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思维。

“个人成长也可以用贴现率体现,

你不能让自己的时间累计越长,贴现率就变高了。

我们都非常清晰一个观念就是,当下做任何事情,现在都是未来的起点,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有效的思考,如何让这件事情贴现率变的更低。

在大众的眼里,人们常说:“人丑就要多读书”,其实看似玩笑的一句话,却几乎当中蕴含了很多真理。

除了个人颜值,体能,身材等先天性的因素外,知识是人力资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足颜值,身材等额外的不足,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贴现率很低,甚至为负”,也就是越看越值钱。

我们老家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家中有一老,如有一宝”。就是因为老年人一生的阅历和经验能够应对解决各种基础可以避免的问题。

然而,现在技术驱动的社会,单纯靠一个人的一生阅历可能连社会速度都跟不上,更不用说指导后辈们了。

但是这不代表知识积累不再重要,而是更加强调了知识的不断更新,迭代和体系化,更加重要,这样的知识在不断增值。

比如更窄门,更专业,替代性低的岗位技能知识,教授,医生级别,科研人才等。

他们的贴现成本会更低,很多人就觉得:“学习无用”贴现思维就是让我们投入一件事情,不仅仅要考虑当下,也要考虑未来,同时也可以从未来折现的方式,来看当下值不值得投入。


01

关于“贴现”思维。

如果一件事情,现在投入去行动,结果两年后,贴现率变的很高,那么你就要思考“要不要长期投入了”。
什么是贴现:
这里的贴现,不是贴近现金的意思,千万不要混淆了概念,贴现;可以视作是未来价值和现在价值之间的折算。
举例说明,比如受到通货的影响,明年的100元钱,今天只值95元,贴现率就是5%。
贴现率越高,现在的市场价格越低,反之贴现率越低,现在的市场价格就会越高,一个资产现在的价值,就等于未来所有价值贴现今天价值的总和。
另外,折旧(损耗,成本)也是决定资产贴现率的重要因素。资产是有折旧和损耗的,所以,实际的贴现率应该是名义贴现率加上一个折旧率。
贴现思维,不仅仅用在金融市场领域,更是我们生活中很多长期决策,比如个人规划职业发展,婚姻选择中必备的一种思考模式。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贴现率越低,更利于长期投资: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来估算一下,这笔钱是投资项目合适还是买理财基金合适
贴现率和折现率本质概念是一样,但是使用场景不同。
贴现率一般是拿票据到银行来贴现的时候,银行在计算给你多少钱的时候使用的那个折现率,而银行向央行贴现则叫再贴现。
折现率一般场景是企业自己计算的时候,比如,用折现法来决定是否投资某个项目的时候,使用的那个折现利率。
贴现思维。
贴现思维计算:
如果你有15万元,现在有一个项目,存到银行利息是5%,投资项目5年的时间他每年都可以给你带来“3万”的现金流,你会怎么选择?
我把5%作为折现率,我们来核算下。
计算公式很简单,用3万/(1+5%)^1,依次类推,第二年(1+5%)^2,最后得到的金额大概为1.3万左右。
也就是说,我投资这个项目按照5%的预期收益率(折现率)算,这个项目目前值每年值1.3万左右。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当下价值核算:
理财是从当下计算,公式为:本金*期限*利率,15万,5年每年年化5%,利息是3.75万,每年则是7500元,
换句话说,我要拿15万投资这个项目,收益只比银行高出一点点,还要承担市场风险,从VC收益角度,投资的几率就会很小。
金融学当中有一个计算公式为:
PV=C(每年的现金流)/(1+r)^1+C/(1+r)^2+……….
因为折现率是作为分母,所以越小,PV越大,也就是说你的收益越大,而贴现率为什么越低,越有利于投资长的项目呢?
我们可以把贴现率比作是“利率”,假如我们持续不断的需要向银行借钱,平均一般是5%,结果受市场影响,利率降低到了3.5%。
我们知道未来贷款利率上升的可能性就会极大,所以就通过长期贷款来锁定这个低利率。
贴现利率体现的是“机会成本”,而他越低,说明我们因为选择而错过其他的项目成本就会越低,所以,更利于自己去做长期投资。
贴现和折现,两者其实本质是相同的,唯一不一样的是使用场景,一个从未来价值核算,一个是当下价值核算。
都是把未来的钱(收益)用今天的钱来衡量,而折现呢,是未来的收入,现在值多少钱。
从现金计算角度,两者可能差异化不大,但是中间涉及到“机会成本”,“沉没成本”,以及市场趋势,环境变化。

02

看“短期”还是“长期”。

从个人成长角度出发,多数人都会高估了短期,而低估了长期价值,比如“找工作”,“谈薪资”,就要离家近,就要1.8万,少1000都不干等。
往往在乎于眼前的得失,而没有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一些去思考未来的价值,比如“薪资可能高了1000块,但是公司稳定么?在行业中地位如何,是不是面临危机风险等。
会不会出现,做了两个月,就要面临跳槽的风险等,这些都是贴现思维的一部分。
当然看短期和看长期,也是根据自己情况去决定的,短期和长期并没有好坏之分,比如你现在都解决不了温饱了,谈长期也没有意义。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必须用长远的未来为起点:
在贴现的框架之下,必须以更长远的未来为起点考虑问题,任何短时间的行为,可能使我们在瞬间提高市场价格,但是在个人价值上,或者企业内部就会埋下高损耗,高折旧的根子。
时间一长,这些成本就会显露出来,使得企业或者个人资产的实际贴现利率极速上升,然后价格回落。
比如我们经常看到吃青春饭的行业(模特,主播),不等以当下的价格去推测未来的收入,可能会出现短期暴增,但是有无想过“它的贴现率”在某个时刻会极速增高。
你看到的一些“三线小明星”,因为一档节目或者电视剧瞬间火了起来。
但是如果没有长期稳定的输出,经济团队打造,结果不到3年,在市场就没有了声音,它的贴现率是极高的。
贴现率也有它的另外一面,就是“长期主义”。
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因为现在读了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没有立即产生效用就放弃了,可能这本书中学到的价值在未来某个时刻会用的上。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小黄车的经典贴现案例
共享单车前几年是风口之上,智远认为用贴现思维去解释这种现象再好不过,很短期内的高速增长给小黄车超高的市场溢价。
也就是说因为“预期中的高速增长”小黄车的名义贴现率被定的是非常的低,所以,它的价格非常的高。
可能因为多家角逐,加上前几年资本并不是收紧状态,看上风口就投,都在想着下一轮积极套现,并不看长期,但是往往就会被忽略掉重要的一点,就是“折旧率”。
网上报道可以看到,“小黄车的内部管理混乱,战线团队各城市铺设宽广”,这些隐形的成本损耗没有被计算进去,但是时间一长,这些成本就全部显性化了。
等它显性化以后,共享单车的实际贴现率就会极速上升,然后导致市场估值一落千丈,最后成了一个尴尬局面,创始人最终成了收尾者。
不仅仅是公司,个人同样适用这个原则,在金融学框架里面,人的一生,可以看作是资产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贴现率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时间的函数。
我们如果想提高自身的价格,就要保持亮点,其一是“高增长”,其二是“低折旧”。
顾名思义,高增长就是跟上时代,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认知高度,因为你没有办法赚到比自己认知更高的人的钱,低折旧本质就好比是损耗,降低它的折损率。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降低贴现率,使自己达到长期升值的目的。
个人不管是从广度的人脉上面,还是厚度的学历,处事上面,都要做到同样的积累,所以很多人往往高估了短期,而忽略了长期。

03

贴现思维是“长期”和“未来”思维。

谈贴现,其实是在替未来定价,而这个在替“未来定价”的过程中,有一个概念是很多人忽略的,就是“实际贴现率”和“名义贴现率”之间的区别。
平时我们说到贴现率的时候,其实经常没有意识到,资产是有折旧和损耗的,所以,实际的贴现率应该是;“名义贴现率加上一个折旧率。
资产维度:
折旧(损耗,成本)是决定资产贴现率的重要因素。
个人维度:
折旧(时间,认知,学习力)是决定贴现利率重要的因素。
一个人的贴现率极速增高,个人未来价值就会越小,本质是因为从折现角度,个人的时间精力,认知能力,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升华,从而让自己不断的从市场份额中下滑造成的影响。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美女嫁富豪的故事:
一个华尔街的精英中年人,碰到了一位漂亮的女孩,这个女孩一直想要找一个大款结婚。
然后他就跟这个女孩说,”结婚啊,其实相对于一次长期投资,双方来进行资产的互换,我看上你的美貌,我多金,是一个公平买卖,对不对?
女的说,但是实际上我很不划算,为什么呢?因为随着时间流逝,你渐渐的衰老,而我的个人能力和经验都在不断增加。
换句话说,女孩这个资产在贬值,而男方这个资产在升值。所以,如果我们的婚姻维系很多年,比如30年,折算今天的价值,我现在的价值就很高,你现在的价值就会偏低。
所以说,女孩认为从自身角度出发,进行长期投资并核算,更优的策略是进行一个短期合同。
这个故事应该是编出来的,但是你从中可以看得出来,它具有典型的贴现思维。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金融学原理中,一个资产现在的价值,就等于未来所有价值贴现到今天价值的总和。
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就是,我们怎么给这两位的人力资本算贴现率,然后这种算法对我们人生决策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首先,谈贴现是在给未来定价。
而这个替未来定价的过程,有一个概念是很多人忽略的,就是“实际贴现率”和“名义贴现率”。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名义贴现率和折扣率的具体分析:
如果我们把人看做资产,那么这个男的所拥有的是“能力资产”,女方拥有的是“美貌资产”
上面说过的公式,我在说一遍:
实际贴现率=(名义)贴现率+折旧率
现在假设对方都面临同样的名义贴现率,但是,美貌是一种折旧很快,耗损很高的资产,时间越长,折旧就越快。
所以,算下来,女方有更高的折旧率,即使“名义贴现率”一样的情况下,女主角也会面临更高的实际贴现率。
我上面有说到,贴现率越高,现在的价值就越低。所以,这么一算下来,女主角现在的价值就会变的很低,从这个角度,男主角确实不划算。
因为,现在这个时代,美貌资产这个事情,其实对男方也是成立的。男生为什么那么在意秃头和大肚子,因为现实生活中,颜值也是人力资本里面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智远不是开玩笑,你去面试,谈判商务合作,颜值高的拿下几率更高一些,经济学期刊中曾经有研究报告指出,从长期来看,“长得好看的人比一般人的收入要高出5%-10%。
而且你知道么,可能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这个规律在男同学中更加显著,也就是说,好看对于同学的收入提高是更重要的。
你去琢磨下,为什么现在的医美,健身行业这么流行了,这是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服务型为主的社会,颜值和美貌在人力资本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所以,大家现在就越来越有动力去降低资产的折旧率,也就是降低自己的实际贴现率,提高自己的市场价格。
对于个人来说,那么什么样的资产才能减少折旧,降低贴现率,提高市场价格呢?,甚至于什么样的资产折旧率会低,甚至不折旧,反而增值呢?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人力资本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自然资本:
包括个人容貌,身体素质,体态,这些你想想就知道了。
年轻的时候,脸上各种的胶原蛋白,而在时间维度的不断增长上,自然也就折旧了,“你再怎么努力,也只能降低,而不能消除折旧和损耗”。
其二后天资本:
比如说学习的知识,个人技能,个人智商,情商等,这些资本在时间的维度上面其实是可以累积的,也可以锻炼出来的。
只要你积累速度超过知识,技能的更新速度,你的资产就不但不会这就损耗,反而可能增值。
这么一思考的话,古人说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就有了很强的金融意义了,因为,“知识资本的折旧率相对来说很低”,甚至是负的。
贴现思维。
所以,那些以知识为生的人,在更长的时间维度上,他们面临的实际贴现率更低,所以,他们的市场价格,也就是收入会更高。
回到文章开始智远所说,为什么医生,教授这些职业越老越吃香,为什么这些职业在婚姻市场也比较受到欢迎,因为这些职业所依靠的人力资本不怎么折旧,反而可能增值。
所以在长期合作的框架下,他们的实际贴现率比较低,而降低的也只是部分的“名义贴现率”,市场价格自然也就比较高了。

04

年轻赚钱,也要投资自己。

秉承未来和长期的原则,如果站在个人成长贴现思维的角度,你认为什么样的投资才能使自己增值,答案肯定是“学习,提高认知”,让边际成本越来越少的个人资产
上述智远大概有提到,个人贴现维度的折旧等于时间,认知,学习力决定利率变高或者变低。
因为在贴现的框架下,自己必须更长远的规划自己的未来,为未来的起点所考虑问题。
你要知道:
任何短期的行为,可能使我们提高了自己的市场价(工资),但是也会出现内耗,时间一长,这些成本就会显露出来,使得个人资产的实际贴现率极速上升,然后价格回落。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价格价值空间很早就被决定:
我和身边一个朋友沟通,年轻赚钱是一种动力一点都不假,但是赚钱的目的其实本质也是为了“成就更好的自我“,有自己的理想追求。
比如社会中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双手,赚取了启动资金,拿着这笔钱投资自己喜欢的事情,做民宿,旅行,自媒体,完全不靠融资,也可以过的很好。
这么看来,赚钱只是实现目标的一个结果,而不是终点,而整个过程中,实现结果重要的核心因素离不开自我的提升。
每个人其实都有自己的“价格价值空间”,你一生能够赚多少的钱其实从某个时刻的行为就已经被决定了。
往往在年轻的时候,透支自己的年龄,青春,靠以前的学识,见识,不愿意进步的人,再次学习的人,就会很早就进入了贴现率过高的状态。
这也就是你身边经常会看到的情况,为什么同样的两人25岁从一所学校毕业,35岁却有着天壤之别。
因为有人总觉得以前学习的东西够用,而停止了学习。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做任何事情就喜欢注重眼前利益,成长算什么,赚钱才是王道。
这种本质也是压榨自己的“价格价值空间”,你可能看到他短期赚到了满盆瓶体,但是进入瓶颈以后的路,才是最致命的打击。

贴现思维。

(配图方便阅读体验)
敢于“反木桶理论”:
大量的人误解了“木桶理论”,他们一心想去弥补自己的短板,却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木桶理论”指的应该对已经成功者,想要继续保持优势,不能有致命的弱点的人。
比如,一位公司合伙人,必须懂管理,运营,市场,可能又要懂技术,文化,外交等。。
但是对尚未成功的人呢,要想成功,必须将自己的某一根长板放大得足够长,用这根长板去突破,而不是试图把自己变得很完美。
比如长跑运动员要想成功将自己两条腿发挥到极致,而不在于能不能将文字写得出色。
所以从未来长期的原则,考虑当下,你要“反木桶理论”——进取者想要获得突破,不能没有致命的优势!
贴现思维。
而想要培养核心专业技能,就不能寄托于希望走捷径,因为赚钱或者成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
很多人只看到大树的繁花似锦,但他没有看到树根在地下已经扎了多年。
成功也好,天才也罢,
无非一句话,用十年,磨一剑。
个人成长就是一个“个人投资”的过程,在哪里投资结果就会产生在哪里,你要敢于不间断的投资自己的大脑,让自己增值,防止贴现率过高
核心观点:
读懂贴现思维,可以让自己看事物不仅仅局限于看短期,在未来价值和现在价值的折算中选择更决策损失度会更低。
多数人宁愿要金额较小的眼前酬劳也不要金额较大的日后报酬,这一现象叫做“双曲贴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王智远)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备忘录正在编辑手机关机了怎么将内容找回(0)
  2. 2023:  百度内测AI搜索框了,全员免费使用(0)
  3. 2023:  客服回复话术(0)
  4. 2023:  这三点没走好,企业新媒体矩阵很难走长远(0)
  5. 2023:  618淘天集团三大改动,我们该怎么做(0)

本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王智远),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1)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0年5月11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0年5月12日 下午2:14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