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拒绝我,但请你不要拒绝美味”、“鸡排免费,塑料袋6块”、“做完你的做你的,这种场面我还是在控制”…这些充满幽默感的金句,来自景德镇一位普通的鸡排摊主,网友亲切称他为“鸡排哥”。
在过去一个月,他不仅风靡小红书,更引发了各种创意二创内容,各式各样的“鸡排哥体”刷屏社交平台,数据显示,热搜词“鸡排哥”近30天相关笔记数近2万篇、笔记预估互动突破千万级, 相关话题#鸡排哥、#鸡排主理人、#鸡排哥语录 等浏览量高达4.7亿+。

1、情绪价值驱动的“活人感”破圈
真实感与反差感:打破网红剧本的“人间清醒”
严肃表情与幽默金句的反差,是鸡排哥走红的核心要素,“鸡排哥”未经雕琢的真实性和“活人感”,与小红书用户追求的“去滤镜化”内容高度契合。这种强烈反差萌恰好符合小红书用户喜欢“挖掘宝藏博主”的社区氛围。
9月25日鸡排哥开设小红书账号,20天内粉丝数量突破20万,首条视频笔记互动量达23万+。进一步分析粉丝群体,活跃粉丝占比高达77%,涵盖都市GenZ、都市蓝领和小镇青年等人群,也印证了小红书年轻用户对模板化内容审美疲劳后的需求转向。

情绪价值溢价:6元鸡排卖出600元体验
网友调侃“买鸡排送心理咨询”,本质是对情感共鸣的付费意愿。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光顾是我沾”、”你是10块的鸡柳、是VIP客户”……鸡排哥能让每位顾客感觉到被重视,情绪价值拉满。

这种将物质消费转化为情感投资的逻辑,与小红书“记录美好生活”的平台定位深度共振。国庆期间大量游客慕名前往景德镇排队几小时、只为打卡“鸡排哥”,证明情绪价值已从内容层面延伸至消费决策。
2、出圈二创,UGC生态的裂变式传播
鸡排哥的真正爆火,离不开小红书用户自发创作的二次创作内容。这些二创视频不仅扩大了传播半径,更让“鸡排哥”从具体人物演变为一种文化符号,形成病毒式传播。
有创造力的网友们借用“做完你的做你的”等经典语录,制作了“打工人版”、“健身人版”、“学生版”等各类主题的二创视频:“办公室人手不足、一人身兼数职,做完你的我做你的”、“做完你的做你的,这种重量我还是在控制”、“秋招、科研、选调我将会同时进行操作”等内容纷纷玩梗,爆文频出。

这些视频以幽默表达反衬现实的无奈,拉满了玩梗的娱乐价值与社会共鸣。这种“万物皆可鸡排哥”的二创狂欢,本质是用户对标准化社交模板的反叛,通过戏谑解构实现情感表达。
腾讯地图、转转、美团等品牌纷纷跟上热点,合作笔记爆文频出。

3、从“鸡排主理人”到文旅推介官
景德镇文旅部门迅速抓住这一热点,不仅授予鸡排哥“景德镇文旅推介官”称号,还为其安排新的固定摊位,并成立专班维持秩序和环境卫生,成功将个人流量转化为城市影响力。

情绪价值正在重构消费价值链。当标准化服务遭遇审美疲劳,那些能提供情感共振的经营者正在创造新红利。
鸡排哥提供的不仅是鸡排,更是一份被看见、被记住的温暖。在当下过度包装的营销环境中,真诚才是终极流量密码。
本文由小红薯投稿,不代表爱运营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operate/xiaohongshu/35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