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高效成长的3个底层逻辑

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提问:坏人A诱骗好人B进入C的没有锁门的工地,B失足摔死了。请问这是谁的错?

正常来说,不管是站在道德仁义的角度,还是站在法律的角度,我们通常会认为是A的错。实际上,这个判断没有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还存在另外两种角度的对错观,他们各有其独立的评价系统

法学家的对错观:谁证据确凿,谁的错

站在法学家的角度来看,是A蓄意谋杀,所以是A的错

经济学家的对错观:谁社会总成本低,谁的错

站在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C把工地的门锁上,比A诱骗B进入工地并造成死亡,成本更低,所以是C的错

商人的对错观:谁损失大,谁的错

站在商人的角度来看,不管是A的错还是C的错,B都死了;从个体利益最大化来说,B的损失最大,B只能怪自己

那么,我们该如何考虑?
  • 如果是评论家,可以选择法学家的立场
  • 如果是政策制定者,可以选择经济学家的立场
  • 而如果即将摔死的是自己,应该选择商人的立场
如果我的损失最大,那么就是“我的错,这都是我的错”。因为责怪、埋怨和懊悔都是无用功,只有自己变得足够强,才有可能不把那个有巨大损失的人变成自己

从小的教育都是教我们如何为他人着想,可是这个社会的生存法则,需要学会“自私”,只有真正满足了自己的需要,才能有更纯粹的给予

人性、道德和法律

# 人性

人性的本质只涉及到两点:生存和繁衍,无善恶之分
  • 母性是人性,母亲牺牲自己保护孩子,是为了繁衍
  • 爱美和炫富也是人性,都是通过表现来争取异性,获取繁衍的机会

# 道德

道德的本质,是为了约束个体的人性,达成群体的繁荣;而群体的繁荣最终会使个人受益
  • 感恩是道德,感恩的本质是“预付费制的交换”,“你先帮我,我必将帮你”;这将润滑群体的协作关系
  • 宽容是道德,宽容的本质是“允许犯错的协作体系”,以协作为目的带来的意外伤害,可以被原谅;这将鼓励群体拥有协作的勇气
人性和道德的关系在于:

人性是一种本能,不受约束时便会产生相互伤害;而道德是反人性的,是用来约束人性的,需要引导和约束

引导通常是通过文化教育、舆论、价值观宣传等方式;约束通常是通过社会结构、利益结构、法律手段等方式

# 法律

而法律的本质,是为了维护群体而存在的道德底线,是道德的子集
  • 假如一个母亲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属于没有人性,而不是没有道德,因为繁衍属于人性
  • 假如有一个人插队,属于没有道德,而不是没有人性,因为群体利益属于道德
  • 假如一个人因口角之争而杀了一个人,杀人的行为属于触犯法律,而不是说没道德,因为杀人者的举动造成的结果极大地影响了群体的不道德

人生的三层智慧:博弈、定力、选择

如何拥有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学习,能拥有智慧;但在这个时代,想要活得很好,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识

是否拥有智慧,以及拥有什么层次的智慧,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人生中,博弈是第三层智慧,定力是第二层智慧,选择是第一层智慧

# 博弈的智慧

博弈,本质是共赢和感激,并采取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策略
  • 什么是共赢?共赢是合作双方都可以获得价值

    共赢与非共赢的心态,主要有以下三种表现:鸡的心态:我一定要赢,你一定要输,为此我愿意费尽心机,不择手段雀的心态:我一定要赢,如果你输了,请别怪我,我消灭你,与你无关鹰的心态:我一定要赢,你也一定得赢,如果一方的胜利建立在另一方的失败上,那就不做了

  • 什么是感激?每到一个新阶段,我们都要感激上一个阶段帮助过我们的人,尤其是那些在最艰难的时候还愿意信任我们的人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雪中送炭,永比锦上添花难得多

  • 什么是策略?就是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总是当老好人就容易被欺负,善良也应该有点锋芒;最明智的处世之术,是即对世俗投以白眼,又与世浮沉

# 定力的智慧

定力,本质是一切围绕长期价值展开的一种长期主义

世界上有太多东西在抢夺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失去目标,偏离方向

有三条猎狗追一只土拨鼠,土拨鼠钻进了树洞,这个树洞只有一个出入口,突然有一只兔子钻出了树洞,飞快地奔跑,然后爬上了一棵大树。兔子在树上没站稳,掉下来砸晕了正仰头看的三条猎狗,最后兔子逃跑了

听完后,你想说什么?

有人说,兔子不会爬树。有人说,兔子怎么可能同时砸晕三条猎狗。他们说的都对,但是,怎么没人问土拨鼠到哪里去了?

我们常常会跟丢了土拨鼠,就像丢了自己的目标

在生活中,最容易迷失的往往就是金钱

在一份工作中,自己最想得到什么?最想学习什么、收获什么?它们才是目标;而跳槽就为了涨工资,是最没有意义的目标,它只会让人们最终放弃了长远目标

# 选择的智慧

选择,本质是知道自己有的选,并有勇气放弃

人生的轨迹,通常是由几次关键的选择决定的。选择上什么大学、选择在哪个城市打拼、选择做什么工作、选择什么样的人当伴侣…而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没得选,也没勇气选择

有些人,工作只是在固定的时间做着固定的事,重复重复再重复

有些人,“浑浑噩噩”地度过每个工作日:2个小时地铁通勤,8个小时坐在办公室的格子间里,朝九晚六,日复一日…还或者,过着“996”和“007”的生活,几乎没有私人空间

有些人很幸运,他们在工作中找到了意义,愿意为此付出一生的时间“燃烧”自己

有时候我们即使意识到了自己可以选择,但却又患上了选择困难症,不知道怎么选择,更不敢选。实际上,小孩子才往往能全都要,成年人只能做选择
毕竟,一昧的朝着现在的方向努力,永远比起看到眼前的选择并做出选择来的简单

公理体系和逻辑推演

# 公理体系

在公理体系的世界里,只有能证明和不能证明的

比如数学属于公理体系

你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请证明给我看,能证明,则甘拜下风,不能证明,你就输了

# 逻辑推演

在逻辑推演的世界里,想要得出不容置疑的结论是不可能的

比如,经济学属于逻辑推演

他们总是在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和模型,但只要举出支持的例子,就总会有人举出反对的例子(“文人相近”)

在逻辑推演的世界里,没有标准答案,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不同的声音,然后做出选择,最关键的有基础认知有以下三点:
  • 认知建设:既要学李白,又要学杜甫

首先,要建立一个基础的认知就是,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在选择站队之前,最好提前了解了解,到底有对少个队伍,以及分别都是什么

  • 理解升级:给每个模型找个反例

其次,想要验证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一个观点,不仅要看是否能认同证明的论证,还要看是否能举出一个能推翻的例子

  • 不可忽视的潜在条件:每个理论都有前提

最后,就像没有场景的需求是伪需求,没有前提的观点就是伪观点;如果没有前提,到底是“天道酬勤”重要,还是“选择大于努力”重要

如果真正理解了查理芒格说的:“如果我不能比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更能反驳这个观点,我就不配拥有这个观点”。那么每当我们在工作中或生活中提出一个自己的想法或观点时,意味着我们已经知道了不同观点的持有方分别是什么,并充分考虑了现有的环境作为前提,自己所提出的这个观点将会变得更有底气、更有力量,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如果真正理解了菲兹杰德拉说的:“同时持有全然相反的两种观点,还能正常行事,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那么这意味着这个人是真正有态度、有想法的人,而不是随波逐流,误打误撞的站队了


了解了三种对错观视角,才知道对不是对,错不是错;了解了人性、道德和法律的区别,才看得到欲望的底线;了解人生的三层智慧,才知道原来做选择这么难;了解了公理体系和逻辑推演的区别,才知道数据从来不骗人,大多时候环境变了,标准答案也变了~

人生的商业模式=能力 × 效率 ×杠杆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一旦在一个领域获得了成功,就几乎可以在任何一个领域都获得成功。在这些人身上,都有明显的三个特征:

# 能力

在人生商业模式中,第一重要的是能力

那么,什么是一个人最有价值的能力?是演讲能力、学习能力、沟通能力还是赚钱能力

其实都不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但想要拥有获得能力的能力,就需要勤奋;不仅要勤奋,甚至还要可怕的勤奋,并且还是高效且可怕的勤奋

# 效率

拥有了能力,还要提高做事的效率,把1小时用出3小时的效果
  • 做选择:在做选择时,要多思考这件事是不是人生目标所必须要做的?哪些事情对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无用的?哪些事情是就算要付出代价也要做的?
  • 找方法:要多思考更高效的办法,而不是总想着常规路线

2017年6月,有一个小男孩走失了,家长非常着急,怎么办?

是选择在家门口贴寻人启事?还是在朋友圈寻人启事帮忙转发?但小孩的父母并没有走常规路线,而是选择了在微博的“公安部走失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上发布了寻人启事,还有一个更关键的操作是,他们上传了一张男孩穿比基尼的照片

这个操作,顿时引起了热烈的反响,在微博纷纷评论和转发:“孩子回来吧,回来就可以把照片删掉了!”、“曾梦想仗剑走天涯,因女装照被亲爹妈曝光而取消原计划”…

  • 选工具:选取能帮助思考的工具,比如发散的创造阶段时,为了摆脱“有边界的思维”、“结构化思维”、“不能错的思维”的限制,就可以使用白板工具寻找灵感、在整合阶段时,为了帮助结构化的梳理思路,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工具

# 杠杆

如果拥有了强大的能力内核,杠杆能帮助获得更大的成功;但能力不足够强,杠杆只会加速失败
  • 团队杠杆:将成功的经验总结为方法论复制给团队
  • 产品杠杆:脱离对人工时间的依赖,创造新的产品更高效的解决需求
  • 资本杠杆:通过收购投资,获取更大的收益
  • 影响力杠杆:影响力的三个核心能力,演讲、写作、人脉搭建

不是强10%,而是强1000%

埃隆马斯克说,“如果你进入任何一个现有的市场,面对那些强大的竞争对手,你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比别人的好得多,不能只是有一点点优势。因为当你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时,你总是会购买值得你信赖的品牌,除非这个产品有很大的差异性。你必须有创新思维,而不是创造更好的同一性。想想iPod是如何取代随身听的,或者iPhone是如何取代黑莓的,又或者是iPad是如何取代Palm Pilot的。”

要创造10倍的增长,而不是增长10%,这两者的实现逻辑也不同
  • 如果想要增长10%时,想要在原有路径上获得自然增长,逻辑不变,血战向前,并不容易
  • 如果想获得10倍的增长,那一定不是在原有的道路上走出来的,而是寻找一条新的道路

在竞争激烈的淘宝电商中,店铺想要超过竞争对手,或者在原基础上增长10%,需要付出更多的投入;而此时转向了抖音电商的商家,直播卖货的增长是很容易就达成10倍的

当你比他人只强一点时,或许他人会嫉妒、不服,会攻击你,甚至诋毁你。然而,当你足够强大以至远远超越他人时,他人连嫉妒的勇气都没有,剩下的只有仰望和深深的敬畏

选择比努力重要,思辨比执行重要

人脉的本质是给予价值、平等交换

当自己没有价值时,我们所自以为的人脉不叫人脉

费尽心思与牛人认识,拍张合影,留个微信,对方就能变成自己的人脉吗?实际上并不能。如果自己对对方没有价值,对方为什么要提供帮助呢?只有自己能帮到他的时候,他才来会帮你

所以,经营人脉的方法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并毫无目的的提供帮助

只有经历过长期的积累,成为了某个领域的专家,拥有了影响力的作品时,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人脉才会蜂拥而至

而当自己没钱、没资源、没背景的时候,唯有实力、业绩、作品,才是在绝境中脱颖而出的最佳武器。没有真本事,就无法帮助到别人,就算认识的人再多,也只是普通的“微信好友”,而不是人脉

大部分普通人,很难拥有高价值人脉,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有效的人脉

人人都应该是自己的CEO

企业和员工本质上是合伙关系的存在,但有以下四种利益分配形式:
  • 工资利益分配形式:通过卖时间得到工资

雇主会把员工一天、一个月、一整年的时间,以一个统一的价格一次性买走。如果亏了,工资仍需照样发;但如果赚了,甚至是赚了几倍、几十倍,也不会多分

  • 奖金利益分配形式:奖金本质是一种弹性工资,是支付给超额业绩的

当通过努力工作,达成了公司定的销售业绩,或是超额完成时,就能获得额外的奖金,分得更多的利润。此时既有工资又有奖金

  • 股权利益分配分配形式:包括分红权、期权、股票等,支付的是未来的潜力

公司与业务的发展都是未知的,外部环境凶险莫测,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公司会商量着少点工资和奖金,但给一定的股份,将来赚钱了可以直接参与利润分红。此时会承担更重的责任,更大的风险,属于事业共同体

  • 价值观利益分配形式:价值观,就是为共同的梦想工作

哪怕不给工资,不给奖金,全世界的人都出来阻拦,也一定要完成的工作。此时和公司是共生共死的关系,属于命运共同体


松鼠过河需要策略,巨人过河踏水而过

初入职场的我们,面对职场上的波涛汹涌,难免心生胆怯,不知所措;所以只能左顾右盼,以畏首畏尾的姿态,在害怕与纠结中艰难过河;而巨人过河,不看深浅,不看宽广,从容潇洒,踏水而过

没有游轮的松鼠唯有主动逼迫自己快速成长为一个巨人,才能渡河

自渡,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之源

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一个人的表述,通常分为两种:事实和观点;但细究起来,还可以细分为四种:事实、观点、立场和信仰

# 事实

事实,是独立于人的判断的客观存在

比如,“今天很热”,这样的描述不是事实,“熱”只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今天30摄氏度”才是符合事实的描述

—— 事实只有真假之分

# 观点

观点,是人的主观的对事实的看法和感受

在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长环境的人,在面对同一件事物时,往往会抱有不同的观点。比如有的人觉得10摄氏度熱,有的人觉得10摄氏度冷

知识结构、掌握的信息、思维模式的不同,决定了观点的差异

—— 观点没有对错之分

# 立场

立场,是被位置和利益所影响的观点

比如,面试互联网公司时被问到是否接受996,就算不愿意,也会硬着头皮说愿意,因为这涉及到自己是否会被录用

—— 立场不争对错,只争输赢

# 信仰

信仰,是一套内部完全自洽的逻辑体系

比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科学

—— 信仰都是对的,因为无法证明它是错的;试图攻击一个人的信仰只会有两种结果,要么失败,要么失去一个朋友

如何防止“注射式洗脑”

“注射式洗脑”,是一种语言陷阱,是一种有问题的提问方式;一不留神,它就会将一种既定的观点悄无声息地注入到对方的大脑

有的人不太聪明,擅长将这种陷阱注射给自己;有的人太过聪明,擅长将这种陷阱注射给别人

“注射式洗脑”公式:为什么+观点

比如,现在有人向你提问:

  • 为什么胖的人相对比较懒?
  • 为什么爱因斯坦晚年改信上帝了?
  • 为什么吸烟的人更不容易得癌症?
  • 为什么现在市场上优秀的员工那么少?
  • 为什么懂了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一生?

大部分人的正常回答倾向,是直接开始作答:因为就是太懒了所以胖、因为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为什么”有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让人们把注意力全部放到它身上,而忽略了可能存在问题的观点:胖子比较懒有可以证明的证据吗?是爱因斯坦自己说改信神学了吗?

我们在日常也要避免使用这种错误的提问方式,比如“为什么自己很努力还是赚不到钱?”、“为什么对我这么不公平?”…事实上是自己朝着错误的方向再努力十倍也不可能赚到钱、世界上很多事本来就难有公平一说

流程、制度与系统

在了解什么是流程、制度与系统之前,先来看看以下这个故事: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几个和尚,他们每天都是同吃一桶粥。但粥总是分得不公平,负责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总是又稠又多

于是,他们选举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和尚来负责分粥,但结果并没有改变,甚至还出现了腐败,有人贿赂负责分粥的和尚。看来,这个方法不可取

后来,他们决定干脆轮流分粥。这看似是一个公平的方法,毕竟,信别人不如信自己。但这种方法导致的结果是,每个人在轮到分粥那天,都会给自己分又稠又多的粥,而其他日子里,都是清汤寡水

怎么办?

有人说:“我们成立分粥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吧,把分粥者的权利锁在牢笼里。”但是执行起来才发现,这样还是不行。因为委员会里的每个人意见不一致,经常吵来吵去,粥都凉了还分不了粥

这个问题看似无解了

这时,有人提出:“我们还是轮流分粥,但是这一次,不是分好一碗就拿走,而是先把粥分到每个碗里,然后每人拿一个碗,而且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拿”

最后,奇迹出现了,采取了这种方法后,每天的粥都分得特别公平。因为分粥的那个人如果分的不公平,自己就得挨饿了

# 流程

流程是基于时间线做完一件事的整个过程,是线性的、连贯的、客观的

*在分粥案例里:

  • 德高望重的和尚分粥的流程是:第一步,把粥桶拿到身边第二步,他把粥分给所有人
  • 轮流分粥的流程是:第一步:判断今天轮到谁分粥第二步,负责分粥的人把粥分给所有人
  • 分粥委员会分粥的流程是:第一步,把粥分给所有人第二步,分粥委员会判断粥分得是否公平
  • 轮流分粥、分粥人最后拿的流程是:第一步,判断今天轮到谁分粥第二步,负责分粥的人把粥分到所有碗里第三步,其他人各拿一碗粥,负责分粥的人最后拿
所以,什么是企业的流程管理与流程优化?
是指不断优化做一件事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更高效率地完成某件事而进行的一些改变和优化

原来可能需要十三步,经过优化后只需要七步了;原来的流程可能需要八个人,现在只需要三个人了

凡事皆有流程,只是效率有高低之分

# 制度

制度是做一件事的行为准则,它可以是权利机构发布的规定,也可以是一种契约

比如:《员工手册》、《员工保密制度》

*在分粥案例里:

  • 为了选举出德高望重的和尚,就会产生选举制度
  • 采取轮流分粥的方式时,就会产生分粥的顺序安排制度
  • 采取分粥委员会分粥时,就会有选举分粥委员会的制度
企业的制度是要求、是规则,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目的是为了避免公司出现重大的事故

# 系统 / 机制

系统是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若干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某些功能的整体

*在分粥案例里:

  • 有德高望重的和尚分粥系统
  • 有轮流分粥系统
  • 有分粥委员会的分粥系统
  • 有轮流分粥系统
只有站在系统的角度,才能看清全局

在分粥的案例里,最后分粥的问题是通过轮流分粥,分粥人最后再拿的方式解决的;看起来像是改变了流程,但本质上改变的是人与粥、与碗的关系

在失败的流程里,人和碗是绑定关系,分粥人能直接决定碗里的粥的多少;而在最后成功的流程里,人和碗的关系是割裂的,分粥人只能最后拿,就只能想尽办法把每碗粥分的一样多

三者的区别:
  • 流程关注的是过程
  • 制度关注的是结果
  • 系统关注的是要素间的连接关系
如果说改变流程、改变制度是管理,那么改变系统、改变模型就是治理

二战期间,美国空军降落伞的合格率是99.9%。也就是说,每一千个跳伞的士兵中,就会有一个人因为降落伞的原因丧命。军方要求厂家必须达到100%的合格率

怎么办呢?是改变制度,严厉处罚,还是改变流程,用更多人力检测?

答案是都不需要,军方改变了检查系统,每次交货前,都会随便挑几个降落伞,让厂家负责人亲自跳伞检测,从此,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花半秒钟看透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的人,注定拥有截然不同的命运”——《教父》

逻辑思维与逻辑闭环

# 基本的四个逻辑素养

  • 证有不证无

证明一件事情“有”,举个例子就行,比如看到了一只黑天鹅,便存在黑天鹅;但如果要证明不存在一件事物,靠举例是不行的,只能证明没见到过,比如,自己所见到的烏鸦都是黑的,那么想要直接证明不存在白烏鸦,就是不合理的

  • 以偏不概全

“读书无用”、“碎片化知识无用”都是以偏概全典型案例。虽然每个人都不一定拥有成功的运气,但不通过学习和积累的人,就算运气降临了也难以接住

  • 证有靠举例

证明“有”,只要有钢铁般的证据就能证明;但自认为有,就是一种假说。比如很多电商打着正品的名号,实际上却是卖的假货,也没有提供相关官方授权证件来证明是正品

  • 概全靠推理

想要得出一般性结论,只能靠证明和推理。比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封建地租不能用来交换,所以封建地租不是商品;而不是认为“封建地租不是商品”是一种共识,共识并不是真理

# 逻辑闭环的五个层次

  • 第一层次:思维没有闭环,思考没有逻辑

通常表现为:你说A,他说B,两者的思维永远没有交集

  • 第二层次:思维没有闭环,思考有逻辑

通常表现为:有符合逻辑推理的一些观点,但观点时长左右徘徊,自相矛盾

  • 第三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但闭环的层次较低

通常表现为:对一些不同的观点,喜欢先赞同,进而快速转折,反驳。被过往的经验束缚了眼界,陷入自我执念,难以拥抱和吸收新观念

  • 第四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逻辑闭环十分通透,直击本质,是第三层次的升华

通常表现为:能够看到一些问题的本质,精准看到问题的内核,但相同的是漏洞是对新事物抱有怀疑和排斥的心理,沉迷于旧时代的逻辑

  • 第五层次:思维有闭环,思考有逻辑,并且思维闭环永远保持开放状态,呈螺旋式上升状态

通常表现为:大量吸收新的知识,学习不同的逻辑框架,思维总是在不断迭代、复盘、调整和升级

概率思维

在今天这个急速变化的时代,概率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模式,尤其在创业领域;“只要努力就能成功”,已经是一种落后且失败的思维;而对冲概率的首要方法,就是要找到大概率能成功的事情

# 千位要素:时代

时代是对冲运气的第一要素;它所带来的概率优势是巨大的,能帮助顺应时代的人获得巨大的成功;只要踩对了风口,占据了千位,就算是1,后面全是0,也有1000的胜算

从淘宝PC端交易、再到淘宝手机端交易、再到微商、再到如今的抖音直播,那些顺应时代发展的人都很大概率能成功

  • 2018年“双十一”购物节,阿里体系的总交易额是1682亿元,相当于蒙古国两年GDP的总和
  • 2021年“双十一”抖音直播带货,李佳琦直播间累计成交额达106.53亿元人民币。另一边,薇娅的销售额也达到了82.52亿元人民币,两人一天累计成交额超180亿元人民币。近200亿元人民币的销售额,超过了4,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全年营收

# 百位要素:战略

过去,中国企业有种非常重要的概率叫跟随性战略。德国制造业做的好、日本服务业做的好、美国高科技行业做的好,于是就选择跟随。他们走在前面,我们便在后面跟着。走在路口,有的人向左转,有的人向右转,向左转的成功了,便只学向左转的人

在这个战略下,就算你再聪明、再努力、再懂得管理都没用,因为前面注定是一个悬崖,跟随性战略可以排除一定的失败可能性

互联网,一个最重要的战略是“快鱼战略”,即快鱼吃慢鱼,争做第一个出圈的,能最快形成网络效应的就是赢家

过去团购产品打架,最后只剩下了美团和大众点评;疫情来临,卖菜产品开始打架,朴朴和叮咚占据首位,其他不知名的转向三四线小城市

在这个战略下,“快”比“好”重要

# 十位要素:治理

治理指的是董事会对整个公司管理层的结构化设计,比如股权制度、合伙人制度等

如果两个人合伙创业,各持50%的股份,那么他们的公司大概率很难获得发展。因为在创业道路上有很多决策要做,而股份相同,意味着谁也不会听谁的,没有核心领导,就会“死”在山脚下

再或者,如果出现一个创始人持98%的股份,另外两个创始人各持1%的极端情况,也不会成功,1%股份的合伙人根本不算合伙人,单打独斗也不能获得成功

结构不对,大概率就会失败

# 个位要素:管理

如果没有做好管理,成功的概率也会降低

有没有找对人,有没有合适的奖金制度、有没有梳理好流程、有没有设计好的员工激励计划、有没有做企业文化建设和团队建设工作、有没有进行充分的沟通、有没有进行员工跨组的调动和沟通等,都属于管理问题

总之,概率思维告诉我们,大部分时候,就算作对了所有事情,成功的概率也不高;我们首要应该思考的是,做什么或用什么方式才能提高成功的概率

系统思维

“你首先选择行业,然后选择公司,否则你就是在泰坦尼克号的头等舱,再豪华也终将沉没”——徐小平

如何理解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本质上就是利益相关方的交易结构

在过去,如果想开一家餐厅,做为在写字楼上班的白领们提供午餐的生意,要怎么做?

我会在离写字楼尽量近的地方租个铺面,最好还是临街的。因为到了中午,写字楼的白领们就会下楼吃饭,但午休时间有限,他们不会去到太远的地方,所以,离写字楼越近越好

那么,如果想做好生意,从用户思维来看,最重要的是“全心全意为顾客着想,提供更好的环境、更快的出餐速度”;从产品思维来看,最重要的是“做最好吃且性价比最高的饭菜”

而现在,互联网衍生了外卖平台,白领不用走出办公室,也能解决午餐问题了。此时,有再好的用户思维,再好的产品思维,都不能阻挡店铺的顾客变得越来越小的趋势

从本质上来说,顾客变得越来越小的原因,是因为写字楼午餐生意系统的交易结构发生了变化,这是一个新的机会

所以,现在可以不需要把餐厅开在离写字楼进的地方了,可以开在尽量便宜的小巷子里,因为现在不是顾客下来吃,而是我送上门

节省下来的成本可以用来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比如更低的单价、更丰富的小菜或饮料等赠品;另外,当发现外卖订单越来越多,线下占比越来越少时,甚至可以把餐厅做成一个大厨房,扩大了厨房意味着提高了产能,此时可以创造更多的菜品、更多的优惠,来服务那些激增的需求

现在如果还按着过去的模式走,即使重新装修成更高级、更豪华的餐厅,把饭菜做得更好吃,让服务员笑的更真诚,在一条错误的赛道上努力,就只会加速毁灭的速度。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不具备系统思维的视角,用户思维再好、产品思维再完美,不能通过系统思维看到“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的变化,注定会被迫退场

作者:oniahi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4:  6大思考分析模型(0)
  2. 2024:  高手都在用的6大思考分析模型(0)
  3. 2024:  读书笔记《关键跨越》(0)
  4. 2024:  Marketing专业术语:用户运营篇(0)
  5. 2024:  Marketing专业术语:市场人必备行业干货(0)

本文转载于oniahi,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2年5月11日 上午10:02
下一篇 2022年5月12日 上午9:56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