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有的知识付费或者相关培训都在告诉你要做个人IP,个人IP才是今后发展的未来,做好个人IP才会有无限可能。虽然说这个言论有点夸张,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讲,打造自己的专属IP是一个具有长期意义的事情,也是能够帮助自己获得更大成功的事情。
所以,如果有时间精力的话,还是需要考虑一下打造个人IP。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打造个人IP中重要的一环,个人定位的底层逻辑。
一、底层逻辑:个人定位的三大核心要素
定位公式 = 优势(你能做到的) × 需求(市场需要的) × 价值(你愿意做的)
三者交叉点即为最佳定位,缺失任一维度都会导致定位失效(如擅长但不热爱会倦怠,热爱但无需求难变现)
优势:这个可以借助SWOT分析法来完成。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并且不断扩大。
SWOT分析法适用场景:职业转型、竞争力分析
核心要素:
- S(优势):专业技能、性格特质、资源积累。
- W(劣势):能力短板、经验不足、性格局限。
- O(机会):行业趋势、市场需求、人脉资源。
- T(威胁):竞争压力、技术替代、环境变化。
二、精准定位五步法
完成个人定位基础分析后,还可以为定位进行精准分析。通过更严谨的方式来完善底层逻辑。
通常在这个阶段用到5个策略+2个基础工具
1. 深度自我扫描(向内挖掘)
深度自我扫描(向内挖掘)是个人定位的核心环节,通过系统性反思和工具辅助,帮助个体触及底层特质、潜在需求和真实动机。
- 表层行为(做了什么)
- 日常习惯、时间分配、技能展示
- 能力特质(能做什么)
- 显性技能、隐性潜能、学习模式
- 价值体系(为何选择)
- 决策标准、道德边界、长期信仰
- 情绪模式(感受驱动)
- 成就感来源、挫败感诱因、情绪触发点
- 存在意义(终极目标)
- 人生愿景、自我定义、与世界的关系
2. 市场需求校准(向外验证)
需求验证的3个关键认知
- 真需求 ≠ 伪痛点
- 真需求:用户愿付费且高频出现的问题(如“职场人快速制作专业PPT”)
- 伪痛点:想象中重要但实际不行动的需求(如“提升审美品位”)
- 需求动态性
- 显性需求:已被满足的标准化需求(如基础办公软件)
- 隐性需求:未被表达或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如“用AI自动生成品牌视觉方案”)
- 需求分层理论
- 功能层:解决具体问题(如“数据可视化工具”)
- 情感层:满足身份认同(如“成为数据达人”)
- 意义层:实现价值升华(如“用数据推动社会公平”)
3. 差异化价值提炼
▌USP(独特价值主张)公式
“帮助[特定人群]通过[你的方法]实现[量化结果],因为[你的独特性]”
▌四象限竞争策略
关于四象限的内容其实我们已经说过无数次了,这里就不多讲。
4. 动态迭代机制
▌PDCA循环优化表
PDCA循环提供了一种系统化的方法,帮助我们不断改进工作流程,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
具体而言,在接到一件任务后,可以这样做:
第一,Plan(计划):明确工作的5W1H,即工作内容、目的、时间、地点、负责人和方法。
第二,Do(执行):根据计划分配任务,执行者具体实施。
第三,Check(检查):检查执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识别问题所在。
第四,Act(处理):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奖励或改进,形成成功的标准或进入下一轮PDCA循环。
5.最小化验证(MVP设计)
验证方式对比:
验证层级 | 成本/时间 | 信效度 | 适用阶段 |
---|---|---|---|
概念验证 | 低(问卷/访谈) | 中 | 需求模糊期 |
产品原型 | 中(Demo/PPT) | 高 | 方案成型期 |
付费测试 | 高(预售/众筹) | 极高 | 商业闭环期 |
低成本验证工具:
- 假门测试:上线虚拟服务页面,通过点击/咨询量判断需求热度;
- 微信快闪群:48小时内发布解决方案,观察用户互动深度;
- 视频解说验证:录制方案演示视频,投放到目标社群看转化率。
三、几个个人定位必备工具
▌工具1:冰山模型定位法
-
- 显性层(20%):技能证书/工作经历/作品成果
- 隐性层(80%):
- 天赋优势:盖洛普优势识别器TOP5
- 思维模式:MBTI中的NT(战略型)/SF(务实型)
- 核心动机:麦克利兰需求理论(成就/权力/归属)
▌工具2:成就事件复盘
列出过去3年最有成就感的5件事,用STAR法则分析:
- Situation(情境)
- Task(任务目标)
- Action(采取行动)
- Result(量化结果)
提取高频出现的能力关键词(如数据分析、创意策划)
▌工具3:职业锚测试(Career Anchors)
识别职业价值观(如技术专精、管理权力、生活平衡等),明确职业选择的核心驱动力。
▌工具4:盖洛普优势识别器(CliftonStrengths)
识别个人最突出的34项天赋主题(如“战略思维”“执行力”),聚焦优势领域发展。
▌工具5:个人商业画布(Personal Business Canvas)
经典「商业模型画布」的衍生工具,将企业战略思维应用于个人职业发展,帮助系统梳理自身核心资源、价值主张和职业路径。以下是其核心模块及使用指南:
模块 | 核心问题 | 示例(设计师案例) |
---|---|---|
1. 核心资源 | 我拥有哪些独特资产? (技能、知识、人脉、性格等) |
精通UI/UX设计、Adobe全家桶;艺术院校背景;10年行业经验 |
2. 关键业务 | 我的日常工作主要做什么? (核心产出和职责) |
设计APP界面、用户调研、团队协作推进项目 |
3. 客户群体 | 我为谁创造价值? (直接客户、间接受益者) |
公司产品经理、终端用户、设计团队 |
4. 价值主张 | 我能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 (独特价值点) |
提升用户体验,通过设计驱动产品转化率提升20% |
5. 渠道通路 | 如何让客户感知到我的价值? (传播、交付、反馈渠道) |
公司内部汇报、设计社区作品分享、客户满意度调研 |
6. 客户关系 | 如何与客户建立并维持关系? | 定期需求沟通、设计成果可视化展示、用户测试迭代 |
7. 收入来源 | 我能获得哪些回报? (物质+非物质) |
薪资、项目奖金、行业口碑、设计奖项 |
8. 成本结构 | 我需要付出什么? (时间、金钱、精力等) |
加班、软件订阅费、持续学习课程费用 |
9. 合作伙伴 | 谁可以帮助我实现目标? (内部/外部支持者) |
技术开发团队、设计导师、行业社群 |
最后,不管是方法论还是工具,最后都是需要为人服务的,整个过程中不需要追求完美,不需要追求工具的多少,只要先跑起来,跑通整个流程,然后用PDCA来不断完善即可。
行动起来,才是成功的不二法则。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promote/350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