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牌/营销的角度看《从0到1》的3个经典道理

Zero-to-One-Book2

作者@小圈梨

关于最近大热的书《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主要作者:Peter Thiel),如果你是当一本“工具书”,或以寻求“方法论”的心态读这本书,这会让你大失所望。读完后,你也许会抱怨:没什么特别实用的“干货”。但你会感觉这本书里有种深邃的力量。虽然是本“畅销书”,但从品牌/营销的角度而言,其中蕴含了一些经典的道理。这些道理给了创业公司三注“清醒剂”,以此反思。

我将从品牌—市场细分—营销,三个层面,依次讲述。

一、没有品牌的公司是没有灵魂的、活不久的

我接触过一些创业公司。不少创始人和我说: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顾不上品牌建设。对他们而言,“卖得出产品”(销售)才是最关键的。于是,这两年,我们看到了一种“伪品牌”现象。比如:国内很多创业公司,醉心于让产品名称乖张怪异,或大肆渲染工作环境有多舒适:有懒人沙发、免费按摩椅、可以带宠物上班、可以向老板叫嚣等等。但是这些真能称为品牌元素吗?即使勉强是,能为品牌建设打下牢固的地基吗?它们有实质内涵吗?起作用吗?创业公司是肩负同一使命的一个团体,品牌取决于内涵。

比如:前不久,我看到一款卫生巾被命名为“护你妹”,公司名称是:“护你全家”。

我读完《从0到1》后,有这么一段话让我很感动:

“有才华的人不需要为你工作,因为他们有众多选择。你应该自问地再直截了当一些:为什么放弃去谷歌获取高薪和威望的机会,而去你的公司做第20个工程师呢?唯一的好答案必须针对你的公司量身定制,因此在本书里你找不到答案。但有两类好答案:一类是关于公司使命的,一类是关于团队的。如果你能解释为什么公司使命激动人心,那么你就能吸引你需要的员工。在薪酬福利上你可能比不上2014年的谷歌,但如果能就公司使命和团队给出好的回答,你便与1999年的谷歌站在同一高度。”

这又回到一个原点性问题:你为什么创业?我知道答案有很多种。不管你是为了自由、理想;还是被逼的,走投无路了;想清楚:公司的使命是什么?我的品牌要和目标受众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着手建立品牌资产。在立竿见影的销售利益诱惑下,请依然坚持品牌的价值实现。

peter-thiel

就如同Peter Thiel所言:“一家公司最显而易见的垄断是对自己品牌的垄断。”

二、不要自以为是:你找到的就是“细分市场”!

Peter Thiel在《从0到1》里反复强调了一个观点:“要做垄断型公司“。这意味着:不要试图取悦每个人,要在一个利基市场里站稳脚跟,成为领跑者。这和Trout的“定位”观如出一辙。即:做第一个抢占消费者心智的公司。

但是,如今,不少创业公司有点“物极必反”了。他们没有跟风建立一个毫无特色的企业,但却总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就是那个空白市场的填补者。创始人在向投资人讲述自己的创业项目时,总洋洋得意地强调:自己面对的是怎样的一个有巨大潜力的“处女地”。

为此,《从0到1》提出了:到底什么是利基(细分)市场呢? 书里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建议创业者们反复琢磨:

“假如你想在美国加州的帕洛阿尔托开一家英式餐厅,你可会这样找理由:‘没人在那里开英式餐厅,我们拥有整个市场。’除非这个市场明确需要英式食物,否则你说的就是错的!如果现实是本地餐厅市场占主导,怎么办?如果附近城镇的所有餐厅是市场的一部分,又怎么办?

Rosewood_London_Bar636

这些问题都很尖锐,但是更大的问题是你内心根本就不想问自己这些问题。当你听到大多数新开的餐厅在一两年内就关门了,你的本能会告诉你——你的餐厅肯定不会这样。你会设法向人们证明你是个例外,而不是认真思考是否真是这样。你最好停下来,思考一下在帕洛阿尔托是否有热衷于英式食物的消费者,而很有可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消费者存在。“

这个例子也再次印证了:前期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当然,创业公司没有财力请传统市调公司做诸如“焦点访谈小组”的调研,但可充分运用社交媒体,找到你认为的目标消费群,看看他们真如你所想吗?

如果你只看到你的产品那些细微的特色——也许你认为这个产品很棒,因为它是你家的祖传秘方,因为它是你家乡的独有特产……——那么,你的生意很可能无法持续。
Peter Thiel说:“非垄断者通过把他们的市场定义成各种更小市场的交集来夸大自己的独特性。”

三、不要过于迷信“自营销”

2014年,“互联网思维”刮遍大江南北,谈及这种思维,很多都聚焦于:产品要如何完美?产品要怎么注入“自营销”基因?仿佛一个完美无缺的产品横空出世了,就能自动博得满堂彩。那些我们熟悉的创业产品,真的没有营销吗?真的就是“自营销”吗?

事实上,营销和产品同样重要。

zero_to_one

《从0到1》里写道:

“工程师的梦想是生产足够优良,“可以自销”的产品。但是这样描述实际产品的人是在撒谎:他不是异想天开(自欺欺人),就是正在设法推销某种东西(而这会造成自相矛盾)。与此截然不同的商业旧谈提醒我们,‘最好的产品未必会常常获胜’。经济学家将此归因于‘路径依赖’:不管质量如何,特定历史环境决定了哪种产品广受欢迎。这不假,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当今使用的操作系统和我们打字的键盘布局仅仅是随机胜出。将推销作为产品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更为妥当。你发明了新产品却没有有效的方式推销,那么你的生意将很难做下去——无论你的产品质量有多好。”

此外,Peter Thiel还指出:“现在,不少创业公司总认为:销售策略越多越好,倾向于使用“大杂烩”的营销方式,却发现并不起作用。”这在社会化营销上也体现在:只要是热门的社交媒体(微信、微博、豆瓣、知乎等等),就想在上面“安营扎寨”,却没有整体战略,也不明白:最终想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什么?仅仅是声量?但是有有效到达率吗?现实就是:多数公司没有有效的、社会化营销战略,导致它们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不是产品差,而是糟糕的营销。

————————————

《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 (外文名:Zero to One: Notes on Startups, or How to Build the Future)书籍简介:

在传统时代,成功企业的商业模式是一个从1到N的过程,也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复制之前的经验,通过竞争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影响力。而在互联网时代,成功的企业却是一个从无到有,即从0到1创造市场的过程。

《从0到1》为你开启创新的秘密。PayPal公司创始人、Facebook第一位外部投资者彼得•蒂尔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与心得,包括如何避免竞争、如何进行垄断、如何发现新的市场。《从0到1》还将带你穿越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的脉络,分享商业与未来发展的逻辑,帮助你思考从0到1的秘密,在意想不到之处发现价值与机会。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4:  精力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0)
  2. 2024:  《100个思维模型系列》072.事物关系思维模型(0)
  3. 2023:  《非线性成长》xmind思维导图下载(0)
  4. 2023:  SWOT 分析模型(0)
  5. 2023:  广告文案人值得收藏的35个实用网站(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yxzs/9116.html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15年3月23日 下午1:32
下一篇 2015年3月23日 下午1:55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