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清楚自己所处的行业地位?你是否清楚每一次消费者“冲动”背后的动因?为了让你直达受众所需,少走曲折弯路,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推出“Data Selected 有数有品”栏目,用数据科学解答一切关于消费者“买买买”的问题。
我们通过洞察拥有4.54亿消费者的阿里大数据,根据销售额、客单价、复购率三项综合指标,还原最真实的消费现状,选出各类单品里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十大品牌,并附上CBNData数据分析师对消费趋势的深入点评。
今天第八期,一起来聊聊“沐浴露”。
20年前,作为消费者的你如何决定一瓶沐浴露的购买?
是平时一直用的牌子打出了新品广告,让你想尝鲜一下?是超市的惹眼推头上陈列的特惠畅销品,打动到了你?还是街头户外广告牌上,由当红明星拍摄的品牌大片儿让你心动而购……不论是尝鲜、求实惠、名人效应,还是对品牌的信赖,如今看来都如此“水到渠成”。毕竟在信息相对不那么对等的年代,购买决策都显得如此“直线”。
而今,在中国市场称霸一时的宝洁和联合利华旗下的沐浴露品牌,是否还依旧霸占消费者的浴室?一支广告、一波明星、一次次高调展示,在现时代是否还奏效?不容忽视的线上消费渠道或能给你答案。
这些年,品牌们都知道,广告已不限于电视、户外、纸媒这些传统媒体,还不是因为消费者不再是单向接收消息的一方了。消费者可以从个人需求出发,上网自我匹配适合的商品;消费者会主动反馈和收集商品评价,自主实现消息互通;更重要的是,比起一千个网友的推荐,有时都比不过一句亲友在朋友圈的好评。
更值得一提的是如今KOL的盛行,甚至都已威胁到时尚编辑的地位,一句赞言胜过明星代言。对于品牌而言,网红经济确实是实打实的带货力,不过一次性的流量爆棚真是长久之计?
很多时候,一个品牌的成与败,八成都与定位有关。一方面是定价,另一方面的是定调。
以前者来说,物美价廉就是跑量的大众型路线,商超、电商给力促销就能实现销量;如若是锁定中高端人群,那产品的各方面定位必须走出差异化,这样价格才有说服力。
以后者来说,就牵扯到品牌代言人和产品属性。举个例子,宝洁旗下的飘柔大家都知道吧,不论你买不买账,它家的洗发露还是深入人心的,那你可曾听过飘柔沐浴露?从一开始,飘柔这个名字就不适合拿来做沐浴露,洗完飘飘然吗?过于强硬的洗发基因,注定了它最后的黯然退市。
此外,爱蹭热点的品牌们,学着跨界二次元或是找来与自家品牌不匹配的人气代言人,最后换来消费者的吐槽频频。到底什么才是消费者的真爱?如何决策品牌的市场定位?消费大数据来跟你说大实话!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数据分析师通过分析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的阿里巴巴消费大数据,根据销售额、复购率、人均消费指标综合评出了线上沐浴露十大品牌。
本文转载于CBNData,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