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用口语在和读者交流,没有太多理论抽象,案例非常多,读起来相对轻松,如果有丰富的管理经验,甚至看目录即可
第1章 80% 的管理者能达到 80 分
作者通过孔子和柏拉图教学方式的差异,总结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西方更强调逻辑思维,讨论事物给出的答案非常的具象,而且习惯标准化;东方更强调综合思维,关注宏观问题,讨论内容非常抽象,很难标准化
在解决问题思维上,东方人依赖个人能力,而西方注重标准化,按照标准操作,一切任务都可以完成。在管理学习上也应该标准化,普通人通过训练可以轻松拥有领导力
四个步骤很通俗易懂,在建立体系环节作者用麦当劳举例,麦当劳最核心竞争力是其标准化,全世界麦当劳都可以高效、口味一致的提供服务给客户
第2章 明确角色定位,避免亲力亲为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却是大部分新管理者角色未转换前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用球队来打个比方:就好比你是前锋,觉得后防不力,就老帮后卫防守;觉得中场组织很差,就老帮中场组织拿球。当球队需要破门得分、往前传球的时候,却找不到你这个正印前锋的影子,那球队还能赢得了球吗?
想要让团队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激发团队各成员的潜能。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会犯错,不犯错就不会发现自己各方面存在的缺陷。如果无法获得成长的空间和机会,也就没有意愿去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独当一面
团队管理者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眼睁睁地看着员工去犯错,要给员工试错的空间,培养属于员工的责任感,让他感觉这件事跟他自己是有关的,是需要他自己想办法解决的。
第3章 构建游戏化组织,让工作变的更有趣
这章的标题其实有些容易让人误解,作者想表达的是团队愿景的重要性,书中拿游戏举了例子:超级玛丽最终是为了营救公主、魔兽世界是为了带领阵营成长,甚至在线下欢呼庆祝全球同时在线人数突破4000万,共杀死20亿外星人—— 团队所有同学要明白这个团队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而努力
《硅谷钢铁侠 埃隆・马斯克的冒险人生》也提到过类似的观点,SpaceX、Tesla、SolarCity 的所有员工都清楚公司的终极梦想是让人类变成跨行星物种,而且大概率在这一代人手中无法实现。但这不影响所有员工务实的在新能源、宇宙探索领域积极进取,更不影响公司盈利,顺便让马斯克做了首富
第4章 理清关系,打造团队一致性
- 不要把团队比喻成家,因为家庭成员永远不会互相放弃,团队做不到这一点
- 团队就是球队,目标是赢球
- 通过建立共同目标、适当授权,让团队的事情成为员工自己想做的事情
第5章 用目标管人,而不是人管人
目标管理有四大难题,作者没有很理论性的给出答案,但识别到问题后,去找方案总归是个相对简单的事情
- 成员参与度不够,执行积极性不高:让每个成员都参与进来
- 资源匮乏:我们身边到处都有资源,只要有足够的创意,就可以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 目标拆分不合理:管理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评估,再做出合理的规划
- 目标总在变化:理解企业决定、提前准备预案
目标管理领域有一个非常著名的SMART法则
为团队成员设置了合理的目标,并不意味着目标管理的完成,作者给了一个工具
第6章 利用沟通视窗,改善人际沟通
沟通视窗,也称乔哈里视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也被称为“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有效沟通就是这四个象限的有机融合。
- 隐私象限:正面沟通,避免误解
- 盲点象限:利用反馈看到自身局限
- 潜能象限:不要轻视每一名员工的潜能
- 公开象限:让员工尊重你,而不是怕你
第7章 学会倾听,创建良性的交流通道
倾听并不是不打断别人说话就可以,要点是吸收对方的信息,通过三个步骤可以做到
- 深呼吸:保证自己情绪稳定
- 提问:通过实时反馈,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投入度
- 复述:确保信息有效性
书里面关于提问讲了两种问题模式: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
开放性问题需要对方针对有关事情做进一步的描述,并把回答者的注意力转向所描述事情中比较具体的某个方面,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管理者在团队沟通是应该尽量使用这种方式提问
封闭性问题是指那些只能用“是”或“不是”等具体答案来进行解答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在销售层面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为的是不给客户考虑的空间,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好,造成一种心理催眠效果,“7 YES成交法”是其典型代表。在和团队交流时候如果这么搞,出的问题就可想而知了
很有意思的是传销很爱用这种套路,比如一个标价3000元的洗脸盆,正常人大多不会购买,但这在传销组织中很容易成交,话术大概这样进行
传销者:“朋友们,在外打拼这么多年,大家觉不觉得健康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是不是?”
观众:“是。”
传销者:“那父母的健康是不是很重要?”
观众:“是。”
传销者:“大家是不是感觉我们每天忙于事业,对父母的关心不够?”
观众:“是。”
传销者:“如果我们可以花一顿饭的钱,给父母带来健康和快乐,是不是一笔很划算的投资?”
观众:“是。”
传销者:“人老脚先老,洗脚可以使父母身体更加健康,更加长寿,是不是只要一顿饭的钱就可以实现,帮你完成孝心?”
观众:“是。”
接下来,传销者还会设置很多需要观众回答“是”的问题,不光要回答“是”,还要观众点头表示认同。这是一种群体性的催眠方式,只要周围有两千人不断地点头说是,在连着说6次 yes 后,传销者的第 7 个问题将会是“你是否愿意购买?”此时肯定有人习惯性地说“yes”,3000元一个的脸盆就这样成交了。
“7 YES成交法”带来的销售额非常惊人。虽然这种做法有违社会道德,但其中蕴含的原理却耐人寻味。
管理者在倾听时,经常会碰到对方情绪失控的情况,这时候简单安慰作用甚微,要学会用认同化解对方的失控情绪
如果我们面对对方的失控,只是重复地说“冷静点”“理智点”,而根本不照顾对方的情绪,那么对方的情绪就会越来越坏。更有效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反映情绪”,反映情绪是指在对方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询问让对方认识到自身的情绪状态
比如,管理者可以问员工“这件事让你很心烦,对吗?”“这件事让你很难过,对吗?”“这件事让你很悲伤,对吗?”等类似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前文所说的封闭性问题,只需要让对方回答“是”或者“否”。管理者在面对情绪失控的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千方百计让对方说“是”。只要他说了“是”,情绪就会缓和,因为他从这个回答中找到了认同。
所以,一切所谓“艰难”的谈话,最难过的往往是第一关,即认同对方的情绪。过不了这一关,其他的沟通技巧都没办法起作用。核心是处理好情绪问题。
第8章 及时反馈,让员工敬重你、信任你
- 别用绩效考核代替反馈
- 警惕“推理阶梯”(想当然),避免误解和伤害
- 正面反馈要及时、准确
- 负面反馈对事不对人
觉得负面反馈很棘手时候,可以用三明治反馈
但也要警惕三明治反馈的陷阱,员工会有选择地接受那些表扬性的词汇,而将真正需要反思的问题抛诸脑后。更有甚者,由于管理者批评的语言婉转晦涩,员工甚至都不知道这是负面反馈。
当然更要避免另类的三明治反馈,前段时间看脱口秀,李雪琴也提到了领导拙劣的技巧
老板 :
雪琴你今天挺好看的;
你看你那稿子写的什么破玩意,一天天寻思啥呢,带没带脑子来;
你这衣服也挺好看的
李雪琴:也说不上来老板这个三明治有什么不同,但就感觉薄皮大馅的呢?
人在自信时才会勇于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不自信时,就会觉得周围的人都在针对他,从而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过失,拒绝承担相关责任。
在大量工作中优先看到别人的缺点,是很多管理者的通病。这是我们的本能。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必须尽力压制这种本能,善于发现员工身上闪光的地方,表扬和强化它,员工会在不断的积极反馈中,明确自己的工作方向,更有勇气和力量承担责任。
第9章 有效利用时间,拒绝无效努力
这章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做好一次头脑风暴和六顶思考帽的使用
头脑风暴最重要的就是对于意见不批评、不否定、不深入讨论
团队中有人提出了一个意见,另一个人开始针锋相对,探讨这个意见为什么不合适,然后这两人就开始顺着这个意见的方向走下去了。这样整个会议的方向就开始出现偏差,整个会场只能听见二人的声音,火药味越来越浓。
其他的与会者心里会想,在这种场合提出自己的意见要冒着被批评、被指责的风险,不如将意见埋在心里。如果反驳的人是管理者,其他人则更不敢发表不同意见,生怕被管理者当场驳斥。如此一来,自然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意见和信息,也会极大地降低团队的会议效率。
六顶思考帽在很多场合听说过,作者举了个很贴切的例子,开高端牛肉拉面馆的几个合伙人,想出了一个营销创意:在一个月内,每天送出100份牛肉面给那些吃不起面的人。这种方案为拉面馆增添了慈善的噱头,通过微信转发、媒体报道,很快就会吸引很多顾客。
我戴上蓝色思考帽,然后让他们依次戴上了红色思考帽和白色思考帽。一些事实、数据以及直觉思维都在友好的气氛中交流着。会议很快就进入了黑色思考帽的环节,在戴上黑色思考帽之后,大家一开始都不发言。于是我就规定所有与会成员每个人一定要想到至少一条负面因素。
过了一会儿,有个人说:“100碗面对后厨的压力可不小,如果赶上高峰期,很有可能影响其他顾客的就餐时间。”
有一自然有二,第二个人很快也站了起来,说:“要是来了一群乞丐怎么办?这会严重影响门店的形象。
”第三个声音响起:“如果每天来的都是同样的100个人该如何是好?这样根本起不到宣传的效果。”
还有一个人说:“不要小看100碗面,这个成本也不少,店铺前期送面肯定是赔本赚吆喝,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如果我们每天给大家发面,突然有一天不发了,会不会引起大家的不满?这对店铺的名誉也不利。”
听到大家提出的种种问题,出主意的人说自己确实没有思考周全,打算放弃。我笑着对他摇摇手,让所有人都带上绿色思考帽,想一下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一个人说:“我们可以在早上10点到11点之间发放这100碗面,这样就不会跟中午的高峰期冲突。”
第二个人说:“我们可以不在店里宣传,改在互联网和微信上宣传,这样乞丐就不会来了。”
第三个人说:“我们还可以学习国外的‘墙上咖啡’,做‘墙上拉面’。”(“墙上咖啡”的流程是:一个人可以买两杯咖啡,其中一杯自己喝,另一杯挂在墙上。如果店里进来一个想喝咖啡却没带钱的人,就可以喝到别人买的咖啡了。“墙上拉面”的方式与之类似,就是将其他人买好的拉面挂在墙上,供没钱的人享用,减少店里的经营成本。)
在群策群力下,团队拿出了最终的决策方案:慈善拉面的发放时间定为上午10点到11点,发放渠道是互联网和微信,发送方式为“墙上拉面”。
相关内容:《可复制的领导力》读书笔记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promote/336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