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的作用及实现过程大致如此,但一个用户需求上线后,常常有三类问题让人头疼:
-
上线后的需求,用户没用起来
-
用起来的需求,用户不愿付费
-
付过费的需求,用户不愿续费
说是这么说,大家都赞同和理解,但是
-
人的贪嗔痴藏在自己的心中,谁会反馈给PM? -
不同角色的反馈信息,如何辨别真伪和粗精呢? -
有限的信息,又怎么能透视到用户的贪嗔痴呢? -
人们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怎么把握用户感受?
- 用户自己
- 与用户有关系的人
- 与用户没有直接关系的、自然环境内的人或事物

-
求安心。近些天各种不顺,祈求事事顺心。 -
求姻缘。保佑我告别母胎单身找到女朋友。 -
求生财。开了个新公司,求今后多赚钱,看一个开业吉日。 -
求指引。开餐馆、搞直播、买保险,哪个更赚钱?好难选啊,我摇个签。 -
求预知未来。孩子五年前被人贩子拐走了,他现在还活着吗?过的怎么样?我还应该去哪里找他呀? -
求改变现状。家附近要建个奥运体育馆,求我们家也能拆迁。

-
情绪是什么?内心的造作。 -
问题是什么?现状与预期的差距。 -
方案是什么?人的本能是遇到问题会搜索认知范围内的事物组合输出成解决方案。
(1)知道问题,没方案,寻找方案
(2)知道问题,有方案,不知道方案对不对
(3)知道问题,有方案,不知道方案如何实施
(4)知道问题,有方案,但方案行不通,咋办
(5)知道问题,多种方案,不知道选择哪个最好
(6)知道现状不是想要的,说不清预期,没方案
(7)知道预期就是想要的,不清楚现状,没方案
PM在面对这七种类型的反馈信息时,要注意四点:
- 反馈角色:从我、他、自然的关系上换位思考。
-
情绪用词:统计占比,用于评估需求强烈程度。
-
问题描述:拆分为现状、预期,对比差距。
-
方案描述:仅做参考。
-
心理学:情感、情绪、动机、目标 -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
天主教之七宗罪:淫欲、贪食、贪婪、懒惰、暴怒、妒忌、傲慢 -
佛教之“五蕴”模型:贪、嗔、痴…

(1)以数据埋点与漏斗模型诊断产品路径
-
确定上线目的 -
拆分可观测的指标 -
在路径关键节点上数据埋点 -
制定数据回收策略,漏斗分析
举个例子:
一个关于兴趣圈子内打卡的小程序产品,其用户几乎均自来水,为实现用户增长拉升20%,决定为核心用户推荐其喜欢的圈子,但是加入推荐的圈子时需要拉一位新用户注册,才能成功加入。粗略的方案如下:
a、确定上线目的:以“老带新,拉新入圈”的方式将用户增长拉升20%,保证产品流程通畅;
b、拆分可观测的指标:用户A进入推荐的圈子的比例、用户A浏览被推荐圈子的时长及跳出率、用户A分享被推荐圈子的比例、用户B打开圈子的比例、用户B是新用户的比例、新用户B注册成功的比例;
c、在路径关键节点上数据埋点
d、制定数据回收策略,漏斗分析:比如某个页面到下个页面的转化率低,跳出率高时,那就可以针对这个页面进行针对性分析及优化了。
也可按时间日、周、月;可按平均数;可按活跃度;可按留存比进行数据回收,分析出结果,进行优化迭代。
- 对比推荐情况和实际用户行为,得到四类结果
- 用召回率、准确率、精准率评估,数值越大越好

准确率(Accuracy):ACC=(TP+TN)/(TP+TN+FP+FN)
即(策略推荐圈子中真正正确的判断)/(策略所有涉及到的推荐)
精确率(Precision):P=TP /(TP+FP)
即(策略实际推荐精准的圈子)/(推荐给用户的圈子)
基本上仅用召回率(R)和准确率(ACC)就可以评估策略的好坏,并进行优化调整了。
- 烤鸭就吃全聚德
- 果冻就是喜之郎
- 要租车,找神州
- 装修就上土巴兔
- 中国两大酱香白酒之一·郎酒
-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常见的同类产品在用户心中的认知也类似:
- OPPO手机是拍照最好的手机
- 小米手机是性价比最好的手机
- 时尚人士手机用苹果
- 商务人士手机用华为
好的品牌能固化你的产品在用户心中的认知。
让用户看到颜色、听到声音、闻到香气、尝到味道、摸到触感、遇到事情时,第一时间就想到的一个词汇,而且这个词汇仅仅代表了你。
那么,成功的品牌有哪些特征呢?
- 一个独特的名字,一个体现差异化的词汇、语句
- 具有色、声、香、味、触,还要有关联的寓意
- 代表的品类要少、产品要精、服务要聚焦明确
- 不代表公司,品牌就是品牌,两者并不一样
- 公关生的,广告养的,质量和信任度维护的
- 资产销售:实物产品所有权的出售。如买一了个音响;
- 使用费:对某种具体服务的使用费。如拔了一次火罐,缴纳水费、电费、电话费;
- 会员费:对某种服务持续的使用权限收费。如买了一个优酷视频会员;
- 租赁费:对某一特定资源在某一个时期专门供给某人使用并收取一定的费用。如租了一台云服务器;
- 许可使用费:向某相关方授权某种受保护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并向其收取费用。如买了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的拍片版权;
- 佣金:向双方或多方提供中介服务所收取的费用。如房屋中介服务,美团向商家的抽佣;
- 广告费:为某种产品、服务或品牌做广告所收取的费用。如百度推广、阿里妈妈、腾讯广点通等。
求佛许愿的人想要更多更好,寺庙除了给你弘扬为善的佛法、渡你苦难的心境之外,也提供祈福挂牌、敲钟、请开光法器、做法事等标价的服务。哪些收费?哪些不收费?自有一杆秤去衡量。
用户想在自身角度通过产品获得最大价值,产品要实现服务用户、宣传品牌还有盈利的目标。这之间就有了天然的冲突,用户想要更多,企业也想要更多。哪些要做?哪些不做?哪些收费?哪些不收费?自有一套方法去衡量。
最近电视剧《巡回检查组》很火,在优酷视频上追剧很痛苦,普通用户只能跟着电视台播放节奏一起看,付费VIP会员能额外多看两集,但在周末VIP只能看一集,元旦节假日为了等一下电视台的播放节奏也不让提前看。
那真实的用户需求是什么呢?优酷能将全部的电视剧免费开放,而且丝毫没有广告。
那企业的产品目标是什么呢?版权费要付钱,企业要交税,公司一帮人要养,宣发投放、论坛运营等等都要花钱,不收费行吗?我们也要赚钱盈利、生存。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这样的冲突?
产品路线图是战略规划的结果,它通常包括以下要点:
-
产品愿景:为谁服务,达到什么样子 -
产品战略: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 -
产品目标:具体的、可衡量、可实现 -
关键项目:产品的实际部分,可以是某一功能 -
时间范围:完成特定目标的时间段 -
状态标记:用于跟踪工作进度
编号 |
|
|
|
|
|||||
|
发生频次 |
|
|
研发 成本 |
品牌 提升 |
盈利 (广义) |
|||
|
xx | yy | 80 | 50 | 40 | 10 | 40 | 80 | 80 |
~
3、亘古要有-拥抱变化的心态
用户需求在根据外境的变化而变化,产品也像一棵树一样在不断地生长。
产品的最佳解决方案,及产品需求都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不是恒定不变的。要持续收集这些因素的变化,并根据变化随时调整解决方案,保持动态平衡。
变化有小有大,小则几天几周,中则个把月,大则几年。小的变化及动态平衡,就是日常工作中的迭代优化;大的变化呢?
看看:微信从“附近的人”到“附近的直播和人”的变化
2011年8月,微信App2.5版本上线了“查看附近的人”的陌生人交友功能,用户达1500万,年底时达到5000万。
2020年12月,微信App7.0上线了“附近的直播和人”的功能。
前后9年间,不变的是人的潜意识与内心的造作,想扩大自己的生活边界,想展示自己的魅力,想获得更多的认同,想生存卖货,想求偶繁衍,想获得更多的更多。不变的是那贪嗔痴…
变化的是人所处的外境、人根据外境的感受及对想象后的思维。App所呈现的外境在技术的帮助下,更加接近现实的场景或幻想的场景。
-
最早:图片+文字+打招呼;只有静态的视觉,期待的互动;
-
后来:短视频+评论;短暂持续的视觉、听觉,滞后的互动;
-
现在:直播+评论+打赏;长时间持续的视觉、听觉,实时的互动;
-
额外:卖货;透过屏幕面对面的导购介绍。
要动态平衡的是用户需求与产品需求之间的冲突。
在用户角度,“附近的人”刚刚上线后男性乐于制造艳遇;腾讯曾想会对女性造成干扰,没想到女性以打招呼多满意,因为可以证明自己所展示的魅力;随着功能的使用,很多人进入疲倦心理,再加上微商广告、灰产打扰等情况,“附近的人”功能逐渐被人慢慢隐藏和遗忘。但当短视频时代来临,直播接踵而至,微信里也具备了这些功能,人们又在微信里对附近的人和事兴趣勃然而至。
在腾讯视角,从2013年上线微视,到2018年推出十余款短视频产品,再到2020年上线视频号、直播,一直抢着去满足用户的需求,可《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秋季大报告》数据显示,相比上年同期,腾讯系APP用户使用时长下降4.1%。怎么增加收益呢?
视频号、直播与小程序打通,让主播在直播中通过小程序带货,以及在视频号动态增加直播预约,支持用户通过视频号内容进入及预约直播间。简单来看,从直播功能,到生态连通,再到商业变现做了全方位升级。
拥抱变化,掌握变化的规律模型,便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为企业服务。
~~本篇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七牛)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 2024: 钟小巧巧克力2023新年新品营销推广策划案(0)
- 2024: 前阿里员工爆料内部管理方法三板斧(0)
- 2024: 薯条3.0投放指南(0)
- 2024: TikTok计划本周裁员,约1000名员工受到影响(0)
- 2022: 拿走即用:用户成长体系设计方案(0)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七牛),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