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爆发也促进了APP市场的蓬勃发展,不过并不是每款APP产品都做的尽如人意,有的是画蛇添足的,有的是脑残的,还有的是抢钱的,今天就来说说四种不作不死的App产品设计。
1.画蛇添足性产品
这种产品有个共性就是功能强大,分类精细,拿到手,一般人学不会,要仔细研究一番,因为功能太多,各种分类,各种标签,而且版本会定期更新,定期推出新功能。
代表作品新浪微博,之前一直使用微博的3.15版本,显得简洁清爽。后来微博再出新版,很少更新过,不过今天手贱就更新了下,手贱的原因主要是老版本速度太慢了,性能太差,所以想更新个新版的希望速度快点。谁知道一更新,发现了好多的新功能,单独发布微博做成了一个“+”菜单,放在了屏幕最下面的中间,点击后,出来一堆分类,有文字,有图片,有拍摄,有签到,有点评,还有个更多。“更多”里面还有6个子项,一个发布按钮分类出12个子项,发微博是个基础的需求,而且是核心需求,文字是最基础的,其他更多需求都是二类需求和三类需求,比如发图,没有主次分明,画蛇添足,这样的产品只会更让用户讨厌。而且很明显抄袭微信,微博是博客型产品的延伸,却非要学微信IM型产品,使用起来非常的别扭。
2.让用户解决产品型
这种产品一个最大的表现是让用户解决问题。用户遇到问题了,一般会问用户你使用的机型、时间、使用截图、还有系统版本,用户遇到的问题,错误提示等等,问一长串的专业问题,把用户当专家了,产品出个问题,产品经理都不知道,不是自己运营的失败么。好的运营和产品会主动收集网络用户的各种问题和产品的各种问题,主动解决App产品的问题。
还有就是用户问问题,让用户看说明书和FAQ的。用个你的产品,还要看说明书,有的说明书长达几十项,找个问题要找半天,有时候找不到还要用搜索功能,结果很多自己开发的站内搜索很差,半天根本搜索不到任何东西。说明书是最反人类的产品设计,如果一个产品需要用户配合说明书才能完成,那么它就是一款失败的产品,对于小白型用户,需求不强的,他们会很快卸载。
3.阴险性的产品设计
还有一种产品设计,是干嘛的,纯粹是套取用户信息的。在用户注册的时候N多个选择项,要填邮箱、手机、地区等等各种选择项,很多还是必填项目,就差把银行账户和密码给填上了 。很多时候,用户使用一款产品可能是因为口碑介绍或者看到了某个广告,来体验下,结果,在注册页面让用户填写五条以上的信息,用户很可能觉得厌烦而放弃使用。
代表作品就是之前的京东红包,只从微信红包火了之后,很多App效仿微信红包,微信红包的目的是给大家发红包,然而很多其他的红包活动就是骗取资料和增加用户消费的目的。为什么这么说,就是送给用户20元红包,用户必须买指定的商品,这个明显是个陷阱,提高价格赚用户100元,再送用户20元的红包,如此下去还是赚钱的,这种阴险的活动类型的产品设计建议产品经理们不要做了。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很轻松就知道你的价格,使用比价网站一比就知道了。曾经看到过京东、拍拍经常做这样的虚假活动,后来用比价网站查询之后,发现不是真正的降价。这样的产品设计不是为了用户,不是互联网思维,明显是KPI的压力非常大,而出的活动设计,而不是为了用户,不是为了产品设计。
4.抢钱性产品设计
现在App很火,有很多App都想赚钱,刚安装上,还没有玩几步就开始收钱了。比如一次下个交友软件,刚把资料填写完毕,忽然有人发了个信息,结果要点击看,就要充钱购买小红花,一朵一元钱,要6朵。这个明显是太缺钱了,用户还没有把一款产品体验完毕,就开始弹窗、关卡拦着你收钱,这样的App只会是越做越小,做不长。这样的软件很多特别是游戏类、交友类,很多交友类的App都是假用户,从网络上找N多假照片,忽悠用户掏钱。
其实,真正的产品设计更多角度是站长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用户来主宰产品,但是现实中往往是很多产品经理站在自身的角度或者老板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对产品干预严重的方式到最后的路都走不长,有句话叫执意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当真正的专注用户角度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者:移动互联网李建华 微信号:tianyi86913 申明,转发文章请注明作者名和微信号。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 2024: 千万,千万不要用私人设备链接公司Wifi网络(0)
- 2024: 芝士品牌小红书新品种草方案(0)
- 2023: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传播方案(0)
- 2023: 探索知识体系的框架搭建(0)
- 2023: 《100个思维模型系列》046.逆向思维模型(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social/app/2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