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开免密支付?关掉吧!

最近,有网友在知乎爆料因为开通了免密支付,导致被一嗨租车在多年后用违章作为缘由扣除了1000多元。
图片
根据作者提供的内容,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时间线:
  1. 1.2020年的时候爆料人使用了一嗨租车,并且当时通过支付宝授权了免密支付。
  2. 2.2025年5月6日,支付宝被扣除了1099元。
  3. 3.联系一嗨,表示是因为:“您在20年一次租车过程中产生了3分违章,这一笔钱时代办违章得手续费”
  4. 4.2025年5月8日。因为爆料人的持续曝光。一嗨已经针对这个扣款进行退款。
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事情,看起来很简单,不过作为用户,在这个流程里面其实是作为弱势方的,想要维权,只能通过曝光或者走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这个过程相信有过维权的人都知道,很辛苦。
今天,我们就从产品运营的角度来聊聊免密支付这件事。
免密支付是一种便捷的支付方式,允许用户在不输入密码、指纹或其他验证信息的情况下完成交易。它通常用于小额支付、高频场景或绑定自动扣费服务。这个服务大概是在2015年左右推向市场,后续就被各种支付机构大力推广。
从用户角度来说:免费支付能够节省时间成本,尤其是一些小额支付场景上更是如此。
从产品角度来说:能够让用户快速完成支付流程,提高产品转化率。如果是诸如会员卡之类月付的,还能够让用户在不自觉中多花钱。
但是免密支付其实还是存在很多风险的。比如说:手机丢失或被盗:他人可能通过付款码或绑定的免密服务盗刷。恶意扣费:部分应用可能滥用自动续费功能。(上面的案例就属于恶意扣费的类型)
图片
而在黑猫投诉中,能够看到的就有6万多条关于免密支付的投诉。
根据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免密支付条款可以看到,虽然说授权开通免密支付需要用户的确认,但相信大家在开通的时候,都很少会去看长长的协议吧!
那么,想要减少此类事情的发生。在平台端没有做出优化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做好自我管理。
  1. 支付宝
    • 路径:我的 → 设置 → 支付设置 → 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 管理或关闭服务。
  2. 微信支付
    • 路径:我 → 服务 → 钱包 → 支付设置 → 自动续费/免密支付 → 选择项目关闭。
  3. 信用卡闪付
    • 联系银行客服调整小额免密额度或关闭功能。
而作为平台,也应该对这个功能做更多的优化提升。
1.优化提示
在用户开通的时候,将重点信息强调展示,比如授权的金额、频次、时长。
2.对商家更加严格审核
根据商家类型,注册资本等要素,设定不同的权限,收款金额,利用大数据判断收款条目和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否相关。
3.大额账单的二次验证
针对异常订单,包括突发的大额,运营者不正常的批量扣款进行重复验证,需要用户验证成功后才能够正常支付。
4.担保交易
如果商家因为免密支付的售后过多,那么可以引入更加严格的审核机制,甚至可以对流水进行一定时长的管控。
 
不过当前阶段,作为消费者,还是需要自己去检查一下授权开通了那些免密支付。建议只保留公共交通相关的。而会员类之类的全部关闭。如果是为了首月优惠开通的,那么也请开通后及时关闭。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news/351076.html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上午8:46
下一篇 2025年5月16日 上午10:42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