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12月28日由微信官方开发的“跳一跳”上线后,小程序终于对游戏领域开放。游戏是垂直移动应用中天然具有成熟盈利模式且空间巨大的细分领域,虽然再小程序中开放较晚,但这个场景爆发迅速。根据阿拉丁的报告,在前200个头部小程序中,游戏类目就占到30个席位,总数居首,大量开发者集中在智力游戏和猜谜游戏中,譬如猜成语、答题类的小游戏热度颇高。
今年小程序展现出了商业化的苗头。3月初微信在“跳一跳”上做了个实验,将游戏中基座的位置设为广告位放置企业Logo。NIKE投入2000万元成了首个广告主。此后在小程序游戏中放置广告位的方式也花样出新。
除却游戏,以下垂直领域的小程序今年热度很高:社交、图片摄影、网络购物、工具、教育、生活服务、育儿母婴、汽车、旅游、内容资讯、音乐音频、阅读、线下零售、餐饮等场景的小程序,活跃度最高。
就具体数据而言,在榜单中,社交类14个,图片摄影类5个,网络购物类4个,工具和教育类各3个,生活服务、育儿母婴、汽车类各2个,旅游、内容资讯、音乐音频、阅读、线下零售、餐饮各1个。
去年12月,阿拉丁也曾发布小程序数据报告,相对于彼时的数据,今年微信小程序的趋势有以下几点变化:
2018年1-2月份小程序游戏类占比24%,相比12月上升了8%,社交类占比13%较12月增加了5%。至于原因,春节期间的空闲时间让打游戏的时长上升,而过节期间的社交需求则刺激了社交类小程序增长。
网络购物和工具类小程序的占比相比12月有所下滑。其中网络购物类占比12%,相比12月下降6%,工具类占比9%,相比12月下降5%。阿拉丁认为,网购类小程序下滑的原因是春节假期大量物流快递停运,平台停止发货,而这一数字在3月份回回暖。
此外,给予小程序生态正迅速衍生出更多新物种类应用。在今年前三个月的TOP200榜单中有78个新物种小程序,其中游戏类占到38%,除此以外,社交、工具、网络购物、线下零售、生活服务、教育、公益、阅读、内容资讯领域比例也较大。
以下为报告原文:
自 36kr
本文转载于36kr,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