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情境:周一晚上,和女朋友在家,保温杯的瓶盖打不开了,我让女朋友扶住杯身,我再拧盖子。她疑惑地说:“是我吗?”。我重重地说:“屋里就两人,不是你是谁呀?”。 -
自动化思维:一共就两个人,不是你是谁?还能和谁说话?难道我傻吗!60分 -
情绪及强度:不解,不耐烦。80分 -
躯体反应:气粗,说话用力。100分

-
抽象出了影响行为的几个因素:情境、主观想象、感受或情绪、动机;此类似:五蕴。 -
在上帝视角看清楚整个过程之后,所有的情绪将平和,所有的误解或激动将消除,所有的信息不对称将打破。此类似:照见。
-
作者均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阐述清楚了方法; -
单个方法面对成千上百的个体行为时有局限; -
单个方法不够细化,不够透彻,不够全面; -
多种方法之间没有呈现出系统性的结构。
-
色:用眼睛看到了18号在本市宾馆开房的账单,并辨别出同一天老王在出差; -
受:不好受; -
想:老王最近晚上常和女同事打电话,他可能背叛了,他肯定背叛了; -
行:情绪气愤,嘴上说“嫁给你真是瞎了眼……”,身体的手里拿了一个枕头扔过去; -
识:一般男人出轨的征兆是有女的经常晚上联系,常用说辞是女同事聊工作。男人出轨的常用借口也是出差。笑话里出轨的也是“老王”。



4、复杂版的“五蕴”模型-点
我们再将模型的每个环节进行展开、分类、细化,并将其与PM工作中产品相关的概念一一对应,如下:
今年6月,微信上线了“拍一拍”,玩的很开心
时过半年,“拍一拍”功能被吐槽有点“鸡肋”了
但看看微信带动大家下载安装App进行版本升级的历史,就知道,小功能起了大作用:
- 推广游戏,需App升级至5.0,同步上线了打飞机
- 推广卡包,需App升级至6.0,同步上线了小视频
- 推广视频号,需App升级至7.0,同步上线了拍一拍
通常在推广一个商业化较重的功能时,会通过一个社交性强、互动性强、上手好玩的小功能带动大家一起升级。
那我们借助“五蕴”模型剖析一下:微信拍一拍
我们没手机、没微信的时候,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境:
1、拍拍肩,捉迷藏。
你的好友小刘正在一个人走路,你悄悄追过去,拍了一下他的右肩,然后迅速隐藏到了他的左边,小刘扭头向右看,没有人,本能扭头左看,你又跑到了他的右边。直到小刘看清楚是你,你俩笑呵呵扭打一下,快乐同行。
小刘下次看到你一个人走路,他也悄悄追到你身后这样和你捉迷藏,直到你发现是小刘,然后说:你小子也会这招了呀。你俩笑呵呵扭打了一下,快乐同行。
2、拍拍你,鼓励你。
某次考试没考好,好友拍拍你的肩膀说:“没事,下次一定超前,相信你”。回家后,老爸拍拍你的大腿说:“一次失败不算啥,总结总结继续加油”。工作下班晚,领导拍拍你的肩膀说:“干的不错继续努力”。
3、拍拍她,转折夸。
看到漂亮的女同事,你拍了拍她的胳膊,她回过头说:“怎么啦”。你说:“你今天打扮的真漂亮”。她开心地笑着也拍了拍你说:“嗨,你还挺会夸人的”。
4、拍拍他,提醒他。
在办公室给同事喊话,他专注做事没听见。你走到他身旁,拍了拍说:“我刚喊你了,有个事情……”。
5、……
熟悉上面的情境吗?
1、“拍一拍”像是熟人间的问候,问候是会回应的。
2、“拍一拍”像是对话的开始或提醒,被拍的人会有疑问和等待?拍的人看到反应再传递信息。
3、“拍一拍”像是一个转折,可以表达意想不到的信息。
4、“拍一拍”像是捉迷藏,亲密的捉弄,我会还回来的。
5、“拍一拍”像是……
看到没,被人“拍一拍”之后,本能反应是会回应的。
那么,“拍一拍”在“五蕴”模型中是怎么样的呢?
我们从“被拍者”的角度模拟一下:
在微信之外,我们被人“拍一拍”时:
在微信之内,我们被人“拍一拍”时:
用户所处的外境变了,人体使用的感官变了,传递信息的介质(产品)变了,但用户的本能、认知、经验、习惯没有变,所以“拍一拍”能迅速火起来,也能带动大量的用户升级微信至最新的版本。
当你知道拍一拍功能只需要双击一下头像就能完成时,简单易学上手快,用户以往的“识”被轻松矫正,并生成新的“识”,所以短时间内大家都玩了起来,火遍全球。
~~本篇完~~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七牛)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 2024: 钟小巧巧克力2023新年新品营销推广策划案(0)
- 2024: 前阿里员工爆料内部管理方法三板斧(0)
- 2024: 薯条3.0投放指南(0)
- 2024: TikTok计划本周裁员,约1000名员工受到影响(0)
- 2022: 拿走即用:用户成长体系设计方案(0)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七牛),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