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研究院2022年新春书单:最值得读的12本书

腾讯研究院2022年新春书单:最值得读的12本书

2022年春节,你将如何度过?
无论“还乡”还是“在地”,希望我们准备的这份新春书单,能伴你度过一个祥和、充实的节日。
延续新春书单传统,这12本书主要来自研究院同学的推荐,很多是在过去一年中,给他们带来启发和思考的著作。
当然,在今年的书单中,我们新引入了“腾研读书”社群的推荐。过去一年中,数百位同学在社群里的讨论、分享,为这份书单注入了新的视角。
持续三年的疫情,让很多原本“非常”的场景正在变得“正常”,包括工作、消费以及我们对未来的预期和判断。不过值得警惕的是,我们所笃信的一些判断是否受到了“噪声”的干扰?
和短期的不确定相比,一些长期趋势似乎正在传递出越来越明晰的信号,一轮新的技术变革不仅即将临近,而且会对传统的社会运行规则产生影响和冲击。当衡量劳动成果的价值尺度不再是货币,所有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将如何改变?
当虚拟人具备了越来越多的思维和价值承载能力,个人将被赋予更多的生存可能性。通向未来数字世界的过程中,离不开科技创新的推动,站在新的变革节点,我们有必要从历史视角去思考,什么才是推动创新的根源……
希望这份新春书单,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启发。

1

《星际迷航经济学:

科幻、经济学和未来世界》

作者:[法]马努·萨阿迪亚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5月

如果说科幻小说《雪崩》启发了对元宇宙的探索,那《星际迷航》则启发了法国学者马努·萨阿迪亚(Manu Saadia)对经济学的新思考。

在这本冠以经济学的书中,作者利用严肃的经济学分析框架,通过一个科幻故事,通俗易懂地揭示了技术高度发达、物质极大丰富条件下,我们的未来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在一个看上去非常适合“躺平”的非稀缺世界中,劳动依然创造价值,但是劳动成果的价值尺度不再是货币,取而代之的是荣誉,所有资源的配置方式也将随之改变。

2

《虚拟人

作者:[美]玛蒂娜·罗斯布拉特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热,虚拟人正在成为通向未来数字世界的重要切入点。玛蒂娜·罗斯布拉特在其书中提出了“思维克隆”的概念,也即通过日渐成熟的计算机技术,让“思维”可以摆脱对躯体的依赖,实现在不同时间、空间的传输和同步。
毫无疑问,这样的技术场景一旦实现,必将对传统社会运行规则产生重大影响,思维克隆人和生物学原型有着怎样的区别?该如何界定思维克隆人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技术发展尚存争议,但对这些潜在问题的思考,仍需要未雨绸缪。

3

《创新的起源:一部科学技术进步史

作者:[英]马特·里德利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我们对创新充满渴望,创新与生命一样,是宇宙中非常不可思议的现象,它能从混乱中衍生出秩序,从简单演化出复杂。

可创新又是如何产生的?每个划时代的创新背后,总是与个体的成就相关,瓦特、达尔文、牛顿、巴斯德、乔布斯……

但作者却认为,即便这些聪明的个体不幸夭折,蒸汽机、进化论、万有引力、疫苗和苹果手机仍然会出现。

创新从来不是一项单项运动,而是源自创新生态系统的营造、创新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综合努力。如何让偶然的创新成为必然发生的趋势,是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最大思考。

4

《财富的未来》

作者:[日]佐藤航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网红经济、共享经济、通证经济……技术催生下的新经济现象不断出现。此同时,不断涌现的前沿科技,使时间、信任、喜爱、影响力等逐渐“可视化”,金钱作为唯一价值媒介的“垄断”地位正在终结,其本源——价值,正在成为最重要的财富。

佐藤航阳在书中提出,价值将取代金钱成为最重要的财富形式。价值主义,将成为新的经济体制与现有市场经济体制并存,个人将被赋予更多生存可能性,甚至可以围绕自身价值建立“个人经济体系”,实现个人财富、职业、人生的升级。

5

噪声

作者:[美]丹尼尔·卡尼曼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湛庐文化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同样一个病人,为什么不同的医生可以给出不同的诊断?同样一个犯罪嫌疑人,两名法官也可以给出不同的判决。在我们的生活中,凡是涉及决策的环节,几乎都可能存在判断出错的情况,经济预测、人事任免、医学诊断……

通常人们会认为,偏差是导致人类判断出错的关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行为经济学之父”丹尼尔·卡尼曼在其新书中指出,噪声才是影响人类判断的黑洞。作者在书中对通过两个公式揭开了“判断出错”的本质,并且通过对三种噪声的系统性分析,试图帮助人们远离噪声,做聪明的决策者。

6

《精英的傲慢:好的社会该如何定义成功》

作者:[美]迈克尔·桑德尔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8月

桑德尔的这本新作,回应了当下全球的一系列危急问题:教育军备化、阶层撕裂、精英的傲慢、多数人的愤怒。桑德尔在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很直接:重建社会的道德感,成功者需意识到个体的成功与社会系统支持、运气分不开,精英应重拾谦逊感恩,劳动者特别是体力劳动者的价值应该被认可,而对于完全看分数录取的精英大学也要拿出一部分名额来抽签决定谁应该被录取。

和作者提供的方案相比,也许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社会纽带和对彼此的尊重是如何瓦解的?并思考开辟一条什么样的道路,以通往共同利益的未来。

7

《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

作者:[英]齐格蒙特·鲍曼

出版社:上海社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每个社会都存在穷人,这是一种社会常识。但是,常识没有告诉我们的是,穷人究竟如何而来?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贫穷?社会大众的生活方式在多大程度上制造出了贫穷?

在全民就业的生产者社会,贫穷是一回事;在生活围绕消费者选择建立的消费者社会里,贫穷是另一回事。如果说“贫穷”曾经来自失业,那么今天它主要来自有缺陷的消费者的困境。这个区别改变了人们对贫困生活的体验方式,也改变了摆脱贫困的机会和前景。

齐格蒙特·鲍曼试图追溯现代历史上发生的这种变化,并对其后果进行盘点。这本书有利于更好理解现代社会工作伦理对个体的驱使机制,以及消费主义如何为这一机制增添了新的维度。通过这样的剖析,也许能够帮助读者更好认清工作的本质,寻找更有意义的工作方式。

8

《反托拉斯革命——经济学、竞争与政策》

作者:[美] J.E.克伍卡 L.J.怀特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4

本书作者克伍卡和怀特是美国著名产业经济学家,参与了美国多起反垄断案例的审理。书中收录的20个重大反垄断法案例,将涉及反垄断法三个领域的案例分成如下四个部分:横向经营者集中、横向行为、纵向市场行为和网络经济问题。每一部分的案例中都反映了近年来国际反垄断执法的前沿问题和新动向。

书中每一个案例都详细描述了其关键问题所在、各方争论的思路以及对证据的审查和分析过程,并从经济学和法律两方面对案例的诉讼过程和结果做出评判。

9

《科学:无尽的前沿》

作者: [美]范内瓦·布什;拉什·D.霍尔特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 年 5月

《科学:无尽的前沿》是美国科学政策的“开山之作”,使得美国迅速摆脱对于欧洲基础研究以及科研人才的依赖,成就了美国今日的科技强国地位,也改变了人类科学发展的格局。本书对理清美国科技政策的由来、科学发展的路径以及其未来走向有重要的参照。

作者系统解析了科学对于国家经济与安全、社会福祉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着重提出要重视基础科学研究,给予科研工作者以高度的研究自由,政府应拨款以资助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以及设立国家研究基金会等。

10

《System Error: Where Big Tech Went Wrong and How We Can Reboot》

腾讯研究院2022年新春书单:最值得读的12本书

作者:[美] Rob Reich;Mehran Sahami;Jeremy M. Weinstein;

出版社:Harper

出版时间:2021年9月

本书是各自具有技术伦理、政治科学、计算机背景的三位斯坦福教授的合力之作,为理解当下数字社会所面临的的问题和挑战提供了新的启发。书中深刻检视了数字技术的伦理和社会影响,诸如算法歧视、隐私侵犯、虚假信息、工作替代等等,并尝试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方案。

通过三位作者的著作,有两点非常重要的启发:第一,互联网的发展需要重新反思技术伦理;第二,算法的测量是有局限性的,并不总是有意义的,当算法的应用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影响所有人。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新的技术伦理来让出错的算法系统,朝着一个更加健康的数字化未来的方向重新启动。

11

《共生:科技与社会驱动的数字化未来》

作者:司晓、马永武等编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蓝狮子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信息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次危机的应对打上了数字时代的烙印:不同的产品和技术从用户和社会的需求出发,快速迭代、积极应战,可以说,这不仅是一场对当下技术能力的大考,更是一场面向未来的实战检验。

本书总结和梳理了来自不同领域从业者、专家学者在疫情这一极端场景下,对数字化未来的思考与实践。当数字科技从极限考验回归到社会常态,有关现实世界与数字空间、传统行业与数字技术、线下世界与线上世界新型关系的讨论,更显得尤为重要和可贵。

12

《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出版时间:2020年8月

本书来自作者黄灯长期在教学一线的观察,既包括对4500个学生的长期观察和长达10年的跟踪走访,更有近100名学生的现身说法,是作者向外界描摹一群年轻人生活剪影的尝试。

通过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这样一群年轻人对于高考的回望、对于城市生活的生疏、对于毕业的迷茫以及就业的慌张。每一个被当事人讲述出来的故事,都带着看得见的呼吸、烟尘、脚步还有凝视。

在这些极为细致和具体的生命切片中,大家看到的已经不再是二本学生,而是八五后、九零后这一批年轻人,他们所有人。他们所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并没有将他们彼此区分很开,反而,成为他们共享的课题。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yunying/shudan/270788.html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0:08
下一篇 2025年4月7日 上午10:11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