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创业一年,产品&运营都做过,商业意识得以启蒙,不幸失败;
- 来帝都发展,在某创投平台做运营,期间接触大量优质项目,寻找机会;
- 去某创业公司,作为核心成员之一见证天使到A轮,30人到全国10多个分公司;
- 皮痒,辞职,尝试独立发展,徐图大计;
接下来,把我自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说一下,供参考。
运营,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
一、运营专员
这个时候在你的脑海中,运营还是一堆杂七杂八的事。
我们需要:写篇软文、做个活动、调研下用户、统计个数据报表、和产品哥哥对接个需求,乃至客服的活,那叫一个丰富啊。
总的来说,不管你做什么岗位,此时的我们,更关注怎么做好每一件具体的事。
此时,你要重点学习下面内容:
1.建立基础的运营思维
- 以用户为中心
- 试错与迭代
- 运营五步法(目标、用户、方案、分析、迭代)
- 明白社区、新媒体、APP、网站、电商、社群等运营的不同之处
- ……
总之,一个具体的事给到你,你知道先干什么、后干什么、不能干什么。遇事不会手忙脚乱,就合格了。
2.具备基础的运营能力
- 和用户聊天能挖出有用的信息
- 给你一堆数据,能分析出道道来
- 会起标题,能写文章,文案功夫到家
- 上手过渠道推广,设计过转化路径
- 做活动,不再追求天马行空,而是能让用户买账
- ……
总之,要能够具备一些能力和经验,岗位不同,侧重点不同,需要不断训练。
二、运营经理/总监
如图所示,此时的运营不再杂七杂八,而是一个清晰的系统。你的更多精力不能够放到细节上,而是怎么把整个运营系统给盘活。
一个典型的例子,当推广特别给力的时候,你要去关注留存和活跃是不是跟进的到位,如果只是营销推广专员,是不会关注这些的。
你思考的重点不再是某一件事的成败,而是整体:要完成什么目标?需要什么资源?在哪里投入?由谁来做?什么样的激励措施?
此外,你也会更多的花心思研究竞品,参与阶段策略的制定,协调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包括招到更牛X的人才。
此时的学习重点:
1.从一个做事的人,变成一个管事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你会不习惯,总觉着这不放心、那不放心
2.作为一个team leader,你要更关注团队成员,研究每个人的特长、性格,帮助他们成长
3.你要带领团队通过运营来建立公司的竞争优势,并尽可能降低成本
三、运营合伙人/CEO
我现在是第二次创业,加上一直对商业知识颇感兴趣,在这谈一些更高层的东西抛砖引玉,仅供大家参考。
先说句题外话,为什么会加在运营合伙人旁边加一个CEO呢?因为2015年以后,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CEO是运营出身,所以作为运营人员,把CEO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是应该有的理想。
回到正题,在鼓吹产品为王、运营为王的当下,很多互联网人只关注产品和运营,觉得把用户伺候好了,商业上的成功顺理成章。
这种思考方式比较狭隘。如果你到了合伙人或者CEO的阶段,你会发现,你的眼里不能只有产品和运营。
否则,你永远都不会明白商业上的各种规律:
- 宝洁强生为何开始走下坡路?
- 麦当劳为什么能靠房地产赚钱?
- 在线教育为什么一直不能出现巨头?
- 名创优品为什么能逆势增长?
- O2O为什么会倒下一片?
- 乃至赵本山为什么比郭德纲要高明?
- ……
要知道,最成功的公司,未必生产了最好的产品。ZARA,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只有在所有商业要素构成最佳组合的时候,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此时,你要跳出产品和运营的小圈子,去思考更大的商业逻辑:方向、产业、时机、商业模式、人、钱…让这些要素得到最佳组合。
总结
从专员到总监再到CEO,你的思考从做好一件事,到带领一个部门,再到带领整个公司。需要的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也是越来越高的。
随着打怪升级,相信你会越来越觉得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所以最大的成长莫过于学会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如果,你有幸坐上一艘靠谱的船,遇到靠谱的船长、并且粮食充足、风向有利的话,请珍惜!
最后,介绍一下“南北说运营”新出的课程:《快速上手运营工作》,以实用的运营方法论与案例为主,帮助小白和初级运营系统提升能力,可以点击下面的文字链接试听,没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忽视了:
链接:快速上手运营工作(方法+案例) – 网易云课堂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810744/answer/133309532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yunying/87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