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学着学着就通了 -
(实践)做着做着,思路就清晰了 -
(突破)想着想着突然就顿悟了 -
(启发)聊着聊着就有方向和思路。 -
(敲打)被骂一顿或者批一通你就豁然开朗了
-
对于高级运营,在实践过程中习惯性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也会习惯性结构化的方式呈现自己的想法、分析和总结;持续的基于数据去做一些思考分析,去考虑某个指标的优化,而且这种思考已经养成了一种潜意识并且敏感的行为;他们也勤于思考某一次活动,某一次尝试,以及某个小的阶段的总结。这种思考是一种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儿; -
对于初级运营,你会发现以上的方式,需要不断的在外力的促使下才能逐步的形成意识和习惯,这种思考会让他们很痛苦。
-
加强学习,主要是突破思维盲区,获取我们在业务推进中的不知道知识。比如广告业务,你连效果广告和品牌广告都分不清,连CPA、CPC、CPM、CVR、CTR、PV、UV相关指标和计算公式都不清楚,以及广告竞价的逻辑都不了解,自然就会在业务推进上出现思维阻碍。最近在研究小红书的运营,遵循了脱不花的“鲁莽定律”上来就干,抱着边实践边摸索的心理,结果踩了很多坑,1周之后重新沉下心来系统地了解了小红书的推荐规则,玩法攻略,对内容做了相应调整,粉丝从0到100用了15天,从100到200用了3天,第3个100粉丝用了12小时。 -
在实践中创造思考环境,最有效的思考是来自于实践。建议大家可以用印象笔记把自己平时实践过程中的感悟、思考和总结记录下来,真的很有用。另外检验你自己是否持续思考的方法就是,如果你写周报和阶段性复盘总结绞尽脑汁不得思路时,那说明你没有持续思考的习惯,只是在必须写周报和写阶段性复盘时候才不得不去回顾思考。突破自己的思维舒适区,在实践中有意识的在大脑里不断思考和复盘全过程,当你写总结的时候最花时间的应该是数据统计整理,而不是思考总结部分的内容。相信我,如果能做到这个程度,会大不一样! -
持续输出总结,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分享出去。因为工作环境的原因在实习和第一份工作都是在咨询公司,所以就涉及到大量的总结,撰写PPT;在第二家公司持续的帮老板写分析文章,写演讲PPT,讲课PPT,这本身是一个高强度的总结和输出的过程;16年的时候也集中1年左右的时间写公众号文章,这段时间确实让自己感觉有质的提升;这一次重新开始总结输出其实也是在主动性的方法中通过持续的总结输出来强迫自己系统的去思考总结; -
将自己外放出去。跟部门同事,跟跨业务线的同事,跟外部的同行或者优秀的人去聊;最近几年几乎跟公司同事业部的其他所有业务线的同事聊过,了解他们的业务想法,请教和学习;最近也加入了老黄You can个人增值和亮哥的80分运营俱乐部,在这个过程中看牛逼的人的思考总结,也跟优秀的人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也形成了很多新的思考和总结。
-
找到当下你觉得对的事儿快速推进下去:有时候在推进一个项目或者某个业务,当我从全局上还没有清晰的思路,或者不知道接下来的结果走向或者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预期的时候,你可以选定一个短期你觉得值得做,且一定不会错的事情,快速推进下去。2016年的时候转做社区运营,刚接手工作千头万绪,因为缺乏经验和数据参考,对接下来规划并未想清楚,所以在做了基本的用户画像分析和了解后。对于“大学生了没”版块以建立核心用户社群为切入点,招募筛选40多名最核心的大学生用户先运营起来。粘性起来后来紧接着设置了类似社团组织的部门结构,每个小组承担不同职能,后来这部分核心群体成为社区大学生版块的内容生产、活动策划、更大规模社群运营的主力,成为运营的编外人员。该版块的发帖量从倒数版块跃居前三版块,而且同样的玩法在“古风阁”版块复制,从0到1几个月时间跃居社区第二大版块。 -
从全局和长周期层面进行一次回顾总结:重新回顾过往的做法,数据,梳理目前积累的优势,以及初步探索的经验,汇总集中思考,跳出当下的阶段性、琐碎性的思考,从全局和长周期上进行系统的回顾和思考。最近一个明显感受,在思考业务模式和突破的问题上,经过集中的总结思考,高频的讨论,以及在战略层面的压力下也有了一些更深的思考。并且在结合内部其他业务做对比分析,加上近期的一些成果,突然发现其实要思考的业务模式和运营模式其实已经很清晰了,只不过之前没有特别笃定认为它就是接下来的方向,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看到了新的机会空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超运营思维)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 2022: 一文讲透数据指标体系【数据运营必读】(0)
- 2022: 如何搭建一套个人管理体系(0)
- 2021: 抖音直播电商竞品分析!(0)
- 2021: 八大方面,策划一份高效的市场推广运营方案(0)
- 2021: 短说:关于品牌和营销(0)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超运营思维),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