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产品概述 二、用户分析 三、运营策略 四、知乎的问题与思考 五、后续
一、产品概述
1.产品定位
-
出现时的产品阶段:产品萌芽期; -
内容定位:高水准(专业、理性、辩证)的内容分享; -
产品定位:精英人群或专业人士输出有价值内容的问答交流平台; -
运营方向:奠基好社区氛围、管控种子用户质量、做好品牌传播计划(分为外部的宣传与内部种子用户的口碑传播)。
-
出现时的产品阶段:产品增长期; -
内容定位:大众化的高质量内容分享; -
产品定位:多元化的知识分享社区; -
运营方向:维护好社区原本的社区氛围与内容质量、引导好新的用户与内容如何在社区当中生存、根据扩张的需要调整对外的品牌宣传形象对策。
-
出现时的产品阶段:产品成熟期,增速放缓; -
内容定位:大众化的高质量知识分享与付费社区; -
产品定位:多元化的知识分享社区; -
运营方向:加速商业化、辅助KOL用户出产高质量的知识付费产品、为海量化的内容寻找更好的消费方式。
2.产品发展节点
-
2010年12月,知乎网站上线,采取邀请制的注册方式,初期发放的邀请码邀请都是有较大的影响力的专业人士; -
2011年3月,知乎获得李开复的天使投资,在李开复的一波带动作用下,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或商业人士进入知乎。
-
2013年3月,知乎开放注册,不到一年时间内注册用户从40万攀升至400万; -
2014年2月,李开复、佐腾谦一等知乎大V离开知乎; -
2014年6月,知乎完成B轮融资; -
2015年3月,知乎注册用户数达到1700万; -
2015年11月,知乎完成C轮融资。
-
2016年4月,付费提问功能「值乎」上线; -
2016年5月,文字直播功能「知乎live」上线; -
2017年1月,宣布完成D轮1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超过10亿美元,迈入互联网独角兽公司行列; -
2017年5月,内容付费「知识市场」上线;
-
2017年7月,知乎「热榜」上线首个专题「今日大暑,适宜吃瓜」,此专题偏向于娱乐化性质; -
2017年8月,头条系的”悟空问答“斥巨资挖走知乎的300名大V,高调宣战知乎; -
2018年3月,知乎被网信办以“平台管理不严,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的理念,APP从应用商店下架7天; -
2018年4月,知乎对外宣布启动用户权益保护升级,会严格规范站外对于知乎内容的引用; -
2018年6月,知乎上线视频专区板块; -
2019年3月,知乎推出会员体系「盐选会员」; -
2019年8月,知乎获得快手和百度的F轮融资,知乎的回答内容会以小程序的形式介入到百度APP中,以百度搜索、信息流的展现方式运用算法分发给不同的用户; -
2019年10月,知乎上线直播专区板块; -
2020年1月,知乎上线「圈子」功能,作用类似于时兴趣类社群小组; -
2020年10月,知乎推出针对于视频创作者的「海盐计划」,用5亿现金与百亿流量扶持视频创作。
3.产品功能结构

二、用户分析
1.目标用户
-
男女性别:男女性别占比约各位51.15%、48.85%,24岁以下至35岁占比高达75%。 -
地域:大多来自一二线城市,占比67%。 -
学历:本科与硕士占比大,约60%。 -
年龄:24岁以下占比35.54%,24岁至35岁占比43.98%,可知以学生族(大学生群体可能会较多)与上班族为主。
2.用户画像

3.需求场景
-
获取优质信息的需求:信息繁杂的情况下,优质信息获取成本过高。 -
解答困惑的需求:生活或职业的相关问题,想要寻找解决的方法。 -
探索未知的需求:满足求知的好奇心。 -
观点交流的需求:希望对某个主题或话题有相同兴趣的人一起碰撞思维火花。 -
分享型快乐的需求:将知识主动分享给他人,获得了他人的认同,收获满足感。
-
获取专业信息的需求:需要专业度高的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如职业咨询等)。 -
知识营销的需求:希望通过输出专业且高质量的知识,在该社区内建立起一个品牌,获得一定商业价值。 -
自我提升的需求:希望通过撰写内容或阅读内容来达到提升自我的目的。
-
热点事件的讨论需求:获得高质量的讨论与解读。 -
兴趣社交的需求:相同喜好的人一同讨论内容的需求。 -
八卦娱乐等需求:追娱乐圈热点、吃瓜娱乐。
三、运营策略
1.业务逻辑

2.内容定位
3.内容生产
-
形式多样化,但目前社区以图文内容为主:问题(主打)、专栏文章、视频、直播、想法、圈子里发帖子; -
促进生产的可持续性; -
从功能引导上来鼓励用户进行答题; -
社区内含有多种媒介形式的内容,尽可能覆盖不同创作能力的用户; -
通过算法的方式系统主动或用户在系统的推荐下,主动邀请用户答题; -
设计徽章成就系统,增强用户的成就感与满足虚荣心; -
给用户设计了一条明确的成长体系 —— 「盐值系统」,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社区创作,收获更多的权益。
-
多样化的创作工具与变现手段,赋能大V:文字/视频/直播/知乎Live(内容载体:文字-视频-直播-音频)、电子书、杂志等等; -
以问题作为用户之间的链接节点,降低了大V的生产成本、提高内容生产效率; -
对于大V有流量扶持,答案排序时权重会增加; -
知乎拥有完善的社区规则与内容保护体系,能够尽可能保护大V的权益与创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
对于入驻的企业机构给予企业认证,提升品牌曝光; -
提供专业化的内容形式:盐选专栏、知乎Live等功能;
-
通过更加简单易用的工具,降低内容的「制作」门槛; -
丰富内容形式,满足不同创作能力的人的需要; -
搭建面向「创作者」的用户成长体系,用强权益激励用户成长(强权益:流量扶持、变现手段等); -
定期举办不同领域的话题活动,邀请大V与用户参加;
4.内容筛选与整合
-
编辑公共问题; -
举报问题 / 内容 / 用户; -
众裁议事厅(对被举报的内容/用户进行判罚); -
举报; -
反对;
-
将多个单一问题整合成一个专题 —— 话题广场中的各类型专题; -
自建问题引导用户回答; -
为问题打上tag标签 —— 「大咖提问」、「编辑推荐」等等; -
优质内容整合 —— 「知乎日报」、「进站必看」; -
banner推送 —— 正在热议的话题/用户感兴趣的问题/····· -
将优质答案收录到需要开通付费才能查看的「盐选」中。
5.内容分发
-
「首页」中的「推荐」:推送内容包括问题答案、直播、视频、专栏文章、盐选付费内容 -
「答案」内容末尾的「推荐阅读」 -
在阅读文章、视频、文章时,如果选择下滑到底部继续下滑的话,会跳转到另外一个相关内容(基于视频内容的个性化推荐)
-
知乎当中的「热榜」以及会员专区中的排行榜; -
「热榜」中的精选集合 —— 「日报精选」、「进站必看」; -
将优质的内容整理专题/活动的形式进行分发:展现的位置为「问题」的问题介绍下面,或者可以在「活动广场」中找到; -
知乎的会员内容「盐选」会将部分优质答案收录进去,在这个板块内页面将内容推荐给用户。
-
用户主动搜索问题或答案会推送相关的内容; -
用户主动关注了某个问题会收到该问题的答案推送。
四、知乎的问题与思考
1.知乎的现状与问题
2.解决方向
-
为视频板块内容寻找差异化的内容; -
让视频内容能够以更好的方式融入到问题板块中,而不仅仅只是在信息当中的推荐; -
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挖掘出有潜力的视频创作者(重点); -
强化知乎的内容护城河建设。
-
人工介入,将改编答案所涉及的题目送上知乎热榜,并打上新的tag —— 「老树花开」,并给予高热度的标识; -
在推广视频内容期间,问题页面的答案排序,优先将被改编成视频的答案放在前面,并且在答案列表打上一个专属的标记 —— 「新知视频」; -
将视频收录到「每日必看」合集中; -
开屏首页可进行一次内容的宣传; -
在「首页」的推荐里,主动推送被改编成视频的答案。
五、后续
-
商业化运营 —— 让内容创作者走出商业化变现的困境。这里需要重点关注下变现能力并不强的腰部内容创作者,能否在除了流量支持方式让腰部内容创作者也能够直接获利,反过来助力内容生产。 -
用户运营 —— 重视用户的分层运营。目前知乎都没有太好平衡不同层次用户的内容消费体验,尤其是向往知识、专业性内容的用户没有安放好他们在社区的位置。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新抖视)
本文转载于作者ID:汪仔7020,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