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KANO模型(卡诺模型)

1、卡诺模型简介

什么是KANO模型(卡诺模型)
卡诺模型(KANO模型是东京理工大学教授狩野纪昭(Noriaki Kano)发明的对用户需求分类和优先排序的有用工具,以分析用户需求对用户满意的影响为基础,体现了产品性能和用户满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卡诺模型中,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特性分为5种类型:①魅力属性;②期望属性;③必备属性;④无差异属性;⑤反向属性。
  • 魅力属性:用户意想不到的,如果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有很大提升;
  • 期望属性:当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降低;
  • 必备属性:当优化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
  • 无差异属性:无论提供或不提供此需求,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用户根本不在意;
  • 反向属性:用户根本都没有此需求,提供后用户满意度反而会下降
这五类需求,简单地说就是:必备型需求关心能不能用,期望型需求关心好不好用,魅力型需求关心是否惊艳,无差别需求用户根本不关心,反向需求关心的是这功能什么时候撤掉
KANO问卷对每个质量特性都由正向和负向两个问题构成,分别测量用户在面对存在或不存在某项质量特性时的反应。
什么是KANO模型(卡诺模型)
KANO评价结果分类对照表:
什么是KANO模型(卡诺模型)
举个栗子,吸引求职者的要素就可以用卡诺模型进行分类。
什么是KANO模型(卡诺模型)
在运用卡诺模型时,有几点要注意的:
*时间差异。没有一成不变的属性,很可能有一天魅力属性变成了必备属性,像指纹识别解锁。不能将当前时刻的卡诺模型分析结果作为永久的依据,即时性很重要。
*用户群差异。不同的用户群所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如果你要在相差较大的模块都加上该功能,比如企业版和个人版,最好区分用户群进行调查。
*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功能属性的定义不同。比如对于报表的设计,中国人会习惯斜线表头,但是外国人可能难以接受。
2、Better-Worse系数
除了对于Kano属性归属的探讨,还可以通过对于功能属性归类的百分比,计算出Better-Worse系数来判断影响程度。
Better-Worse系数:表示某功能可以增加满意或者消除很不喜欢的影响程度。
  • Better系数=(兴奋型+期望型)/(兴奋型+期望型+无差别+基本型)
  • Worse系数=(期望型+基本型)/(兴奋型+期望型+无差别+基本型)
Better,可以被解读为增加后的满意系数。better的数值通常为正,代表如果提供某种功能属性的话,用户满意度会提升;正值越大/越接近1,表示对用户满意上的影响越大,用户满意度提升的影响效果越强,上升的也就更快。
Worse,则可以被叫做消除后的不满意系数。其数值通常为负,代表如果不提供某种功能属性的话,用户的满意度会降低;值越负向/越接近-1,表示对用户不满意上的影响最大,满意度降低的影响效果越强,下降的越快。
因此,根据better-worse系数,对系数绝对分值较高的功能/服务需求应当优先实施。
根据better-worse系数值,将散点图划分为四个象限。
什么是KANO模型(卡诺模型)
  • 第一象限表示:better系数值高,worse系数绝对值也很高的情况。落入这一象限的属性,称之为是期望属性,即表示产品提供此功能,用户满意度会提升,当不提供此功能,用户满意度就会降低,这是质量的竞争性属性,应尽力去满足用户的期望型需求。提供用户喜爱的额外服务或产品功能,使其产品和服务优于竞争对手并有所不同,引导用户加强对本产品的良好印象;
  • 第二象限表示:better系数值高,worse系数绝对值低的情况。落入这一象限的属性,称之为是魅力属性,即表示不提供此功能,用户满意度不会降低,但当提供此功能,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会有很大提升;
  • 第三象限表示:better系数值低,worse系数绝对值也低的情况。落入这一象限的属性,称之为是无差异属性,即无论提供或不提供这些功能,用户满意度都不会有改变,这些功能点是用户并不在意的功能。
  • 第四象限表示:better系数值低,worse系数绝对值高的情况。落入这一象限的属性,称之为是必备属性,即表示当产品提供此功能,用户满意度不会提升,当不提供此功能,用户满意度会大幅降低;说明落入此象限的功能是最基本的功能,这些需求是用户认为我们有义务做到的事情。
同类型功能之间,建议优先考虑better系数较高,worse系数较低的。
在产品开发时,功能优先级的排序一般是:必备属性>期望属性>魅力属性>无差异属性。
但实际需要考虑产品的市场策略,如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是可以击中用户的爽点或痒点的,在争取市场份额上期望属性和魅力属性更为重要,且可以考虑作为产品卖点进行包装营销
3、卡诺模型运用操作流程
①问卷编写:
由于KANO模型问卷均需要了解以下两个方面:用户对于产品/服务具备某功能时的评价(态度)和产品/服务不具备某功能时的评价(态度),需要分别正向和反向地询问用户。需要注意:
① KANO问卷中与每个功能点相关的题目都有正反两个问题,正反问题之间的区别需注意强调,防止用户看错题意;
② 在实际题目设置上,当功能点个数比较多(大于5个时)或功能点的差异不大时,有相似之处时,建议对用户进行分组,每个用户最多回答5个功能点,且尽量是区分度大的功能点。
③ 在题型上,建议优先选择单选题,避免使用阵列题,因为阵列题下,用户更容易乱答或者回答得没有区分度,导致最终各个功能点没有区分度,如都属于期望功能。
④ 功能的解释:简单描述该功能点,确保用户理解;
⑤ 选项说明:由于用户对“我很喜欢”“理应如此”“无所谓”“勉强接受”“我很不喜欢”的理解不尽相同,因此需要在问卷填写前给出统一解释说明,让用户有一个相对一致的标准,方便填答。
  • 我很喜欢:让你感到满意、开心、惊喜。
  • 它理应如此:你觉得是应该的、必备的功能/服务。
  • 无所谓:你不会特别在意,但还可以接受。
  • 勉强接受:你不喜欢,但是可以接受。
  • 我很不喜欢:让你感到不满意。
⑥ 增加效标以用于验证KANO结果或分人群分析:用户使用功能的频率(后台数据、问卷询问)、用户最喜欢哪个功能(如果各个功能点区分度小时,如都属于期望属性,可从喜爱度上再进行二次划分)、用户会因为哪个功能而选择使用该产品。
数据分析
数据清洗→KANO二维属性归属分析→Better-Worse系数计算。可以直接在Excel或SPSS中进行分析。
此外,还可以结合产品的一些数据支持进行结合分析,如用户画像,UV,转化率等。
③数据解读
KANO模型是对功能/服务的优先级进行探索,具体情况还需要和业务方进行讨论,将Kano模型结果和业务实际情况结合讨论确定可行的产品功能开发/优化的优先级顺序,以将调研结果落地实施。
4、总结
KANO模型分析方法主要是通过标准化问卷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各因素属性归类,解决产品属性的定位问题,以提高客户满意度。

方法步骤

(1)从顾客角度认识产品或服务需要;
(2)设计问卷调查表;
(3)实施有效的问卷调查;
(4)将调查结果分类汇总,建立质量原型;
(5)分析质量原型,识别具体测量指标的敏感性。
———————–E N D———————–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透过树叶的指尖阳光)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透过树叶的指尖阳光),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5年8月22日 下午4:41
下一篇 2025年8月22日 下午4:42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