃一点面包。
针对每一项行动,你都可以列出清单,记录下你面对行动困难的解决之道。
执行力是跨越平庸的必经之路
此外,内心噪声太多会造成内耗,延迟行动,所以我们就要想办法消除那些噪声。
完全消除内心噪声是不太可能的,一个更 好的方法,是将消极的内心噪声转化成积极的自我对话。
当你担心自己做不好,害怕自己犯错的时候, 你可以对自己说:“失败了又怎么样,大不了从头开始。”
“只要自己尽力而为,就没有什么可害怕的。”
“与其在这里担惊受怕,不如什么都别想,直接去做。”
其实,因为完美主义而迟迟不肯行动,也可以通过这样的对话收获行动的力量。
当你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戳破了那层恐惧的面纱,你就会明显地感到内心更加平静,行动力变强,而原来一直不敢面对、不敢去做的事情,也变得能够轻松地开始了。
第四步:定位核心行动
在“执行地图”中,每个环环相扣的行动,构成了达成目标的最小路径图。
因为行动经过了合理的细分,所以难度也是你能够承受的。
如果你觉得某个行动还是太难了,你可以对这个行动继续细分,直到你感觉自己能够做到。
行动的难度是递增的,但我们的执行意愿并不是随着行动的进行而增加。
比如,在你起床、洗漱、换衣服的时候,你并不会有强烈行动的意愿,但当你穿上鞋子的时候,你的意愿会大幅增加,去跑步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所以,“穿鞋”这个行动就是整个晨跑目标的核心行动。
核心行动有以下两个特点:
  • 虽然难度和其他行动差不多,但是一旦执行,成功实现目标的概率就会有很大提升,这非常符合二八定律

  • 核心行动发生后,它的沉没成本会很高,以至于你更愿意选择继续行动,达成目标。

每一步行动都有撤回的可能性,比如你睁开眼,可能会纠结片刻继续睡;你穿好衣服,也许会赖在沙发上刷手机。但是,如果你已经穿上鞋子,你还可能回去睡觉吗?如果来到了健身房,你还会折返回家吗?
核心行动一旦发生,就会积累势能差,形成强大的滚雪球效应,后面所有行动的发生就只是顺势而为,直到达成目标。
相比起大目标,核心行动的难度会低很多,所以要实现目标,我们不需要关注目标本身,只需要聚焦在核心行动上。
执行力是跨越平庸的必经之路
用核心行动来替代预期目标, 你就会更轻松更自信。
一想下面三个对比,哪个对你而言更容易实现:
跑步5公里(目标) VS 穿上跑鞋(核心行动)
阅读半小时(目标) VS 坐在书桌前(核心行动)
健身一小时(目标) VS 来到健身房门口(核心行动)
定位好核心行动之后,你还可以为它营造便利。
当你想要画画的时候,还要去找画笔和颜料, 那么你只会在这些琐碎的事情上耗费掉自己行动的热情。
想要提高执行力,就要给自己营造行动上的便利,让行动所需要的客观条件一应俱全,从而减少行动的阻力。
也就是说,在你确定好细分的行动之后,你还需要想一想:
这项任务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什么样的工具?哪些是我需要提前准备好的, 放在哪里可以减少行动阻力?
所以,当你要读书的时候,不妨把书放到显眼的地方,当你准备学习的时候,不妨关闭手机,免受干扰。
完成了“执行地图” 的绘制,你对于目标和行动就有了全局的把握, 从而能够更加从容地完成一个个行动,达成自己的目标。
3
给行动赋予意义
高效执行,长期自律,说起来轻松,做起来却困难重重。
“执行地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客观化的行动路径,它是提升执行力的有效工具。
但想要更进一层激发自己执行的动力,则需要我们给自己的行动构建意义,并且清楚地了解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
这其实依然涉及到了我们的价值观——
“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对于我来说是重要的。”
就像我持续地写作,我不是停留在想要通过写作赚钱养活自己,而是给它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 把写作当成自我成长的一个工具,通过记录下自己的思考来认识自己,重构自己;

  • 把写作当做一个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的媒介,希望自己的生活理念和正面思考,可以给别人带来价值和改变。

这些更深层次的意义感,最终让我能够在下班之余依然去学习新知,思考人生,让我能够在焦头烂额忙不过来的时候,依然坚持输出,持续地写作。
再比如,我希望成为一个外在很精神有魅力的人,所以当我发现自己含胸驼背的时候,我就开始每天积极地通过一些健身运动来纠正自己的体态,并且已经坚持了半个月,这其实就是因为我给行动赋予了意义和价值。
想要在执行力上有更持久的高效,那就需要我们直面内心,找到自己做一件事情的意义和驱动力,这才是我们摆脱平庸最本质的解决之道。
最后的话
执行力的本质和内核,就是要切中要害,不留死角,解决问题。
而一个人的执行力强不强,就看他在自己遇到困难的的时候是否能够持续不断地践行。
如果一个人能够直面自己的问题,明确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他就会非常坚定,拥有高效的执行力,从而对生活充满掌控感。
人生,归根结底就是一场自我探索的旅程。
很多时候,平庸或者卓越,都潜藏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里,最重要的不是你曾经想到过什么,而是你最后做到了什么。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520告白日!小红书关键词热度查询,今年的心动密码是什么?(0)
  2. 2023:  视频号+社群裂变3大玩法,助力商家高效增长(0)
  3. 2023:  办公室电脑常用技巧:桌面待办管理告别低效忙碌(0)
  4. 2023:  冲刺618:新品变爆品,品牌如何提炼差异化卖点?(0)
  5. 2023:  小红书数据调研分析!喜茶新联名,这次怎么样?(0)

本文转载于网络,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1年5月18日 上午10:01
下一篇 2021年5月18日 下午2:09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