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类所犯的很多错误都是 源于把边界之内的规律不恰当地推到了边界之外。
- 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在《人类理解研 究》一书中提到了归纳问题,该归纳问题又被称为“休谟问题”。他认 为“我们不能以先验的知识证明未来就会和过去一致,因为(在逻辑 上)可以思考而出的明显事实是,世界早已不是一致的了”。简单来 说,休谟提出的就是所谓的“归纳法谬误”,其实是在强调未来的世界 未必与过去或者现在的世界相同,所以在过去或现在有效的规律在未 来却不一定依旧成立,即把一定时空边界之内的小概率事件,推而广 之为整类事物超时空所共有的规律。
2、演绎法三段论:顾名思义有三个组成部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在 大前提和小前提正确的基础上,结论必然成立。我们可以用一个经典 的三段论句式来说明。
- 所有的人都会死,
- 苏格拉底是人,
- 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
在上面的三段论中,如果大前提和小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第三句结论一定为真。与归纳法相比,演绎法的一大优点恰恰是可以保真, 而使用归纳法时,无论前提多么正确,做多少实验去验证,也不能保 证结论一定为真。
3、很多人在理解第一性原理时,经常会将其误解为系统的中心思想。实际上,第一性原理并不是系统的中心思想,而是这个系统之外、之前的一个元前提。
比如,在“所有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 死”这个命题中,第一性原理位于元前提(所有人都会死)的位置,而不是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或者结论(苏格拉底会死)的位置。
任何理性系统,最后都可以简化为一条基本原理,也可被称为“第一 性原理”。如果不能找到“简一律”中的那个“一”,再多的分析也仅是在现象层面的分类归堆而已。
根据“简一律”,我们知道每一个理性系统都可以简化为一个根 本原则,实际上,这个中心思想并不是第一性原理,而是来自第一性 原理。简单来讲,中心思想是在系统之内的,是由第一性原理加上演 绎法推导而出的。
4、第一性原理的层级之分
系统之间是有层级之分的,最简单、直接的划分方式就 是“母系统”和“子系统”。某一个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既可以是一个不证 自明的元起点,也有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母系统的中心思想,作为子系 统的第一性原理。从系统的维度来说,每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 原理,所以不同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间也有层级之分。但从实际应用 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有必要去找到那个终极的第一性原理,所有比我 们想要推导的理性系统范围更大、层级更高的母系统,其中心思想或 者推导结论都可以作为子系统第一性原理的来源。
5、有时候,逻辑推导过程比最终结果更重要。我们需要培养公理化 思维,以第一性原理为根基,运用逻辑去找到超出我们认知极限问题的答案,进而建立其他理性思维体系。
6、真正的“知音”不是观点相同,而是思考方式(逻辑)相同的人。
传说中,柏拉图学园的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几何学者 不得入内”。意思是说,如果你没有经过几何学的熏陶,你连讨论顶级 问题的思维方式都不具备。如果你没有学习几何学背后的这种公理化 思维,你根本无法进入哲学和科学最顶尖的殿堂。
什么叫知音? 大多数人认为,所谓“知音”,就是对某一个事物与 自己观点一致的人。
在我看来,观点一致这件事情一点都不重要。假如一个人能够非常轻易地与你观点一致,将来他还可以同样轻易地与 你观点不一致。
从公理化思维的角度来看,真正的“知音”不是观点相同,而是思考方式(逻辑)相同的人。
因为只有逻辑一致的人,才有可能从同一个基石假设推导出同一个结果。
7、关于创新
- 基于物理学的还原论,我们以此作为商业系统的第一性原理,推导出了组合创新的思维模型;
- 基于生物学的进化论,我们在商业系统中推导出了分形创新的思维模型;
- 基于哲学的本体论,我们推导出了破界创新。
组合创新、单点破局等,都是通过外部的创新引导整个内部的 变化。破界创新则是通过打破内在认知边界引起外在现实变化,是一 种由内而外的创新方式。
7.1 创新的原因
- 2000多年以前,关于理性认知,柏拉图提出了“洞穴囚徒”这样一 个隐喻。他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人类就像生活在洞穴中一样,以为通过 自己的思维、认知、心智看到了世界的本源,实际上看到的只是真理 之光折射到墙上的影子而已。
- 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卡尔·波普尔(Karl Popper)则提 出了一种更加直接的说法,“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己认知框架 的囚徒”。
-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在 《人类简史》中说过的一样:“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 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地 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以上这些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都指出了一个共同的现实, 我们以为理性思维是帮助我们看到世界真相的一种助力,它同时也是 把我们禁锢在某一个边界之内的一种束缚。所以要想实现破界创新, 我们首先必须打破自身的认知边界,然后才能进入一个更大的真理时 空,从更高的维度去建立更庞大的系统。
7.2 破界创新
打破系统的边界,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基石的第一性原理击碎。
创新“不破不立”,“破”的是系统得以形成的第一性原理,“立”的 是新的第一性原理,这个方法就是破界创新。
在 具体的工作中,破界创新可以分成以下3个步骤操作,我们称之为“破 界创新三部曲”。
(1)破“隐含假设”
对既有的系统,人们通常会遗忘隐含的基石假设(故称之为“隐含 假设”),所以破界创新的第一步就是破隐含假设(也是破界创新最难 的一步)。那么,如何跳出现有系统,找到并打破隐含假设?答案是 通过哲学的思维。从狭义层面分析,研究具体对象的学问叫作科学, 而把第一性原理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叫作哲学。正所谓“不识庐山真 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系统之中,我们用常规的思维方式永远 看不到系统本身的隐含假设,只有跳出系统才能看到系统的边界,就 像鱼跳出水面才能看到自己生活在水中一样。
在基石假设中,有一类非常重要的假设——隐含假设。当我们在既 定的系统中生活、工作时,久而久之就会忘记系统的下面是有基石假 设的,那个你根本没有意识到、默认的元起点就是“隐含假设”。
那么,如何跳出? 只有通过哲学的思维方式,才能从现有系统中 跳出,找到并打破束缚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2)“立”基石假设
在打破原有系统的第一性原理之后,你需要重新定义系统的“基石 假设”。第二个步骤相对容易,当隐含假设已经被识别,其中的逻辑漏 洞也就立刻显现,而如果这个错误能够被第一时间察觉,一个新的基 石假设便能够很容易被建立起来。需要注意的是,你重构的“基石假 设”一定要比原有的第一性原理层次更深、强度更大,这决定了新系统 的边界和强度,否则便是白费力气。而更深、更大的系统通常都存在 于基础学科中,如果你仅仅是在商言商,就无法提出破界创新的方法 论,只有基于基础学科的基石假设,才会构建出一个更大的系统。
(3)“见”全新系统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便是在新的“基石假设”之上,通过公理化方 法演绎出新系统的“第一性原理”。在完成这一步骤之后,自然就会生 成新系统的边界,这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的事情,无须过度关注。
我们在处理问题时,一般最关注的是解决方案,最看重解决方案 的“内容”。但是,与其在内容本身上下功夫,不如去探寻这个内容下 面的“一”,尤其是要打破那个隐含假设,这才是最关键的。当把这 个“一”打破,方案自然而然便会出现。就像在这三个步骤中,第三个 步骤的发生,其实就是前两个步骤的结果。
这是一种不同于我们过去的思维方式,也是混沌大学最核心的思 维方式。破界创新的思维方式不是在内容上做功,而是在结构上做功,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做功。过去我们认为,事业成功需要的是努力、勤奋和大量的时间,但那些工作全都在系统的边界之内。其实,创业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认知,是在系统之外的东西,需要静下来,独立思考。
界创新的关键和难点在于发现和打破隐含假设。与禅 修非常类似,当看到“隐含假设”时,我们就“开始”打破它了。通常,最 常见的隐含假设就是群体信念,它包含你与周围人的共识,也有行业 的常规,它们往往构成我们认知的隐含假设,而你身处群体信念之 内,却难以察觉。
破界创新并没有解决原有系统的极限问题,但 是让原有系统的极限点问题变得无关紧要。如果我们眼睛永远盯着系统边界里面的问题,将永远突破不了边界。
8、芒格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来自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
每个学科都是一种思维的视角,就像一个个功能不同的眼镜,有 的是近视镜,有的是远视镜,有的是显微镜,有的是望远镜。而我们 就是通过功能各异的眼镜研究这个世界,从而形成不同维度、不同角 度的综合认知,这才是学习不同学科的要义所在。
芒格认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思维层次的病叫作“锤子 综合征”。简单来讲,如果你的手中只有一把锤子,你满世界看到的都 是钉子。往深刻的角度剖析,我们自认为是在使用大脑进行思考,其 实只是用大脑中既有的思维模型在思考。如果外界在我们的大脑中植 入了某种思维模型,我们自然就会用这种思维模型来思考。但是,如 果这种思维模型是错误的,或者只用一种思维模型来看待世界,我们 对世界的认知就会出现扭曲,这就是所谓的“锤子综合征”。
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 阿瑟(Brian Arthur)在《技术的本质》[3]一书中,写到这样一段 话:“当我们去处理情况时,会使用一个由一套假设、期望和经验构成 的参考系。我们对那些不符合这种参考系的事物往往采取忽视、误解 或否认的态度。结果是,我们通常只能看到我们想看到的东西。这个 参考系是不可能被铲除的,没有了参考系,也就没有了我们自己。”
9、两种真理
关于真理,美国费尔菲尔德大学(Fairfield University)的哲学系 教授理查德·德威特(Richard Dewitt)的《世界观》一书使我受益良 多。在书中,德威特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真理观:一种是真理符合 论;另一种是真理连贯论。
- 所谓真理符合论,就是信念是否与客观事实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客观事实一致,就是真理。
- 而所谓真理连贯论,是指信念与群体信 念是否一致,某个信念如果与群体信念一致,就是真理。
德维特在《世界观》一书中也解释过:“我们的信念有直接经 验、事实证据的其实少得惊人。多数信念(甚至全部信念),我们相 信它们,是因为它们与我们所在的群体信念体系连贯所致。”
10、从众效应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曾经提出一个概念——原型。他认为,在人的思维方式中,族群、民族、国家甚 至整个人类,其背后都有一种共通的思维方式,以我们看不见的方式 传承着,决定着我们的思维方式。而这个原型是真实存在的,你甚至可以认为它是一种生命性的存在。与其说是你在思考,不如说是你背后族群那个共同的原型在思考。
在组织中,我们很容易被群体的信念影响,甚至会因此而怀疑并 改变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寻求安心,这就是“从众效应”。破界创新的难点就是隐含假设,而最重要的隐含假设之一就是“从众效 应”。对我们来说,只有认知到这个桎梏,才有机会从中跳出。
“从众效应”(Bandwagon Effect)。它是指个体受到他人的影响,会怀疑并改 变自己的观点,与他人保持一致以寻求安心。
英国的哲学家伯特 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说:“很多人宁可死,也不愿意独立思 考。”因为群体中的独立思考等同于用自己的意识去对抗天性,用思想 去对峙身体。
11、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4]是法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的著作,也是群体心理学的扛鼎之 作。勒庞在这本书中把受到从众效应极端影响的人们称为“乌合之 众”。虽然这不是一本理性论证的书,而且有点夸张,但从“以毒攻 毒”的角度来说,效果拔群。
群体心理学的核心理论认为心理学上所谓的“群体”会表现出某些 新的特征,它与群体成员们原来具有的个体特征大相径庭。在这个基 础上,勒庞又延伸出3个重要的观点,即群体无智慧、群体无逻辑和群 体无意识。
(1)群体无智慧
大多数人都认为群体智慧要高于个人智慧,比如我们常说的“群策 群力”“众人拾柴火焰高”等。但勒庞认为,“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 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 安全的归属感”。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难理解,人类从狩猎时代开始就学会了抱团取 暖,个人依附于集体而获取更强的对抗天灾与野兽的能力。在融入集 体的同时,个体不得不压抑自己的个性,去按照集体的规则行事。在 这个过程中,个体发现的、可能会让整个集体进步的可能性,就可能 会因为不符合群体认知而被迫忽略。换句话说,集体中智商出现突破 性提升的个体,碍于群体认知的限制,只能压抑自身智慧的进步。勒 庞认为,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绝大多数人构成愚昧的群体。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整个世界并不比伏尔泰睿智。
虽然群体发展的水平会阻碍突出个体的迅速进步属于正常现象, 但勒庞的这种说法非常极端,不一定对,甚至是不对的,我们在这里 展示他的论断,更希望是“以毒攻毒”,引发观者的思考。
(2)群体无逻辑
既然群体无智慧,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用逻辑推理的方式帮助群 体获取智慧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群体内部,逻辑始终无效。
一方面是因为推理属于人类的后天技能,而群体思维是人类还处 于直立人阶段就植根于基因中的认知,所以“群体没有任何批判性精 神,群体不会推理或总是错误地推理”;另一方面,“逻辑的法则对群 体不起作用,群体只会形象思维,也只能被形象打动”。所以,优秀的 演说家靠的总是感性而不是理性。
对群体而言,“做出简洁有力的断言,不理睬任何推理和证据,是 让某种观念进入群众头脑最可靠的办法之一”。而“夸大其词,不断重 复,言之凿凿,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是说服群众的不 二法门”。
(3)群体无意识
群体无意识,我们也可以理解群体无自由意志,这是让我最为悲 愤的一点。迄今为止,一个单独的客体是否具有自由意志在哲学领域 并没有找到最终的答案,但是在群体中,个体没有自由意识这件事情 几乎可以被称为最终论断。
勒庞认为“在群体中,个体不再是原本的那个自己,而变成了不再 有独立思想的傀儡”。因为“群体最渴望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
为了证明群体中不存在自由意志,197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 理学教授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组织了一次模拟监狱实验, 这就是后来臭名昭著的“斯坦福监狱实验”。
在这个实验中,志愿者分别担任狱警和囚徒两种角色,在模拟真 实监狱环境的地下室中共同生活。整个实验条件无限接近于现实的监 狱。充当囚徒的志愿者穿上囚服,被关押在隔间中,使用编号代替姓 名,不能自由活动,每天只有固定到走廊放风的时间。对于担任狱警的志愿者,没有进行预先培训,只是告诉他们可以使用一切手段来维 持监狱秩序和法律的威严。在这种极度接近于真实的场景中,实验从一开始就失控了,每个 志愿者都很快地进入了自己的角色,狱警不断地通过虐待囚徒保持自 己在囚徒中的威信,并利用各种安排让囚徒之间互相猜忌;而囚徒也 从一开始的反抗到之后的顺从,像极了现实中的囚犯。随着实验的推进,志愿者原本的个人意识逐渐被实验中的人格取 代,甚至有部分充当囚徒的志愿者已经开始把自己看作真正的犯人, 而忘记了原有的身份。最终,主持实验的教授也深深地陷入这个场景,把自己当成主持 正义的法官,所以当监狱中不断出现各种不人道的虐待行为时,教授 已经忘记了终止实验。如果不是一个来参观的哈佛大学教授看到这些 不人道的行为,从而提出抗议,惊醒了主持实验的教授,这个实验可 能还会酿下更大的苦果。即便如此,参与实验的志愿者也受到了深入 心灵的伤害。
实验的过程让人不寒而栗,正如勒庞所说:“个体一旦成为群体的 一员,他的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 不受约束的那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 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12、批判性思维:我讲的可能都是错的
批判思维的结构,即寻找到 任何系统的隐含假设并打破它。
批判性思维是创新精神的第一特征,也是打破认知边界的 必要条件。只有学会独立思考、普遍怀疑,愿意承认自己的“无知”、 敢于质疑群体共识的观点,才可以打破原有的认知藩篱,突破创新。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判断一个信念是否暂时正确呢?在逻辑学领 域,信念“正确”的判断标准是“逻辑三洽”,即自洽、他洽和续洽。在讲 解批判性思维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逻辑三洽。
- 所谓逻辑自洽,有两层含义:一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体系环节自身 可以自圆其说;二是这个信念的逻辑与相关事实之间可以相互证明。
- 简单来说,逻辑他洽就是信念所处的逻辑系统,要与周边相关的 逻辑系统以及更深层次的逻辑系统保持一致。在商业场景中,所谓的逻辑他洽通常表现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和 商业理念需要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 复杂性科学等商业的根基性学科保持一致。
- 逻辑续洽是指原有被证明暂时正确的信念,在时代和场景发生变 化之后,依然可以保持逻辑正确。换个角度来讲,当信念涉及的领域内出现新事物、新信息和新证据时,我们必须判断原有的信念是否依 然可以与新的经验或信息相融。如果原有信念的逻辑体系出现错乱, 就意味着这个信念已经不再正确,不再具备指导意义。
13、勇于承认我错了
我一直认为能够认识到并承认 自己错了,是证明一个创业者仍旧还是创新者的标志。
在一个企业中,经营最大的成本不是试错,而是领导者的“尊严和 面子”。当一个领导者认为自己不能犯错的时候,企业内部通常会出现 所谓的“承诺升级效应”(Escalation of Commitment)。简单来讲,就是 领导者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即便发现错误,也不会停止投入,甚至 还会继续追加投入,以证明自己是对的。这样,企业用来保护领导者 面子的成本,自然会超过解决问题的成本,而且最终这种追加投入非 但不能带来有效的收益,甚至还会成为企业走向下坡路的引路石。
“我执”属于佛教用语,小乘佛法认为人们对于自我的偏 执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轮回的原因。
量子物理学领域的顶尖学者朱利叶斯·奥本海默 (Julius Oppenheimer)也说过,“在科学界,犯错并不是罪过。生活中 也需要这种能力,即脸不红心不跳地说:‘我当时搞错了。’这与人们没 完没了地去寻找一些合理化说法来为自己先前的错误辩解的做法完全 不同”。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哪一年你没有破坏至少一个你最 爱的观念,那么你这一年就算白过了。”这句话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 因为我知道大多数人碍于面子,为了拥护自己的观念,经常会坚持一些明显是错误的认知,这也是很多人在离开学校之后,自我发展停滞 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企业家瑞·达利欧(Ray Dalio)在《原则》一书中提到,“如果 你现在不觉得一年前的自己是个蠢货,那么说明你这一年没学到什么 东西”。以目前的时间为起点,人们认为过去多久以前的自己是个蠢 货,代表了人们自我成长的周期,达利欧的周期是一年,我们自己的 周期又是多长呢?这也是判断一个人自我更新速度最有效的指标。
肯尼斯·霍博(Kenneth Hopper)在《清教徒的礼物》一书中提到,“当足够多的人相信一种思 想以至于它成为常识的时候,它就控制了我们。不是我们拥有了思 想,而是思想占有了我们”。经济学家约翰·凯恩斯(John Keynes)也说 过,“困难不在于接受新观念,而在于摆脱旧观念”。
笛卡儿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应该至少一次彻底地对自己的全 部见解进行一次大扫除。因为我们把许多错误见解当作真理接受下 来,这些知识都是非常可疑的。我们每天都在为我们的身体洗澡,但是可曾为我们的思想洗过澡?
所谓反共识,其实 就是将批判性思维、普遍怀疑、不可知论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罗素说:“这个世界的问题不在于聪明人充满疑惑,而是傻子们坚 信不疑。”
彼得·蒂尔(Peter Thiel)在《从0到1》中说过,“每当我面试应聘 者时,都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 看法?好的回答是这种模式:大多数人相信X,但事实却是X的对立 面”。他把这种东西称为“秘密”。他坚信,假如一个人能够出人头地, 必须有这样的秘密。如果你在所有事情上都与所有人的观点是一样 的,你凭什么出类拔萃呢?
贝索斯也从创新的角度论证了打破共识的重要性,他说:“我相 信,如果你要创新,你必须愿意长时间被误解。你必须采取一个非共 识但正确的观点,才能打败竞争对手。”
作者:林畅是个小太阳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e1486b9fa23a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 2022: A5旗下的“链接123”和“源码市场”关站(0)
- 2022: 2022年中国前10大互联网公司广告营收榜(0)
- 2022: Axure8.0教程:下拉菜单+复选框全选(0)
- 2022: 备忘录锁定后,密码忘了怎么办(0)
- 2022: 苹果手机如何新建提醒事项?(0)
原创文章,作者:爱运营,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iyunying.org/work/32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