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只是ID,只有少数人活成了IP?

在励志类畅销书中,有几个作者的名字是绕不开的,比如刘同,比如大冰,比如李尚龙。在新华书店里,他们的书叫畅销书;在各个机场和高铁的书亭,他们的书一摞摞堆在显眼的位置;在京东当当亚马逊,他们的书也常常霸榜。 他们是图书出版领域的大IP

IP

九月初,在北京三里屯的一间日料店,和李尚龙见了面。

我说你的书卖的也太牛逼了,还能不能给其他作家留条生路了,他说你那篇《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写的也太特么走心了,我发给全公司的人都看了。我们彼此寒暄哈哈,相互赠了书,也算是以书会友了。

我问他第一本书是怎么写出来的,怎么就卖得这么好。

他自嘲说其实去年的时候,自己的公司也快倒了,有点时间了,就干脆开始写东西。但当时谁都不知道能卖成什么样,出版社也没花资源去推广,只能靠自己。既然做一件事情,那就要尽力嘛,不管结果如何。

我当时动用了我在新东方所有的资源,线下讲座一场场的讲,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来回跑,线上分享也不间断,不管别人找我还是我找别人,那段时间没有一天是没有活动的,几乎天天讲。有一次在动车上对着手机讲了一堂课,就这样硬生生地卖起了第一波销量。

后来,看着书卖得不错,各种渠道才开始跟风铺货,各个出版社献上殷勤,各种活动争相邀约。

这事给了我蛮大触动,你会发现市面上的大小IP们,除了极少数出生就注定不凡的(这不在我们讨论范围内),大多数都是从一个普通无名的ID,进化而来。

这世界上从来不缺有才华的人,李尚龙的文字也不一定是写的最好的,但为什么他能杀出一条血路,从一个普通的ID演变成IP,从乙方逆袭成甲方,而很多本身就有天赋的人,却一直湮没在人群里,然后天天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呢?

为什么这世上的大多数人都只是ID,只有少数人活成了IP?或者说,IP是如何炼成的?

接触了一些IP级的人之后,我大概总结了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他们会精进一项核心技能,打造自己特有的IP标签,来撬动整个世界。 

互联网极大地降低了写作和沟通的门槛,于是在个人技能素质中,“长板理论”取代了“木桶理论”,别人希望与你连接和价值交换的,在于你的某一项远超出大众平均水准的核心技能,它是你的标签和核心竞争力,当你用这个技能撬开这个世界后,你会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资源向你聚集,这是从一个普通ID开始迈向IP的第一步。

但这世上有很多犬儒主义者不这么认为,他们说那些成功的人,最主要是圈子牛逼呀,有资源呀,普通人没有圈子,是没有机会出头的。确实,圈子的重要性不用多讲,我以前也写过一篇文章《你的圈子,就是你的未来》,但是不要忘了,人不是混圈子才会牛逼,而是牛逼了才会有圈子

有些朋友,经常故作轻描淡写自带优越的说某大佬是他特别好的朋友,他有哪个大咖的个人微信号,然后我说“那正好你对接一下呗,可以谈谈合作事宜。”他说“好的,我回去帮你问问。”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认识人和混圈子是两码事,就好像我们芮成钢童鞋出了事,让好朋友克林顿来救他试试。

比如我身边也有朋友和冯唐是朋友,我也能要到冯唐的微信号,但是我现在加他有什么意义么?我和他的生活有什么交集么,业务上也没来往啊,我跟他说“冯唐老师我看过您写的书,您朋友圈还转过我写您的文章,可否认识下您呀?”然后我估计他除了表示“谢谢阅读”,顺带来一句“今宵欢乐多”,也无法再多说什么了——这有毛意思啊。

真的,段位不同,不必强融,先自己牛逼起来。

而精进一项核心技能,除了所谓1000小时的专注努力外,首先是要找到自己的定性,或者叫自我定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有限的时间应该投入在哪里。

你会发现身边好些人,频繁地换行业或者换公司,好处在于眼界可能宽阔了,但坏处也在于无法深刻理解一个行业和业务,今天跟着牛逼的A学,明天跟牛逼的B学,跟着跟着就跟废了,几年后回头看,貌似学到了不少,但是没有核心技能,也没有一个清晰的自我标签。因为只有在某一个领域深度挖掘,才能享受时间的复利,市场才会对你有清晰的定位。 

而最难的,确实是自我定位问题。能对自己有清晰定位的人,真的不多。我一哥们儿,之前在领英中国做运营,9个月时间把订阅用户从0增长到140万,风头无二之时,辞职去了阿里做电商,他的思路是以后肯定要创业,需要有媒体运营的经验,再加上电商的经验,会对创业帮助,投资人也会更看好他。

你还在无头苍蝇的时候,人家已经在布局未来了。所以,早点确定自己的定性很重要。

大多数人都只是ID,只有少数人活成了IP

除了拥有核心技能外,真正的IP,会随着时代不断地进化。

拥有核心技能,这只是IP的1.0版本,而高级的IP,会不断自我迭代和进化。

自我进化能力,是如今发展的产业诉求,不管是主动的,还是被迫的。互联网时代的主旋律是——速度更快,周期更短。

比如某公司去年还是如日中天,今年市值只有十分之一;比如半年前内容投资市场还一片火热,现在却经历资本寒冬。以前一个风口,一个趋势的起来,可以持续好几年,而现在从兴盛到衰落的周期越来越短。在北京创业的朋友跟我说,感觉北京是全国最焦虑的城市,有些公司一两年的时间就可以做的很大,但是又不知道未来会不会突然没落,所以永远要提着裤子拼命往前跑。

这种焦虑连大公司也不能避免,比如当网红自带的流量越来越多地拦截了阿里淘宝广告的价值后,阿里下一步的平台变现怎么玩?比如现在海量用户但内容同质化严重的微信,能不能自我更新迭代,重新掀一场革命,洗一轮牌?是应用号,还是付费阅读?如果微信不行,那下一个取代微信的现象级应用又在哪里?

资本在观望,每个互联网人也在观望。我们要不断去思考和洞见未来,避免犯战略性错误,但我们常常又没法判断,因为真的看不清——反正我是没那么好本事。

所以这个时代下的所谓IP们,随着时间的推进,如果无法增加自己的丰富性和深刻性,那其实就是过早的进入了半衰期——注定昙花一现,这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

而另一方面,不要忘了这个时代另外一个特点——就是所谓的消费升级。

中国GDP突破了人均8000美金,意味着大多数人解决温饱后,开始更关注价值而不是价钱了,于是对食物的口味更敏感,对衣服的品味更严苛,对电影的画质更挑剔。总之一句话,大众的审美和要求,都比以前高了几个level。

但问题是,在这场消费升级的盛世里,我们自己升级了么?

这个时代的用户和客户都更挑了,衣品差是要被吐槽的,文笔差是要被鄙视的,思想low是要被嘲笑的,微胖是会被绰号“小胖子”的。

当以前的亮点开始成为如今的标配,在这种消费全面升级的残酷现实下,你不升级,你就还处在原始段位。

因为互联网只会加剧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对于风口浪尖的我们,没有灰色地带,没有苟且的空间。

所以,不要问别人为什么焦虑,因为你不身处其中,就不会懂这样的情绪。

洋洋洒洒写了这么多,最后用一句温暖的鸡汤收尾吧。

还记得微信的slogan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品牌。

在这个时代能成为真正IP的,一定还是少数,多了就没意义了。而如果我们能不断精进,不断进化,前行途中始终坚守本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哪怕最后我们不能从普通的ID变成IP,但至少也可以对自己说:你已经活出了IP的态度,不管你的follower是一百,一千,一万,还是一百万,一千万……

这是我所相信的。

 

作者:Spenser,混迹金融圈和创投圈,著有《优秀的人,都敢对自己下狠手》。

来源:Spenser的二次学习日记(ID:Spenserandhk)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2023届校招技术岗薪资汇总【仅供参考】(0)
  2. 2023:  《100个思维模型系列》049.人类误判心理思维模型(0)
  3. 2022:  9大类27本互联网思维书单推荐(0)
  4. 2022:  线上GMV达到19亿的蕉内私域运营拆解.pdf(0)
  5. 2022:  Axure8.0教程:列表左右滑动交互(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news/79396.html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16年10月8日 下午5:14
下一篇 2016年10月8日 下午5:16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