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员离职赔偿一览表(2025年收藏版)

图片
01
经济补偿金(N)

1)计算公式:

经济补偿金=S(平均工资)×N(工作年限)

S: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注: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照职工月平均工资3倍的数额支付,且年限最高不超过12年。)

N: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

1)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2)6个月以上不满1年的,按1年计算;

3)不满6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特别提醒:

经济补偿金中的月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解除劳动合同前12个月的月实际平均工资,而不仅是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基本工资。

02
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N+1)

1)名词解释:

“N+1”代表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

代通知金是指公司应当提前30天通知,如果没有提前通知,需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

注:这个工资是指离职前1个月的工资,不是指平均工资。

2)计算公式:

代通知金经济补偿金公式=S×N+S(上)×1

“N+1”:有非错解除情形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S(上)×1: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3)适用情况

劳动合同法第40条中的3种情况,会涉及“N+1”:

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4)提前30天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合同。

03
赔偿金(2N)

1)名词解释:

2N: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通用经济补偿标准的2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通俗讲“2N”指(违法辞退)赔偿金,就是经济补偿金的2倍。

2)计算公式:

违法解除赔偿金公式=S×2N

3)适用情况:

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为2N,比如未支付劳动报酬,未缴纳社会保险等。

现实中,如果公司辞退员工的理由不成立,就要支付2N。公司只要敢辞退,大概率就要支付2N,所以想合法辞退一个员工其实非常难的。

小贴士:

“工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概念,但同时也非常重要。在核算加班费、经济补偿、赔偿金、工伤或致残的补助金时,甚至是在为员工缴纳社保及公积金时,都需要根据工资作为计算的基数。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354020.html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5年8月6日 上午10:42
下一篇 2020年10月24日 上午10:38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