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力思维》| 判断的基本原则

判断是一种技巧。就算一群被认定聪明绝顶的人聚集在一起,也未必能够做出判断,甚至做出错误的判断

在了解判断流程之前,要明确一件事,就是做判断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因为判断结果会因为判断者的内心感受而改变。只要本人觉得是好的,就会是“好判断”,而如果本人觉得搞砸了,就会变成“坏判断”

判断结果虽然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但它有其正确的方法,也有应遵循的步骤

判断的流程

判断有其正确的方法,也有应遵循的步骤。从开始思考到做出判断的各个步骤当中,会有检查重点,像是“是否有考虑到时间?”“证实过是正确信息吗?”等等。这就是所谓的“判断流程”

如何做出好的判断呢?
做判断的前提是清楚理解判断的流程。懂得做出好判断的人,都会按照步骤行事
懂得做出好判断的人和不懂得做出好判断的人有个不同之处:就在于是把焦点放在“结果”上面,还是放在“判断手段”,即“流程”上

若是把焦点放在流程上,就能得到下列的好处:

  • 下一次做判断时,能够拟出具体的改善对策
  • 因为照着正确流程走,所以能够对判断产生信心
  • 借由意识到流程,可做出高准确性的判断

相反地,习惯把重点放在结果上的人就容易陷入下列状况:

  • 认为失败是因为运气不好或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
  • 因为无法接受自身所做出的判断,所以会变得不安
  • 为了追求正确答案而无法做出判断
判断流程,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也称为“决定流程”。如果缺少或疏漏其中的步骤,将会影响判断的准确性
# 步骤一:发现问题

此步骤的目的在于掌握问题。察觉到问题后,判断的内容也会随之改变。即使是相同案例,发现问题的角度也会因人而异

# 步骤二:假设、搜集信息

此步骤是针对问题做出假设并取得佐证,进而证实其真假

如何做假设以及分析所搜集的资料内容,将会大大影响判断的准确性。这时不应该盲目地搜集资讯,要设法在有限时间内筛选出更多有效信息才最重要

# 步骤三:确立对策

此步骤是针对问题想出点子,进而拟订对策

这时不是只要想出点子就好,而是要锁定范围、进行比较、挑选,最终加以具体化。这时也必须保有可跳脱常规的灵活思考,像是搭配各种信息来拟订对策,或让一切归零来思考等等

# 步骤四:调整

此步骤是指做好准备或事前交涉,促使思考出来的对策能顺利进行

举例来说,调整是指不在会议上突然公开打算采取什么对策,而是事前与关键人物取得联系并进行讨论,事先取得对方同意等等的动作。透过采取“调整”的方式,就能事先排除障碍,顺利推动案子

# 步骤五:决定

此步骤是做出最终判断并传达出去

这时的重点在于:传达判断时采用的方式。传达时必须有坚定的态度,即使对方提出反对意见,也要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明确传达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判断的主要核心

# 步骤六:执行

此步骤是将做好的决定具体地变成计划或日程表,并且把周遭的人拉进来一起执行

我们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萨利机长:哈德逊奇迹》(Sully :Miracle on the Hudson)为例:

现状:客机在高度三千英尺(1英尺=0.3048米)处发生引擎停摆的状况

  • 萨利机长确实掌握问题点,试着重新启动引擎(假设和搜集信息)
  • 机长针对有哪几处机场可让客机折返回去来进行比较后,做出“让班机降落在眼前的哈德逊河上最为恰当”的结论(确立对策)
  • 机长通知航空管制员和乘客(调整)
  • 并决定迫降哈德逊河(决定)
  • 最后让飞机在靠近码头的河上降落(执行)

如果当时疏忽了其中某个步骤,事情会如何演变?说不定会在前往某机场的途中,因为高度不足而坠机也有可能发生已经降落在河上,救援人员却还没有赶到现场的事态

所谓的判断达人,就是即使面临紧急状况,也能切实照着流程走
判断准确度较低的人之中,多数人绝非缺乏判断力,而是在判断时漏掉了某个步骤,或是反过来把步骤弄得过于繁杂

《判断力思维》| 判断的基本原则

image.png

判断的要点

1. 找到看不见的问题

“发现问题”作为判断的起点,是让我们找出“应该判断什么”的第一步骤

由于发现的问题不同,就会导致判断的内容有所不同。正因为如此,就需要从各种角度来思考“问题出在哪里”,并且不要只拘泥于“看得见的问题”

在遇到问题时,人们会有两种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
  • 看到眼前发生的问题
    所谓看得见的问题,是指眼睛实际看到的问题。比如下雨出现房屋漏水,这是看得见的问题
  •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问题
    所谓看不见的问题,是指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漏水是由于大楼墙壁裂缝引起的就是看不见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漏水?”借由思考这个问题,即可找出原因
这两种发现问题视角的差异,就足以影响判断的内容和准确度。那些只看眼前发生什么事情的人,只会做出表面性的判断。只有会去思考“为什么”的人,才能够做出本质性的判断

第二种视角不只针对了“看得见的问题”,还有一个找出“看不见的问题”的动作

有时候看不见的问题和看得见的问题会复杂交错。因此,有时就算解决了一个问题,还是会再发生其他类似问题。想要完全解开错综复杂的问题,或许会很困难。不过,如果因为这样就丢在一旁不管,只会使问题越来越严重,也会越来越难以解决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有多少个问题,就会有多少种判断。只能发现一个问题的人,就只能做出一个判断。相反地,能够发现各种问题的人,就能解决各种问题

《判断力思维》| 判断的基本原则

2. 不要忽视前提

所谓的前提条件,是指在做出判断时绝不能忽略的条件

商业上有一种概念称为“守规”(compliance),意指遵守、服从法令。若是在守规上出问题,即使业绩表现良好,还是有可能接受社会的制裁

当判断逼迫在眼前时,人们会很容易疏忽掉前提条件。所以前提条件的重要性才不容忽视

3. 有没有其他选项

当我们在思考“该怎么办”时,如果只得到一个选项,将无法做出判断。面对这种状况时,就要自己设法去找出选项,进而扩大判断的范围。

为了做出判断,“进行比较”是重要的步骤。“选择哪一个比较好”、“有没有第三种选择”,借由这样的比较动作,可提升判断的准确性

4. 判断的两种时间观

判断的两种时间观:短期眼光、中长期眼光

短期的判断因为具有紧急性,通常会比较容易进行思考。相较之下,中长期的判断就不容易预测状况

不过在判断时,一定要意识到“未来会怎样”。中长期的判断是要看“可持续带来多少正面的影响”。因此,即便就短期来看会是负面影响,也必须以“在未来可取得利益”的角度来思考

《判断力思维》| 判断的基本原则

5. 对问题做取舍

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解决所有的问题是一种错误思维

“我研究的‘篮中演练’在进行考试时,通常会请考生在约六十分钟内挑战二十个案件。当然了,只要肯努力,六十分钟内要完成二十个案件并非不可能。但我们会把试图处理完所有案件的考生视为‘问题考生’。原因就在于这些考生不懂得取舍选择 ”

——鸟原隆志

我们会有错误的既有观念,其中之一就是觉得“必须做完每一件事”,对每一个工作任务都要全力以赴的完成,社会新人往往会存在这个问题。如果觉得每件事都很重要,最后会落得无法完成所有工作的下场,更不会得到好成果

我们可以利用紧急重要度模型来帮助我们制定工作优先级,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找到判断的主轴,以此定义重要性的高低

    判断主轴,以指以哪个价值观为核心参考(一般价值观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中心价值观最好已经和关键决策人达成了一致的理解,互相没有歧义),再以此来决定重要度和优先级,排出应处理事项的顺序

    而如果没有掌握住某种基准,就会很容易陷入“每件事都很重要”的状态

  • 帕累托法则:看清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两成”

    即“二八定律”,在无数的应做事项或应判断事项之中,或许只有极少部分的事能真正带来成果。这里注意的是要避免为了达到自我满足或惯性而去做某事

  • 检伤分类:定出不需要做的事项

    若是遇到更高级别的状况,那就不是要懂得排出顺序,而是要懂得做出刻意不处理的判断

    假设发生紧急状况,一大堆必须做出决定的事情摊在眼前,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处理完所有事情,所以比起排出顺序,“取舍选择”更加重要

6. 灰色地带的判断方法

针对必须做判断的事情,可以分成“几乎可以毫不犹豫就做出判断”以及“不知道该怎么判断才好”这两种情形来思考

这种“不知道该怎么判断才好”的情形属于判断的灰色地带,该如何解决呢?

针对这些属于灰色地带的判断,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思考,这里有两个要点:

  • 第一个,思考这个问题该不该更慎重地去解决
  • 第二个,想办法去提升判断的准确性:比如搜集信息、与有经验的人讨论等
7. 要警惕的风险
  • 避免“自以为知道”
    自以为知道、自以为有所掌握,在做判断时,即使是你早已知道的事情,也必须确认是否有新的信息,更新一下脑袋里的数据库
  • 信息可靠性
    进行判断时,成为判断依据的信息非常重要。不过,信息也有好坏之分,判断的准确性会因为信息的质量而有所改变
    所以,必须留意信息的来源。因为如果来源不可靠,就会缺乏可信赖度,最后导致判断错误
  • 警惕定性信息
    定性信息无法数值化,这类信息的解读会因人而异判断的准确度会随着对定性信息的不同捕捉方式,而有所改变
  • 过大评估风险
    过大重视风险,是行动的阻力。不要凡事都想着要逃避风险,而是要看清楚风险是否在可允许范围内,再勇敢的面对和挑战风险
    不是逃避风险,而是要去控制它。持有这样的认知,才是正确的判断思考。另一方面,判断能力好的人不会忘记设法降低风险。他们会设法在发生风险时,让伤害降到最低
  • 海因里希法则
    赫伯特·威廉·海因里希(Herbert William Heinrich)所提出的经验法则指:一起重大事故的背后,发生过二十九起轻度意外,而在二十九起轻度事故背后,发生过三百起会“让人心头一惊”的事件
    海因里希法则告诉我们:重大事故并非偶然发生,是理应发生而发生。意思是,即使当下很幸运地只发生轻度事故,也必须把它视为引发重大事故的征兆来看待

做出错误的判断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使用了错误的判断方法。能避免脑海中自以为是的观点,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客观的做出判断,是看起来普通简单却落地可行的判断方法。

作者:oniahi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fd80b2f9f534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2:  64个数据分析常用语(0)
  2. 2022:  40页PPT看懂麦肯锡的思考方式和沟通法则(0)
  3. 2022:  商业模型:战略钟分析模型(0)
  4. 2021:  行业电子商务(模式)术语(0)
  5. 2021:  精选电商术语小词典(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327287.html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3年11月15日 上午9:15
下一篇 2023年11月16日 上午11:01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