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最近,陆陆续续有很多小伙伴们来问:我的分析能力不好,一直想提升,苦于找不到方法,我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学习套路和章法、勤于练习、参与业务实践、不断检查盲区、锻炼战略性耐心,剩下的交给时间。
具体如何做,我在之前的文章和新书里也写过,现在我想从一个新的视角再去解读,思考了很长时间,思路还不太成熟。暂时还是以《商业分析方法论和实践指南》这本书中的思路回答大家吧。新思路梳理好,会及时在公众号更新。

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做分析的?

闭上眼睛,仔细梳理一下,想想工作中我们是如何做分析的?
  • 首先,是明确问题、拆解问题、定位原因、得出结论、提出建议、采取行动。这是第一个套路,其实主要考验的是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 其次,我们要分析业务,就必须对自身业务、竞争对手和行业知识有深入了解。试想一个对业务都不了解的人,怎么可能去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呢。这个过程其实考验我们对商业模式和运行规律的理解,我们称为商业理解力
  • 最后,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做分析也要有“米”。分析的“米”是什么?米是各种资料、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可能是我们企业内部的数据,也可能是外部同行的数据。我们需要方法获取这些数据,需要工具进行处理,需要套路进行分析。这个我们称之为数据获取和分析整合能力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所以,你看,做好分析,其实就是把这三种能力修炼好。我们只要有战略、有目的、有方法、循序渐进地去锻炼这三种能力就可以了。
这三种能力,你会发现,有些能力可以短时间提升,比如数据工具,下点苦功夫,多用就可以学会;有些能力却并非短时间可以提升,比如商业理解力,没有亲身参与过业务,别说提升了,恐怕连感觉也没有。很多联网大厂在强调的“业务sense”,说的就是这个,必须切切实实参与业务,才能有业务sense,而要想让这个sense更加灵敏,经验积累更是必不可少。
所以呢,分析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也不要抱着速成的心理,要有耐心。但是一定要有意识地去思考和锻炼!
只要你有自己的提升战略和规划,主动思考,勤于练习,多做业务,剩下的就交给时间,相信经过5年、10年的积淀,不仅你的分析能力会有质的提升,业务能力也会有大的突变。慢即是快,快即是慢!

12个字提升分析能力

 
如何提升分析能力呢?
在我看来,提升分析能力,可以用12个字来概括,它们是“利其器”、“钻业务”、“补盲区”、“做赋能”
我们从学习方法和工具、到参与业务实践、到自我检验盲区、到大规模赋能他人,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就可以实现分析能力的晋级和升迁。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利其器:学会四类分析工具和模型

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延伸到我们的工作场景里,“利其器”就是熟练掌握各种分析模型、方法和工具。

在工作中,其实我们高频使用的模型和工具无非就4类:①逻辑思维模型,②行业和企业分析模型,③业务分析模型,④数据存储采集分析工具。
1. 逻辑思维模型
逻辑思维模型主要用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拆解问题和搭建框架能力。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2. 行业和企业分析模型
行业和企业分析模型主要用于开展外部行业研究、企业研究和竞争对手研究,提升对外部的商业理解能力。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3. 业务分析模型
业务分析模型主要用于深入分析特定的业务线,提升对企业内部业务的理解能力。
业务线通常包含用户、产品、运营、市场、销售等,这些业务线相对来会说比较成熟,很多方法被反复使用和验证,就沉淀总结出来形成了下图的分析模型。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4. 数据存储采集分析工具
不会数据分析工具,你就获取不了“米”、也不会淘米、不会做米、就得饿肚子吃不上饭。
数据工具用于进行数据存储、获取、清洗、处理分析、可视化以及呈现汇报,主要提升数据分析整合能力。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钻研业务:深度参与业务和实践

英文中有个短句叫“Practice makes perfect”,对应到中文就是“熟能生巧”

学习了分析常用的模型、工具和方法之后,此时仍然是处于一个“知道”和“懂得”的阶段,离“精通”和“输出价值”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任何东西如果不上手操作,永远无法精通;如果不应用于业务,则永远没有办法产生价值。
因此,进行不断练习、深度参与业务、重复使用这些“利器”才能将他们和业务融合,熟练精通甚至创新,从而游刃有余地去分析和洞察业务,真正实现学习“利器”的价值
那么如何利用学到的方法、模型和工具?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1. 每日一练,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每天练习一道逻辑思维题,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在纸上把自己的分析思路画出来或写出来就可以。不要追求答案的对错,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分析思维的差异。
常见的逻辑思维题从哪里来?平常在阅读时,做一个有心人,将碰到的好玩的题目整理成一个清单。每天从清单中选择一个题目,思考一个题目,划掉一个题目即可。
2. 横纵结合,训练商业理解力
我们日常工作的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商业环境,只要围绕这个实际的商业环境做一个纵向和横向的延伸,就可以很好地训练商业理解力,具体有3种提升方法。
(1)横向延伸至行业。
每月把自己所在的行业做个分析,利用上文梳理的行业和企业分析模型总结行业现状、趋势、痛点和机会点。
(2)横向拓展至企业。
每两周尝试去分析一个企业,追踪企业的最新战略、策略、产品运营动作,总结企业的优势、劣势、关键成功要素、关键失败因素等。
(3)纵向渗透至企业业务。
每周去分析一个业务专题,向业务持续渗透,分析业务流程、业务管理架构、业务表现、业务问题等。
分析的专题来自于哪里?当然来源于实际工作,需要自己总结。日常工作中要把遇到的业务问题记录下来,同样罗列一个清单。
3. 将工作自动化,提升效率,锤炼数据整合能力
(1)尝试把手头的工作报表化和自动化。
系统地梳理下手头的工作,就会发现,有很多工作是高频重复做的,需要报表化和自动化的就是这些高频重复的工作。
将重复工作自动化有两个原因:①大量重复机械性的工作带给我们的工作价值并不大;②自动化之后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更多时间去做附加值高的事情。
(2)定期面试刷题。
去哪里刷题?力扣(LeetCode)和牛客网足够了。为什么要面试和刷题?
我们要知道,公司为了减少业务风险和管理难度,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权限都有规定。这也意味着,在很长时间内我们做的都是对一家公司有利的重复性事情,很大可能这些事情在其他公司并不适用。
而面试和刷题能够让我们知道整个行业市场对人才和岗位的要求,这样就能够及时补齐自己身上缺少的专业和技能。
因此,让自己保持危机感,保持对数据和技术的熟练度,实时追踪行业趋势,就是定期面试刷题的本质。
 

践行费曼学习法:查找漏洞和盲区

我们学习了分析的方法、工具和模型,也学习了如何在业务和实践中使用他们,效果如何呢?接下来就是检验学习和实践的效果了。

如何自我检验效果呢?采用费曼学习法。费曼学习法的核心是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输出,检验效果并查找盲区。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有时,我们觉得学到的东西都会了、都懂了、都用到了,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可以尝试下费曼学习法。
去和别人口头分享、或者写作、或者去给别人讲课、或者去面试。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觉得卡顿,就意味着有些问题还是没有思考清楚、存在思维和学习盲区,那就需要再重新巩固;如果觉得顺畅流利,那就要想怎么去简化学到的内容。

尝试规模迁移法:通过他检大规模赋能

费曼学习法可以自我查找漏斗和盲区,并促使自己不断进行巩固和简化。
然而学习和实践的结果,尤其是在企业中的业绩,往往不是自我认可就可以,而是要得到他人甚至行业的认可。
如何得到他人的认可?就需要将工作方法和结果进行方法论的总结,并将方法论赋能给他人,这时就要用到规模迁移法。
规模迁移法的核心是把学习和实践的方法论应用到其他人或其他公司,检验方法论是否具备规模化复制和大规模迁移的能力。

自己的分析能力不好,到底该如何提升?

有时,我们觉得学到的知识在工作中实践成功了,也取得了一定工作业绩。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可以尝试下规模迁移法。
把学到和实践的结果进行方法论的总结,把总结到的方法论分享给其他人、运用到其他业务甚至其他公司,先小批量地观察目前的方法论是否具有可复制性,如果具备可复制性再大规模推广复制;如果不具备小范围可复制性,再重新学习和实践。
以上内容,来自《商业分析方法论与实践指南》。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科学化思维工具详解(用户运营篇)(0)
  2. 2023:  视频号爆款打造方法(0)
  3. 2023:  小红书传播运营规划方案(0)
  4. 2022:  销量预测模型案例实战(0)
  5. 2022:  元宇宙通用术语及定义(共3大类34条)(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promote/330132.html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4年1月10日 下午1:21
下一篇 2016年1月16日 上午9:55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