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一万个小时也成为不了一个好运营

最近掀起一阵知识付费的狂潮。

各种各样的课程,百家争鸣,单从营收来讲,很多早早挤入赛道的人,应是收益颇丰。

很多人靠着付费课程,内容创业,赚了钱,便又开始大肆宣讲,内容创业之道。

“文案如何写?标题如何取?拉新如何做?如何策划一个快速涨粉活力的活动?”

于是我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手贱的买了各种各样的没用的课程,进入了所谓很牛掰的付费群之后,发誓再也不会轻易购买”付费内容“了。

一个所谓好的卖课文案,通常的卖点都是”大咖“,”快速成长“”牛逼的同学“”牛掰的人脉“这些个亮点,而这种套路用了几次之后,还能再激起我们的热情吗?

除非我们真正觉得课程特别棒,如文案中所说,起到了对等的效果。

不然此次的购买可能只会是我们的“唯一+最后一次尝试”。而利用所谓课程的收入也只会是“一次性”收入。

就我个人对内容创业的看法,在这个知识春天,但也是竞争激烈的知识红利期,不好好打造内容的精度,而过于看重眼前的利益,追求一次性、爆发式的收益,多半是熬不过夏天的。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挤进来了,推广成本会变的越来越高,没有打造好内容的精度,无法与粉丝拥有强联系,提升粉丝粘性和品牌认可度,当成本大于收入时,再继续走下去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

反而在前期注重与粉丝的互动和关系,打造独特的品牌和情感联系,我看到有这样特征的公众号或是IP其实是走得越来越轻松了,相对于其他盲目获利的公号来说,前者推广成本可能会越来越小,因为在用户之间形成了口碑传播,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后者却因为口碑并未建立好,而赛道太拥挤,获取用户的成本和收益之间必然有一个滑坡的趋势。

下面来结合内容创业来谈谈我的看法,如有不同想法,欢迎留言交流。

1.为什么我从原来的听课狂到现在有人送给我很贵的课程都懒得收藏和打开了

从最初对新媒体运营一窍不通的小白开始,我在各大平台听过不少课程,加过不少付费社群。后来慢慢意识到,听这些课浪费的时间太多了,即使不考虑一个金钱的损失,时间却是更加宝贵的东西。而加过的付费群,只是在加入的时候改了群名片…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可能是我加的群不够好,我甚至觉得这些所谓的大咖云集高质量的社群,还不如我自己建立的一个新媒体每日话题群好。(打广告 :感兴趣者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 运营群 加入)

回想从小白开始,到现在对新媒体也算是有了自己的认知。让我进步最快的是我工作或者实践中,遇到一个具体问题,再自己去各大平台搜索资料,琢磨解决方案的过程。

而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却是,盲目的听大量的课程,不加思考的去赞同一个观点。

所以在成长路上,我常常对现有的一些观点和模式进行反思,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成长方式。

而我发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成长方式却是”自我教育“,类似于“自主学习”,例如在新媒体运营方面我个人对内容运营和社群运营更感兴趣,所以我每周会抽出一点时间去研究内容上做得好的大号都有什么特点,譬如在看完20篇新世相的文章后,我发现新世相的每篇文章里的情感点都能恰到好处的戳中很多人的软肋,而独特的sayings风格和经典名著的选阅,都使得它独具个人特色,从名著的选择上,可看出其阅读面是非常广的,而文前的sayings也显示了其“深”的一面。

因此个人总结觉得自己要多花时间去进行深度阅读,在深度阅读上面不断积累,形成一定的广度。

追三年的热点,学三年快速成长的技能和方法,不如花三年时间,闭门造车的深度阅读。

当然这个闭门造车用得不是那么准确,只有我们沉淀下来,用时间去耐心打磨一件事情,你才能拥有自己不可替代的魅力。

就如今天下午读到蒋勋的《孤独六讲》里说到的一句话,凡是所有你认为可以简化的东西,其实都是很难简化的,反而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再结合当下的一个大热议题,”只有跳出舒适区“才能成长,所以我认为,那些所谓让人轻而易举就能成长成才的课程或是内容,肯定是达不到效果的。

而读一本书的意义和用处,也真的不在于明白了书中讲的道理和观点。道理和观点太多了,静下心来读一本书,更多的意义是在书中与作者对话,从而有了自己不同的思考,更为独立的思考。

所以很多人比较喜欢得到的几分钟给你讲一本书这种音频,我并不喜欢,也从不购买,同时不看好。

2.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知识焦虑后,我反思出了什么

曾经作为一个内容运营,每天几乎要看几百篇干货文章。而看得越多,也让我逐渐的对”内容创业“这一命题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学习的过程是输入,目的应该是输出。

被动学习远不如主动学习的效果好,而过度的输入却会使得输出的时间越来越少。

因此,结合二者而言:”主动“”输出”,我更看好的是”社群经济。“

比如我现在建立的这个新媒体成长群,每天在小鹅通上发布话题讨论,就是一个“主动思考”的过程,看看别人的答案或者在群里发表自己的问题,也是一个学习和交流过程。

以下总结自己学习的几大心得:

1 碎片化知识每天花30分钟浏览,知道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

2 关掉网,专心学习一个解决你现阶段所面临问题的知识点。

比如我即将需要做的工作是打理蒋勋的公众号,每天花几个小时关机仔细看他写的书,最近在看《孤独六讲》。

3 不要人云亦云

新媒体界有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做好一个标题党”,于是很多新媒体人在取标题的时候,总是过分夸张,用数字和结果来吸引读者眼球。

可在我看了一段时间的新闻后,发现自己对那些“标题党”的标题再也不感兴趣了。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也许更需要一个冷静的思考者,而不做人云亦云的标题党或者其它什么党。

4 听太多课,不如听一首肖邦, 发发呆, 放空一会儿。

写作是需要灵感的。而运营更加需要。有人写了一千万字可能也成为不了一个优秀的作家,而运营同理。

听了几百节课,看了几千本书,花了一万个小时,你也有可能成为不了一个优秀的运营。

而真正的优秀应该是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懂得建立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能想出不一样点子的人。

所以很多时候,与其“无意义”的忙碌,不入听一首肖邦,思考一会儿,放空一会儿。

让灵感来的更加冷静一些些。

慢一点儿,才能成长。

原文:http://www.jianshu.com/p/f6846f3941f2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阿里leader培养,为什么要向下看两级?(0)
  2. 2023:  复盘:快手月涨300万粉,是怎么做到的?(0)
  3. 2023:  领导者的六种领导风格(0)
  4. 2023:  可以放到手机桌面的便签app有哪些(0)
  5. 2023:  618如何打造爆款(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yunying/yyjc/104601.html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17年5月16日 下午1:07
下一篇 2017年5月16日

推荐资讯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