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还能火多久?

从2013年开始,微信营销就一直如火如荼地发展,直至今日,微信依旧是最火、黏性最高的社交工具,同时也是企业做品牌营销推广,必做的一道工序。根据相关的数据:2015年11月底,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已达到6.50亿,同比增长39%,用户数量和增长幅度都超越了QQ智能终端。微信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标配工具,但在这乐观数据的背后,对于我们运营、营销人员来说,我们时常会思考这几个问题:微信,还能活多久?还有多少营销价值能挖掘?下一个趋势又会是什么?

在思考的同时,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地上网搜索相关文章,希望能从这些专业文章当中,寻找到启发点。然而,看过了大量的文章,依然寻觅不到想要的答案。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似乎明白了许多。首先,我们来看看现在的互联网三大巨头:百度、腾讯、阿里。他们三分天下,各自垄断着部分市场,但又不愿意固守这个格局,都想杀入到别人的市场,分一杯羹。

百度,通过搜索及地图,解决了人与信息的链接。但为了布更大的局,大力发展百度糯米、百度外卖、百度钱包,同时还促成携程与去哪儿的合并。这样的动作,不难让人猜想,百度是想通过现有的资源,作为流量入口,通过接入更多的服务、出行、购物和社交,布下更雄伟的O2O蓝图,为下一阶段的竞争储蓄资源和优势。

腾讯,这个不用多说,最强的就是做社交,用过智能手机的人都知道QQ和微信。但腾讯并不满足于只做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同时腾讯还想大力发展:电商、支付、游戏。但是,这也成为腾讯的鸡肋,如:sousou、拍拍、腾讯地图、腾讯微博、微视等。但腾讯当然不甘心,在新一轮竞争中,腾讯收购了:乐买、高朋、艺龙,同时入股京东、大众点评网、58同城。看不见的战场疆域拓至更宽。

阿里,最擅长的就是电商,从本质上解决了产品和人之间的链接。当然阿里也不想放过社交这块市场,先后投资陌陌、微博,之后又推出了来往、钉钉;值得一提的是,新版的支付宝除了可以像微信那样和朋友交流和转帐,像朋友圈一样使用生活圈外,还有阅后即焚功能,即看过就自动抹去信息,方便私密聊天。但是可惜的是,大部分用户只是用支付宝进行转账,聊天社交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培养用户的习惯。阿里从电商囊括到社交,其路漫漫。

三巨头各守一方,拥有各自领域的大数据,却都想利用自身的优势渗透进别人的市场。就目前的态势来看,作为普通用户的我们,购物还是会上去淘宝、天猫;社交还是选择QQ、微信;搜索还是会选择百度。

那么问题来了,在社交这块大市场,每个人都想分得一杯羹,那么哪个产品会取代微信呢?是阿里系的产品?还是百度开发的产品?亦或是哪匹黑马凌空出世?好像都有可能喔!但笔者认为,在未来的3—5年内,微信依旧是霸主,打败微信的赢家,很有可能是微信(腾讯系产品)自己。

首先,从QQ的成长轨迹来分析。从QQ的兴起到现在,10多年过去了,但是我们至今还是持续使用着,那么类比回微信,笔者觉得微信或许不能像QQ那样生命周期那么长,但至少,在3—5年内,微信还是独霸一方的霸主。其次,从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关系链来分析。微信之所以黏性那么高,是因为我们的关系链已经导入到了微信,例如:手机通讯录、QQ好友。试想,如果有一个新产品出来,哪怕这个产品比微信好用,你会放弃现有的微信好友,使用新社交工具吗?即便你愿意,你的微信好友、家人、朋友,也会像你一样吗?最后,我们来对未来做一个设想,未来会出现许许多多优秀的产品,百度、阿里这些信息、支付平台作交流的用户也会逐步增多,其他社交软件百花齐放,甚至能以微信匹敌。当你成为其他app用户的时候,你是否还愿意继续使用微信?就好比有了微信,你是否还是会继续使用QQ?它们之间或许不是一种打败(替代)与被打败(被替代)的关系,而是可以平行或者交叉的关系。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个人看法和见解,同时我们也对未来拭目以待,期待更好的产品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给我们生活、沟通带来便利。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2:  系统模型的构建与简化(0)
  2. 2022:  《100个思维模型系列》002.直觉思维模型(13)
  3. 2022:  《100个思维模型系列》001.机会成本 思维模型(5)
  4. 2022:  年终总结(0)
  5. 2021:  “必应”搜索疑似被墙?(0)

原创文章,作者:397920080,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news/38945.html

(0)
397920080397920080投稿者
上一篇 2015年12月17日 上午8:58
下一篇 2015年12月17日 上午9:59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