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肯锡《刻意冷静》:成熟领导者的必修课

麦肯锡《刻意冷静》:成熟领导者的必修课

(来自网络)

冷静,母庸质疑是一种好的品质,它意味着沉着自如、理智自信。

而在商业领域,“冷静”一词有着超越其词义的强大效果,它不仅能影响个人,更能决定整个团队、企业是否能在沉浮商海中稳操胜券,它不仅仅是一种个人品质,更是一种领导者需要刻意练习的能力。

作为全球首屈一指的咨询公司,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在过去几十年间一直以最为专业的方式为商业领域各种复杂问题及痛点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管理层做出最佳决策。在领导者应具有的品质上,或许没有哪个公司比他们更有发言权。

他们发现,刻意冷静”在促成有效领导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基于真实案例、结合神经科学、领导力发展和团队效率的跨学科研究,麦肯锡高级合伙人和首席专家联合写就《刻意冷静》一书,旨在塑造我们“刻意冷静”所需的感知能力和工具,使我们不受周围混乱的干扰,保持观念的开放和学习力。

01

如何理解刻意冷静

什么样的冷静才是有效的冷静?为什么是“刻意”冷静?

麦肯锡数十年来帮助高管应对日常压力、处理庞杂的情况和全面的危机,并基于经验的出观点:

“刻意冷静”能够使人们在混乱和不确定中、在眼前还不是真正的危机时,用理性和刻意的思考过程及早捕捉到内心痛苦、怀疑或恐惧的信号,而不至于在压力下做出往往使情况变得更糟的反应。

对于需要面对商业上各种挑战的领导者来说,做不到这点就可能无法适应新的局势,因而错过创新机会或陷入更糟局面。

以下两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形象地理解“刻意冷静”的意义。

1,变局中的适应力

我们的世界正在极速变化,这迫使我们要去应对前所未有的动荡和不确定性,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当旧有的方法和成功模式不适合我们所面临的新挑战时,我们被频繁地要求做出高风险的决定。

书中将这种情境称为“适应区”,与“熟悉区”相对,“适应区”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那些陌生的、充满变动与挑战的情境。但变动也意味着有创造、成长、创新和转型的巨大机会,如果不能学习和适应,我们就有失败和停滞的风险。

适应区往往会唤起恐惧感。我们很可能不自觉地紧紧抓住旧的观念、模式,在这种退缩的状态下,我们倾向于把问题归咎于其他人或环境,期望他们有所改变,而不是着眼于我们如何才能打开心智并适应新的情况、挑战或机会。然而,我们这样反应并不意味着它是有效的。

“刻意冷静”的力量,就在于能帮助我们驾驭适应区,并避免那些会使我们陷入困境的本能倾向。

2、深度思考眼前情况的工具

“刻意冷静”是能帮助我们深度思考眼前情况的能力和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选择最适合应对特定挑战或把握关键机会的行为。

“冷静”将使你在压力和动荡中保持专注和聚焦当下,而不被你的本能反应淹没;之所以要“刻意”,是因为这些练习将使你快速意识到你可以选择在不同情形下做出不同的反应。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麦克利兰(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提出冰山模型:冰山只有大约 10% 的水面部分是可见的,90% 位于水线之下——神秘且未知。

麦肯锡《刻意冷静》:成熟领导者的必修课

人类的行为模式与之类似。他人,甚至有时是我们自己只能看到我们的“行为”本身,但在“水线”之下,构成我们冰山大部分的是我们的思想、情感、信念、心智模式和核心身份,而这些都是由我们的价值观、需求、梦想、恐惧等组成的。

而正如之前提到的。如果我们想要更好地驾驭生活,以更大的可能性取得期望的结果,就必须意识到水线之下的东西,设法解决或不断改善我们隐藏的冰山。

为了做到这些,我们需要“刻意冷静”这个深潜工具,潜到水面之下,并对这些隐藏的层级和它们的来源做清晰且实事求是的调查。

02

为什么要刻意冷静

为什么要刻意冷静,这不是为了维护领导者的固有形象,也不会让我们看起来冷冰冰的。处事不惊的领导者也可以同时是一个热情洋溢的人。

之所以要刻意冷静,是因为领导者会面临各种内部和外部的风险,而刻意冷静是克服高风险挑战的前提,是帮助你提升领导力和管理效率的利器。

1、防御模式是个甜蜜陷阱

防御是当我们感受到威胁时的自然状态,这很正常,但防御的外壳把我们自己冻结在冰山中,失去适应新环境的机会,从而在真正的危险到来时对眼前的问题无能为力。

当我们进入防御状态时,我们会顽固坚持,退缩,并开始在意如何保护我们的身份、观点。我们对它们紧抓不放,却不去考虑其他观点,尝试或学习新知识。

刻意冷静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促使我们觉察这种防御模式,转向学习、探索、创新和适应形势。

形势变化意味着风险增加,在一个组织或者企业里,高风险挑战不仅给我们自身带来威胁,也会威胁到我们周围的人。刻意冷静的重要性也就尤为突出。

刻意冷静可以使我们在没办法维持现状的情况下,重新听见来自外部环境和内心的耳语,意识到自己回避问题和否认现实的防御性行为无甚作用。从而成为我们做出改变的强大推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在不确定性中,我们渴望熟悉的舒适感,所以经常会退回到过去对我们有效的行为模式,这些模式会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而在工作场合中,我们需要找到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而不是执行过时的战术。

“刻意冷静”作为一种个人的自我修炼,能防止领导者陷入防御状态,从而觉察并避免无效的下意识反应,进而能根据眼前的情况选择最有效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

2、被遮蔽的冰山之下

心理学家苏珊·戴维关于情绪敏捷性的研究表明,深化我们的情绪感知,超越愤怒、快乐或悲伤等肤浅的“伞状”感受,更多地了解隐藏在具体情绪之下的微妙差别,这往往是很有帮助的。

麦肯锡《刻意冷静》:成熟领导者的必修课

人们在某一个时刻可能会有各种感受和想法,例如,如果你正在经历焦虑,更深层次的情绪可能是困惑、担心、害怕、脆弱或谨慎,或者是这些情绪的某种组合。但我们的感觉和想法往往并不客观,但也不是随机的。它们来自冰山模型的下一层。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整个冰山都是可见的,不仅对我们自己,而且对我们周围的人,我们的生活会有多大的不同。

当然,这种设想过于理想化,每个人都被各自的经验、文化、需求和恐惧塑造,每个人都在在隐藏冰山的限制下来看待现实。

但是,掌握“刻意冷静”往往意味着更深地潜入我们的情绪体验。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潜入冰山之下,得知是何种心智模式导致了我们的感受、想法和行为,为什么我们变得无法倾听,也无法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团队成员和其他人的表现,以至于失去了充分探索他人可能关注到的具体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机会。

03

如何练习刻意冷静

刻意冷静的方法是本书占幅最大的部分,更多的心理暗示法和小实验还要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其中提到涉及到的学习敏锐度、双重意识和情绪调节的方法作为“刻意冷静”的核心,对大多数人习得“刻意冷静”的能力都有极强的参考价值。

1、学习敏锐度

人们很容易陷入无法看透、无法认识到当下所处的环境需要全新的、不同的反应方式。

当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被手头的问题霸占了,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去观察和感知自己的内心。我们很自然地会表现出典型的防御行为:掌控、压制和回避。也就是前文提及的,当我们出于某种原因感觉自己受到威胁时,我们本能的自我保护。

处于这种状态下,我们会顽固坚持,退缩,并开始在意如何捍卫我们的身份、观点、故事和内在逻辑,而不会去考虑其他观点,不会尝试学习新知识。

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提高学习敏锐度,让自己随时处于学习状态。回想一下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处于学习状态时的我们能够采取一种好奇的、初学者的心智模式,与他人沟通并考虑他们的观点,探索新的可能性和方法,而不是追求完美。

学习状态下的我们可能仍然处于压力之下、可能仍然深陷强烈的情绪中、们可能仍然面对着未知、可能仍然没有解决当前问题所需的知识或技能。但在学习状态的关键就在于我们不把这种不适看作一种威胁。

我们意识到环境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学习新方法或采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成长的机会。这使我们能够做出有效的反应,并获得成功所需的技能。

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状态下,我们保持了一种内在的控制力,不再寄希望于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是接受现状,并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改变情况或调整体验方式。

2,双重意识

“双重意识”是一种对外部和内在环境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的综合意识。

“双重意识”让我们从自己的感觉和思想中抽离,我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经历,观察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我们仍然会有情绪,仍然可能会消极或感到受伤,但我们会注意并接纳这些想法,而不是完全认同它们。

如果处在无意识情况下,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随心所欲地做事、从自己的视角看世界,并假设自己看到的就是客观现实。这时候我们基本上意识不到自己内心隐藏的冰山和行为模式,而且对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的影响视而不见。

所以,“双重意识”的第一重是识别出我们所处的区域: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和愿望,识别出眼前的情况对我们的要求。

有趣的是,在这个意识层级上,我们常常以相反的方式看待自己与他人:我们往往将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他们个性、能力、选择或性格的反映,可到了自己身上,我们却经常把自身行为归因于外部环境。

当我们开发自己的“双重意识”时,我们能够放慢速度,更好地观察自己所处的环境、我们的内在反应,以及相应的行为。

当我们对自己身上的这种动态变得更加了解时,我们也会对其他人的行为产生同理心。这就是“双重意识”的第二重:认识到我们内心处于哪种情绪、心理和精神状态,以及这种状态是不是最适合我们去应对当前的外部环境。

3、情绪调节

最新研究表明,我们并不只是因为外部的刺激而进入防御状态的。我们有时甚至在安全、舒适的环境中也可能感到压力。换句话说,有时候,给我们带来压力的不一定是外部威胁或危险程度本身,而是潜在创伤的严重程度和被触发的内心恐惧。

这一观点揭示了一个现实:我们的情绪,包括恐惧,实际上是自己构建出来的。情绪不是对外部触发因素的反应,而是我们的大脑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做预测的结果。

许多领导者即使是在舒适的低风险环境中也很难让自己在随性的状态下做事情、放松,或恢复状态,但这些活动对我们的整体表现和我们的领导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虽说“思绪游离”有负面的含义,但有时也能在调节情绪方面发挥正面作用。

举个例子,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和阿基米德一样经历过这样的时刻:我们在洗澡、洗碗或在做一些其他的普通小事时,我们的思绪开始游离,然后“尤里卡”突破突然降临。还有一些人利用这些“思绪游离”的时刻进行反思、总结,或被动地探索和学习,例如在通勤时听有声读物或播客。这是一种思绪游离的方式,让我们可以休息一下,也可以帮助我们补充能量,增强自我意识。可以说,思绪游离本身也可以是一种生产力。

此外,复原、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空间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的身体和情感电池充电,这些同样是对我们有益的行为。

当我们处于复原状态时,我们可以给自己补充能量,为整体复原留出足够的时间,对我们的表现和驾驭不同区域的能力非常重要。

刻意冷静为领导者在一个动荡的世界中学习与引领提供了新的思维工具。它使得我们跳出盒子看问题,潜入冰山之下,理解我们防御行为的根源。

这样无论你周围发生了何种变动,我们都能保持学习的心态、开放的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率先掌握时代先机。刻意冷静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能力,但确实需要长久的练习,书中最后一章的四周挑战计划或许能起到很大帮助。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1:  最好的商业模式是怎样的?(0)
  2. 2021:  2021上半年抖音短视频及电商直播研究报告(0)
  3. 2021:  提供企业微信第三方服务(0)
  4. 2021:  宠物新浪潮下的入局态势及明星打法拆解(0)
  5. 2021:  导致拼多多网店出现差评的三个因素?(1)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320164.html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3年8月3日 下午4:06
下一篇 2023年8月4日 上午8:48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