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晨投了16年,看的企业超过百万家。投资金额差不多有130亿,真正做深入尽调的企业超过1万家,成功投资的有300多家企业。这个数字、这个规模在国内同行里名列前茅。我们真金白银地投出去了350个企业和差不多130亿人民币。
我们投资主要围绕TMT、智能制造、消费服务做了很多布局。同时在其他领域,如医疗健康、军工、现代农业、清洁技术也有布局。区域分布上,北、上、广、深是投得最多的。这是区域的样本分析,也有行业的样本分析。
达晨内部对投资企业有一个星级评定,每个季度都会对投资企业的运行状况、运营数据做一个跟踪、分析、复盘这个季度经营怎么样,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高速增长,是不是超预期。我们把投资企业按照五星级技术评定,每一个星级最后就代表着这个企业的判断。五星是超预期,或者特别符合预期;四星是基本符合;三星是一些平庸,甚至是不死不活的企业;二星的可能存在较大的风险,很可能失败;一星的基本上都是要死的,大概是这样的分级标准。
从这么多年的实践来看,75%是四星和五星,15%是三星的,10%是一星的和二星的。这些企业中有从五星级突然变成四星三星的,也有内部已宣判死刑了,但慢慢又成了四星五星并且上市的。因为样本足够多,基本上每年都符合这个分配的比例。
有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每一个企业都经过达晨体系严格的尽调、内部决策流程。这么多聪明的大脑分析最后决策的项目,没有一个项目是随意投资的。每一个企业我们都希望能成功,每一个企业家都特别勤奋,特别努力,拼命的想把公司做好。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差距这么大?
很多人说是宏观环境、整个行业不好。但是奇怪的是,就在同样的宏观环境、行业背景下,不同企业的差异仍然很大。这有什么规律总结吗?
我有一个原创的公式:成功的企业是相似的,失败的企业是各有各的不同。成功的企业必须是具备一些共同的因素,全部具备了才能成功。而失败的企业,只要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具备了,就失败了。大众创业是要非常小心的,企业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的。大量的民营企业的存活率是非常低的。
成功的企业到底要同时具备哪些因素呢?
根据我个人的判断,我把所有的达晨系的成功企业家弄一个图谱,反复看,天天看。于是现在看一个企业,谈一个小时了解一下就大概知道能不能成功,为什么?因为我已经有不断修正的办法,已经八九不离十,看多了,见多了,成功见多了,失败也见多了。
中国古代有个话叫“相由心生”,你的外表是由你的内心表现出来的,你的气质是一样的。这些人的外表可能五官不一样,但是他们具有共同的气质,有共同的成功气质。
具体是哪些样子呢?
第一类是唐僧式的。义无反顾,所有人都觉得这个没有前途,要动摇的时候,他是意志坚定的,目标远大,心无旁鹜,勇往直前,他不管其他的杂音,反正是往前走,企业家肯定需要这种精神。
还有一类是刘邦式的。企业现在的竞争非常激烈,靠一个人单打独斗,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没办法成功,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肯定要有一个合伙人的团队。但是怎么组建这个合伙人团队,你有没有能力来培养这些合伙人,别人愿不愿意跟着你干,这个是很重要的。所以说财聚人散,一些企业家愿意分享利益,愿意组织大家一起往前走,建立优秀互补的合伙人团队,这是成功的关键,所以说他们也有刘邦的气质。
长期成功还看人品。人品很重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毫无疑问人品不错。真正好的企业家特别低调,特别朴素,特别谦逊,他内心非常强大,表现的外表很低调,他基本上说到做到,我们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永远做得比说得好。
家庭和睦,夫妻一起创业的成功率非常高。达晨有一个经验,夫妻创业的,一直还在一起的几乎100%成功。
因为创业是长期的马拉松,高压的情况下长期往前跑,身体素质要好。身体不好是没办法跑到最后的,这可能是创业成功要具备的一些基本的标准。
我们观察到这些成功的企业家有一个共同的特质,跟他接触的时情绪都比较稳定,你很难看到他的情绪波动很大,大起大落。男人的心是被更多的委屈撑大的,企业家每天面对很多的委屈,很多的压力,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如果他不具备这种成功的素质,他肯定早就失败了。
我老是想创业的事情是特别反人性的,我们人性的本质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很懒惰的,我们都是很敏感的,我们想哭的时候想哭,想笑的时候想笑,但是创业家做不到。
从大数据来看女人创业比较难,不是绝对没有,只是比较难。因为女人更接近人性的本质,所以更情绪化、多愁善感,不克服这些就很难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这是我的总结。所以说创业就是把女人变成男人,男人变成真正的男人,必须是真正的男人才能成功。
业务方面,我发了一个问卷调查给所有达晨的业务合伙人,你们这么多年的投资里面,成功企业共同的特点是什么?问卷的回答第一条是专注,永远是专注。现在的社会有太多的商业机会,太多诱惑,选择不做什么比选择做什么更难。机会太多,什么都想干,专注肯定不是万能的,至少在上市前,我主张企业沿着一个主业往前走,一路狂奔往前走。
把达晨系最成功的三个项目拿出来看:
现在市值最高的三个企业,一个是分众传媒、一个是网宿科技、一个是爱尔眼科。爱尔眼科市值360亿,开了差不多200多家医院,它是唯一一个IPO上市的民营医院。爱尔眼科虽然做得比较大,但是占据中国眼科市场的比重不到10%,中国的市场太大了,眼科还有巨大的空间,所以还是只做眼科,市场上有很高的溢价,因为很专注,这个公司的股票几乎没跌过,一直往上走。
网宿科技上市到现在市值增长了30倍,现在是500亿的市值,最高的时候600亿,我们当年无法想象这个公司现在是这样。当时只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这么多年就专注做一个业务,利润也做了差不多10亿,我们投的时候利润才3千万左右。但是现在还是集中做这一个业务。
分众传媒在美国上市,江南春收购了几十个公司,进入了无数的行业,后来他把那些全部砍掉了,回归到他核心的楼宇广告,现在看起来非常正确,他利润30亿,而且还在增长,市值1000多亿。
商业模式简单清晰,不复杂,基本上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而且商业逻辑也特别符合常识。如果半天都说不清是干什么的,这个企业肯定不是成功的公司。
这些企业家坚定不移的抓住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机会,这一点也很重要。市面上很多机构说投了多少独角兽公司,达晨从来没有提过这个事情,其实达晨有34个公司现在的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我们的估值是可流动的,可变现的,是实实在在的,而不是虚的估值。
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中国资本市场给了我们很好的机会。很多人垢病中国的资本市场。但是我的结论是,中国现在的证券市场,资本市场是中小企业最好的上市市场。
成功企业家的共同特质,首先是有创新能力。如果你的企业和其他的同行企业没什么差异,是同质化的,在这个社会上,在各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肯定没有生存能力,肯定要打价格战,又大又不赚钱。一定要和别人有差异化,和别人不一样,可能是在技术上可能是商业模式。创新无所不在,不一定很高大上,IT技术、软件研发,可能公司里的一点一滴都可以找到创新点,一定要跟别人不一样才能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平庸的企业对达晨来说也是失败,投资之后不死不活的、最后可能把本收回来,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因为我们的预期都很高,期望成为伟大的企业、明星企业,结果变成特别平庸的企业,虽然没死,但是对我们来说也是失败。
这些企业我们觉得是各有各的不幸,各有各的原因。这些企业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呢?他们有哪些问题呢?我也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首先,节奏很重要。有的企业做起来是行云流水,特别的顺畅,每一步都踩准了;有的企业很努力,也很聪明,很勤奋,但是他好像老是踩不到点,要么就是踩错了,跑得很累。我就想做企业就有点像跳舞,要跟上节奏,跟不上节奏就会踩别人的脚或者是摔倒。
节奏有轻重缓急加减。所谓轻重,什么时候该轻资产发展,什么时候该重资产发展,这是要把握好这个节奏的。搞错了可能就死了,也很危险。有的企业做得很好,每一次的融资节奏踩得很准,虽然业务做得没有那么好,但是融资每一步都踩得准。
研发也是一样,很多企业做研发,没有研发就没有未来,但是你猛投研发,在某一个阶段可能你就死了,因为研发的风险也很大,什么时候该重度研发,什么时候该慢慢往前走,这个节奏也很重要。
申报上市的节奏。很多企业家一定要等特别好的时候报材料,因为中国的上市有固有的结构,报材料上市要排队两三年,中间一暂停就不知道到哪一年了。在业绩好的时候排队,排队一两年、两三年业绩又往下走了。有的企业在业绩不太行的时候,在成长早期的时候就报进去,等到上市的时候正好是顶峰,就过了。上市以后,可能有一点小调整也没关系。这个节奏就踩对了,前面那个就踩错了,那就很委屈。一旦等业绩起来又报,时间全耽误了。
所以说节奏是企业领导人首先要考虑的,一定要掌握好节奏,如果没掌握好你会做得很累,导致最后的结果不好。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冷静思考节奏的问题。
还有一个死亡的典型。机场书店有很多大公司的书很畅销,都被创业企业家买走了,华为、Google、联想、京东、亚马逊怎么干咱们就怎么干,就学他们。但是我觉得学习不能盲目的学,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学,特别是要学习这些大企业在小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不要学大企业大了以后怎么做的,大了以后都是戴着光环的,很光鲜的那一面,我们要学可能就学死了。在企业小的时候,到底是什么主导你的公司,不要搞混了,大公司肯定是抓管理,小公司肯定是抓核心业务。
达晨投的企业有一些特别多元化的,到现在没有一个成功的。通常有冲动多元化发展的企业家是特别可爱的。他们肯定是最聪明的,因为总有创意;又是最勤奋的,因为闲不住;身体又是最好的,恨不得24小时工作,隔两天又上了一个新项目,五六个项目同时展开;不甘心于只做一个业务,因为机会太多,因为他自己的能力太强,一个业务根本满足不了他,管理能力也很强,调动资源的能力也很强。他说我的每个项目都融资,将来的每个项目都上市,这个中小板上市,那个在主板上,还有一个去美国上,这是很多企业家的梦想。
企业多元化的时候,我就问了他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你现有的业务是不是足够安全?很多企业第一个业务还在半坡爬的时候,还有很多竞争对手的时候,还有死亡危险的时候就开始搞新的业务,这肯定是不对的。
第二个问题,你现在的业务是不是行业第一?很多企业还没有到行业第一,就开始新项目。
第三个问题,你这个行业还有没有上升的空间?是不是已经天花板到头了?其实行业很大,中国的市场很大,全球市场很大,为什么要上这么多新的项目?
Less is more,特别是那些特别聪明勤奋的企业家一定要警惕自己,团队里面不要盲目冒进,想法不要太多。撑死的比饿死的多,很几家公司融资之前日子过得好好的,也赚钱,现金流也不错,老板也过得优哉游哉的。融资完了之后,帐上多了很多钱就扩张,从一个省到几十个省,从一两百人到一两千人,一下子收不住,管理失控,作业失控,各种失控,一下子巨额亏损,资金链断了。
融资以后要控制自己的节奏,不要超出自己能力的去做,要把现金流,资金链这些都特别的关注。因为很多小企业是没有看过那么多钱的,从来没赚过那么多钱,一下子头脑发热就干了,一干就死了。
我们还看到一个规律,我们内部也在总结,好几个企业开始的目标是要打败BAT、挑战BAT,这些基本都完蛋了。还有说要做成一个千亿市值的公司,本身是很小的公司,目标是千亿,这种最后也不行。
为什么?
这些企业家想的都是宏伟的事情,伟大的事情,那些在过程中可以商业化变现的,赚小钱的机会全部不干。永远不赚小钱,最后往往就死了,因为资本市场一变化就死了。当时那些赚小钱的,积少成多也可以活下来啊。
经过这一轮的资本的泡沫,所谓的O2O泡沫以后,现在回归到商业的理性和本质,首先要活下去,如果都活不下去就别谈大公司了,先把公司活下去再做成伟大的公司。
有些商业模式特别复杂的公司,我们也投过几个,当时超出我们的智商范围,我们看不懂。企业也说得玄乎的,有时候总是认为自己是不是智商不够,别人投了我们是不是参与一点?最后我看基本上这些公司也都死了。
我们交了那么多学费之后,现在就坚持了,过往两年一个O2O,P2P都没投,我们还是投自己看得明白的,相信自己。看不懂的算了,赚大钱的机会让别人去挣。
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失败的企业家基本上都是性格的问题,性格即命运是早就说了。有些企业家一看就特别强势,在企业里面一言九鼎,谁都不能反对,像皇帝一样,他说什么就是圣旨,谁都不能改变,不能挑战。这种企业肯定不行。还有就是特别软弱、特别弱势的企业家也碰到几个,什么主意都没有,大事小事都找投资人商量,特别小的事也找投资人商量。女人的气质和文人的气质是肯定要失败的。
在资本运作上,企业家的失误导致了千差万别。有一类企业家觉得自己的学习能力很强,觉得自己无所不能,觉得自己是专家,资本市场的东西都学会了,既不商量也不咨询,很多方向自己定了。资本市场的事情太复杂,达晨作为专业机构已交太多的学费,看了太多的案例,很专业。最好的企业会把自己的业务做好,把自己的业绩做好,听专业机构的意见,一步步的做好,这是最好的。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盲区。
还有不团结。有的销售团队集体出走,企业就完了。还有的企业,PE是大股东,告上法庭,搞得你死我活、互相查帐,结果业务也停了,也死了。
今天的主题是产业大变局,我认为在过去三五年里,中国的传统产业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大变局。比如说消费行业,原来那些很风光的消费品,现在一夜之间发现自己不行了,为什么?消费的主力人群变了,变成80、90后。宝洁、娃哈哈销售业绩大幅度下滑,传统的市场突然变天了。新的所谓的网红电商等等红红火火,80、90后消费的是新东西,我们跟不上他们的消费节奏。
制造业前所未有的面临着冲击,成本上涨,基本上就没利润了,原来有利润的现在都没利润了,因为自己的创新能力不够。实体店被电商冲击,移动互联网重构了很多新的商业模式。过往的三五年,这种压力非常巨大。
达晨三五年前投的公司就是如此,当时很好,但是后面要转型谈何容易?成功的是少数,但是不变就死了。最近三年投的企业都非常好,因为这个时代成长起来的创业公司,不存在转型的问题。
另外是盲目跟风转型,一下子互联网+,一下子O2O,把自己传统的、优质的东西全部放弃了,推倒重来,也死了。本来日子过得还行,虽然没有以前那么好,但是还可以活下去。一下子把自己搞死了,这种也有。
我老是想一个事情,企业家为什么总是有一个盲区?不管是特别成功的企业家还是失败的企业家,每个人在过程中都要交学费,没有一个神仙在创业的过程中一点学费都不交。区别是中间是否及时调整又活过来,还是说一下子一条路走到黑走死。所以说企业家一定要灵活面对这些事情,要突破自己,不要固守,相信自己不是万能的,要抱着这个认知。同时也要做很多学习。今天我给大家一个抛砖引玉,给大家一个学习的思考机会。
要学什么?更多的要学失败,不要学成功,学失败是为了更好的活着,学习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我们这个社会成功学太多,看到大量的介绍企业怎么成功,特别是带着光环的传奇性书太多,企业家被迷惑了。VC行业也是这样,好事传千里,坏事不出门,每个人传出来的都是那几个成功的案例。每天VC在台上讲的都是成功的案例,讲得天花乱坠。失败的东西没有人愿意碰,不断的交学费,导致同样的失败重复出现。
创业非常不容易,大家愿意创业,这个事情就特别值得敬佩,失败特别可惜,失败也特别难受。希望大家都成功,绝大部分都能成功。
创业不易,且行且珍惜,谢谢大家!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 2023: 2023抖音双11好物节经营策略前瞻(0)
- 2023: 2023巴奴毛肚火锅餐饮门店通用标准手册(0)
- 2023: 2022商业地产十月国庆亲子互动暖场活动策划方案(0)
- 2023: 入门指南|DTC品牌在消费者运营中常见的8个误区(0)
- 2023: 11月营销日历参考(重点双十一,可蹭刘润)(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news/82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