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热衷于发弹幕呢?

为什么有的人热衷于发弹幕呢?
以主流弹幕视频网站AcFun(A站)与Bilibili(B站)为例,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青年弹幕深度使用者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认为弹幕视频提供了虚拟在场的互动平台,弹幕互动仪式是弹幕族情感的变压器,一开始分散的情感通过集中关注同一件事甚至弹幕本身,相互知晓关注的焦点,通过有节奏的连带过程,情感状态变得愈加强烈,当互动的检点逐渐变得一致,出现了集体连带过程中的高度关注或者其他的“集体兴奋”的形式,而互动仪式中建立起情感协调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团结感。弹幕作为一种符号使短暂的情感转向长期的情感,归属感的产生有三个层次,一是对弹幕群体的归属感,二是体现在Bilibili和AcFun的运营机制的情感维护到行为维护的转换上,三是通过主动发送弹幕获得的更强烈的归属感,这些长期的结果成为“情感能量”,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弹幕作为一种青年话语的符号,也是不能忽视的社会关系符号。
关键词
弹幕;互动仪式链理论;情感;作用机制;AcFun;Bilibili
弹幕(danmaku)最早为军事用语,日本兴起了弹幕射击游戏后最先把该词语带到ACG(动画、漫画、游戏)界,又因为NicoNico播放器的评论功能很像是横版弹幕射击游戏,得名为弹幕。本文界定的主流弹幕视频网站是AcFun(别称A站)与Bilibili(别称哔哩哔哩动画或B站)。
AcFun弹幕视频网站最初为动画连载网站,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弹幕视频网站。
2007年,A站首将“弹幕”引入国内,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综合性网站,是ACGN(动画、漫画、游戏、小说)文化爱好者的聚集圣地,以视频为载体,以高质量互动弹幕内容为特色,积聚了大量“80后”“90后”“二次元核心用户”等青年用户群体,使A站具有活跃的评论氛围,而以弹幕内容为载体的正能量社交互动体系,使A站具有产生和上浮“创意”内容的能力。Bilibili前身为视频分享网站Mikufans,自我定位为以ACG(动画、漫画、游戏)为主题的娱乐站点,除了正版新番,大部分内容创作都来自视频作者,也叫UP主。
Bilibili最大的特色是悬浮于视频上方的实时评论功能,爱好者称其为弹幕。
弹幕发展至今,以A站和B站为代表的主流弹幕网站逐渐成为青年二次元文化的聚集地,但同样演变为情感的聚集地,我们关注的是,青年群体的弹幕使用是否演变成为一种互动仪式,作用机制如何,以及在何种程度上产生仪式的结果。
一、文献回顾、研究问题及方法
(一)文献回顾和研究问题的提出
1.亲身在场的互动仪式链理论
互动仪式(IR)和互动仪式链理论(IRs)首先是关于情境的理论,人们之间的一切互动都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在互动仪式链中,“个体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的变动,是互动仪式强度高低变化的过程,情感也随情境发生变化,而情感能量是互动仪式的重要驱动力,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是‘感情的俘虏’”。[1]
柯林斯提出互动仪式包含四方面的要素:“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聚集在同一场所,能够通过身体在场而相互影响;对局外人设定了界限;将注意力集中在共同的对象或活动上,并通过相互传达关注该焦点,而彼此知道了关注的焦点;人们分享共同的情绪或情感体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最重要的是第三项相互关注的焦点和第四项共享的情感状态,相互强化。互动仪式可产生一系列后果,主要有:群体团结,一种成员身份的感觉;个体的情感能量(EE),一种采取行动时自信、有力量与主动进取的感觉;代表群体的符号和道德感。”[2]
古典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分析宗教仪式时关注潜认知仪式主义,戈夫曼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关注功能主义的仪式主义,但是在运用功能主义时,他关注情境的功能要求这一独特的层次,强调微观层次的直接互动。
涂尔干认为:“仪式是行为规则,规定了一个人在那神圣的对象面前应该如何表现自己。这与戈夫曼关于仪式的定义相一致,他使用‘仪式’来代表一种个体必须守卫和设计的其行动的符号意义的方式,同时直接呈现对其有特别价值的现象。”[3]
符号是一种在互动仪式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载体,同时也是延续情感的主要方式。人们在互动仪式中想象的是其关注的符号,互动仪式作为情感的变压器,高度的情感连带是短暂的,团结与情感状态能持续多久取决于短期情感向长期情感的转换,也就是说取决于情感能再次唤起它们的符号中的储备状况。
涂尔干确立了最初的概念,戈夫曼从未非常系统地阐述过日常互动仪式的过程及其变动的原因和结果。[4]而柯林斯的IR模型构建了完整的互动仪式作用机制。但无论是涂尔干、戈夫曼还是柯林斯都强调了亲身在场。仪式在本质上是亲身经历的,亲身在场条件缺失后是否可能开展仪式是值得关注的,尤其是在互联网创造出的多重情境中,聚集了大量青年黏性用户的弹幕视频是其中一种重要的互动情境。
2.虚拟在场的弹幕互动文献回顾
弹幕视频提供了一种虚拟在场的互动平台,其中弹幕作为一种新兴的亚文化表现形式,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逐渐走入大众视线,国内有关弹幕的研究从2014年开始得到较快发展,其原因在于“自2014年开始弹幕视频网站发展极为迅速,甚至被一些国内主流视频网站所采用,国内媒体对其曝光也逐渐增多”。[5]
弹幕使用群体在使用弹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由消极的视频观看者向积极的视频表演者的过渡及转变,通过弹幕与其他弹幕使用者一同建立了“观赏共同体”的仪式感,弹幕这一伴随文本促使弹幕使用族群通过共同观赏视频、进行交流,激发出对整个弹幕族的认同心理及凝聚力;[6]有学者从群体心理角度分析了弹幕功能所具有的“黏性”,弹幕满足了受众害怕被孤立而融入一种群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也满足了弹幕使用者的社交、获取信息及表达需求。[7]青少年观看弹幕视频时的心理动因,在弹幕的虚拟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想要相互认可及进行自我个性表达的精神特征。[8]
通过先前的IR链的不断重复建立起来的仪式,大规模的、相对正式的仪式相比于小规模的自然仪式而言,远程交流效果会好一些[9]。弹幕语言本身形成了一种符号,经由弹幕使用者发明、共享和发展。弹幕场景具有对青少年社会角色转变的潜在影响力。[10]弹幕语言作为一种新媒体语言,具有更强的即时与互动的文化特性。[11]弹幕是网络社交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发展壮大的必然性,但自身仍存在众多矛盾:言论自由不代表无底线;弹幕视频的内容也限制了弹幕从小众狂欢向大众狂欢的蜕变。[12]
 
弹幕视频网站作为一种互动情境,提供了互动仪式生发的平台。谢梅等从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出发,探讨了弹幕视频中传播活动给人带来快乐的传播特质,[13]杨雨竹从网络版权及网络经营的角度探究了弹幕视频网站的发展道路及方向。王思维将老牌弹幕网站与传统视频网站的弹幕发展情况作了对比。
弹幕观看及使用者也存在着划分:一类是热衷于观看弹幕视频并且经常发表弹幕的网站使用者;另一类是高质量的“up主”。弹幕族对弹幕的文本内容进行了二次加工是弹幕的亚文化特色,同时也促进了弹幕亚文化与主导文化的对抗,也受主导文化的影响。[14]弹幕正是为了满足受众想要更便捷与其他观影者分享感受、形成不是一个人在观影的心理需求而产生的,而受众对通过弹幕这一形式对视频内容的再次编辑使视频形成一种新意义,这也是弹幕使用者主动性心理的体现。[15]
 
3.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文献回顾,本文采用互动仪式链的分析框架,聚焦于以下几个问题:弹幕使用者相互关注的焦点是什么?共享的情感状态分为哪些方面?有节奏合作和情感连带体现在何处?使用弹幕是否是会产生仪式的结果,即群体团结、个人情感能量和道德标准及其衍生的群体边界在哪里?弹幕互动仪式由此产生何种功能,这些功能与传统意义上的互动仪式相比又出现了什么变化?
(二)研究方法
青年弹幕使用者既包括发弹幕的用户,也包括只看不发的用户,是一周之内几乎每天都在弹幕视频网站上观看弹幕视频,而且观看弹幕视频时几乎必打开弹幕功能的用户。在焦点小组访谈和深度访谈之前,我们确定所有访谈对象均为青年弹幕深度使用者。
1.焦点小组访谈法
焦点小组访谈是对研究者已定的特定话题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对话而进行的材料收集的方法。[16]考虑到访谈对象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国外,如日本等地,因此我们在QQ群中进行线上焦点小组访谈,以弥补地域缺陷。11人组成的访谈小组中,其中一名为主持人,主要负责提出问题,并进行引导,访谈对象来自不同地方,彼此互不认识,没有干扰,相对比较非正式、宽松和安静,可以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同时,由于他们在弹幕使用方面有类似性,可以以滚雪球方式来刺激其他人沿着某个方向思考,雪球越滚越大,将获得更为丰富的信息。主要围绕弹幕使用的类型、频率、喜爱的弹幕类型等基本情况;弹幕使用的方式,发言的节奏;弹幕使用的结果、影响,对外界成员的排斥和群体的维护等方面进行焦点小组访谈。
2.深度访谈
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我们对弹幕使用者的弹幕使用有了初步了解,但鉴于焦点小组访谈在深入了解问题上的缺陷,我们采用方便抽样选取了5名深度使用者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员以阶梯前进技巧为主,隐蔽问题寻探以及象征性分析为辅进行谈话。访谈问题是经过部分准备的开放式问题,同时随着访谈的深入,与访谈对象共同改进访谈问题。访谈问题有以下几方面:是否对弹幕使用者群体有归属感;A站相比于B站,是否A站更有归属感;影响归属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弹幕质量如何;目前为止A站或B站,让你一直使用弹幕功能到现在的原因是什么;你对弹幕功能这种归属感的具体感受是怎么样的?为什么需要这种归属感;归属感是否是你一直使用弹幕功能到现在的主要原因之一;对归属感的理解等问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弹幕互动仪式的构成要素
 
1.弹幕互动仪式的情感起点和关注焦点的形成
弹幕互动仪式的开始要素是参与者分享共同的情感状态,开始时的感受并不一定相同。弹幕使用者往往在某种短暂的情感刺激下使用弹幕,弹幕充当可以倾诉情绪的即时平台。弹幕用户群体大多是青少年群体,集中在低龄用户群体,处于这个年龄段的弹幕使用者一方面对未来生活抱有美好憧憬,另一方面对现实生活有诸多抱怨。他们大多基于对二次元文化的共同兴趣在Bilibili或AcFun网站中聚集起来,互联网建立了所有的联系。作为网络中不同的节点,通过弹幕这种形式,面对身边可能并无其他“志同道合”者所知晓和理解的二次元文化的现实情况,以及在自身对二次元文化的沉浸、神往和寄托的强烈需求下使用弹幕。
“而且使用别的视频网站观看会让我感觉很孤独”(深度访谈对象D)。
当人群作为观众因某项活动而形成关注焦点时,某种较高程度的团结才有可能出现,即米德所说的:“扮演他人的角色,在亲身在场的情境中,鼓掌、欢呼等瞬间共享的事情使得瞬间的团结感变得非常强烈,当人群从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成为积极参与的一部分时,这种集体团结与身份的感觉越来越强烈。”[17]如果只有相互关联的情感,没有共同关注的焦点,多人聚集在一起也无法形成集体情感。访谈发现,在弹幕使用中,关注焦点是弹幕本身,而非弹幕视频,这体现了弹幕使用的仪式感。
青年弹幕深度使用者聚集于Blibili网站和AcFun网站为代表的主流弹幕视频网站。在访谈中,青年弹幕使用群体大多都使用专门的弹幕视频网站来观看视频,不仅包括二次元,也有三次元视频内容。青年弹幕深度使用者聚集于这两大主流弹幕视频网站不仅因其是主流,还有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依恋感,多弹幕深度使用者将之称为对B站的信仰。
例如:“B是信仰”(I),“B站爱更多,这边靠别人的爱,自己投稿,那边商业运营”(J)。
深度访谈也发现,“ab资源更新得快。不过爱奇艺啊乐视啊都有弹幕功能的情况下,我还是喜欢A、B站多一点,就是那一点归属感”(深度访谈对象B)。
很多弹幕使用者将关注焦点聚焦于弹幕本身,为了观看弹幕而观看视频。在Blibili网站或AcFun网站上观看视频的用户几乎都会打开弹幕,“看B站就是为了看弹幕,弹幕好玩啊,看弹幕是一种独一无二的体验”(A),“弹幕已经成习惯了,几周都开着”(D)。
不仅如此,无论观看何种弹幕视频,这些弹幕深度使用者几乎都会选择开弹幕视频。
2.节奏性是弹幕互动仪式的关键
如柯林斯所说:“互动的节奏决定了谈话内容的选取,群体团结是在仪式中通过有节奏的合作建构与强化的,因而会话具有双重仪式性。成功的谈话仪式关键在于节奏性,当一个人发言结束时另一个人立刻接上,这种会话交替是一种高度团结的对话模式。”[18]经常充斥整个屏幕的弹幕是典型的节奏性产物,弹幕的流动速度很快,具有即时性,如果是就某一点或者话题进行互动,不及时互动的话就会很快消失。
“弹幕简直是满屏飞,应接不暇,我发东西的时候会看到之后有人接着我的话回复我,跟我互动,我觉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经常会看到那些人讲话的时候很多人在评论他,我觉得这种乐趣就是即时的,互动的”(B)。
3.通过共享符号形成想象的共同体,有节奏连带的反馈强化形成集体兴奋
“高度的情感连带是短暂的,团结与情感状态能持续多久取决于短期情感和长期情感的转换机制,即取决于情感在能否再度唤起符号的情况。”[19]弹幕作为一种共享符号,在弹幕使用者中传播、使用与发展。众多网络热门词汇以弹幕为发源地,弹幕使用者能够会意这些符号并以其作为群体成员的特征而使用。例如空降成功、高能(亮点)、弹幕护体、空耳、666、233(可无限延长)、ky等。发送弹幕的类型,大多以吐槽为主。焦点小组访谈对象中有七成深度使用者发送弹幕以吐槽为主,内容包括剧情、人物、特效等方面。
例如:“平时主要看动画区、鬼畜区、游戏区、音乐区、唱见翻唱宅舞美妆区、看到不爽的就要发,看到跳舞不是很美的就要槽、科技区、鬼畜区、新番,发弹幕科普一些知识,经常做生肉野生字幕君”(J)。
当互动的检点逐渐变得一致,会出现在集体连带过程中的高度关注或者其他的“集体兴奋”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大量弹幕的出现,针对某一内容的连续发送,对弹幕视频中出现的人物表示喜爱或厌恶,并将现实生活中事物或情感通过弹幕传递出来。
“有那种表白弹幕,情人节时候有人剪辑那种比较温暖的动漫画面,然后特别唯美,大家都在上面表白,有表白人物的,有表白自己男朋友或女朋友的,还有表白家人的,总之啥样都有”(H)。
(二)弹幕互动仪式的结果
1.弹幕使用者归属感的三个层次
尽管我们在焦点小组访谈中发现,大多数深度使用者通过发送弹幕对剧情、任务和特效等进行吐槽,但是在回答“弹幕让你觉得有宣泄、排解压力的感觉?还是有归属感的感觉,找到一群喜欢同样事物的人?这两种说法,你更赞同哪种?”这个问题时,所有深度使用者都选择了后者。也就是说,即使弹幕使用充当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吐槽的窗口,但是在对弹幕的深度使用群体中,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即他们在长期使用弹幕的过程中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首先,这种归属感表现在对弹幕群体的归属感,在弹幕使用中获得一种参与感的满足,通过发弹幕或者仅仅是围观弹幕去寻找一个“我不是一个人”的感觉,进而跟大家一起去吐槽剧情,去发现被自己忽略的乐趣、互动的乐趣、被认同的乐趣、吐槽的乐趣、二次元文化的乐趣等。
“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看这视频,是隔着时间跟空间的互动”(H)。“大概是情感上的认同?就像是那种有点幼稚的,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被别人喜欢这种高兴的感觉”(深度访谈对象B)”。
其次,这种归属感表现在对Bilibili和AcFun的运营机制的情感维护到行为维护的转换上。在访谈中发现,由于弹幕深度使用者多聚集在Bilibili和AcFun为代表的主流弹幕视频网站,而其运作机制主要是up主上传,“潜伏”较久,使用时间较长的会员对弹幕网站本身有归属感,体现为这种机制下对up主的情感,即由二次元或三次元爱好者等聚集起来的群体,对他们自身的网站和文化有强烈认同感。
例如:“我个人最近发弹幕的动机是有些觉得内容不错的视频,看到反而没有弹幕,很冷门,感到可惜,添一条是一条,热闹一些,可以鼓励up主”(J)。“还有有的视频做得很好自己很喜欢的话也会发弹幕,觉得up看到也会高兴”(F)。
再次,通过发弹幕获得的归属感会更深,尽管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发现围观不仅仅是一种单纯意义上的围观,也是能够获得参与感的方式,但是通过自身发弹幕,真正将自己设置为发弹幕的人,即自己是弹幕这一“可写文本”的创作者这一角色时,更自主的参与意识带来更强烈的归属感。
例如:“我认为归属感是通过自身的参与互动实现的,有些人可能现实生活不如意,逃避到二次元寻找安慰和伙伴,通过弹幕发言获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提高存在感。每当我喜欢一个动漫人物时,或者对某个情节感兴趣时,我会打开弹幕,看看其他人此时的看法,看到有人跟我一样看法会感觉很高兴”(深度访谈对象C)。
2.个人情感能量(EE)的生成和社会关系符号的体现
 
通过弹幕进行吐槽也是现实生活的映射。无论是否将“B站是信仰”奉为使用弹幕的格言,弹幕深度使用者在观看弹幕视频时都已经将自身情感带入其中。发不发弹幕是与情感相关联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积累的情绪,通过弹幕的形式进行吐槽本身也是一种排解自身情绪的途径,互联网的匿名性衍生了巨大的空间,匿名交流使得用户认为,“社会情境线索”缺失,可以畅所欲言,透过弹幕的交流才是真实的自己。从这个层面说,弹幕帮助青少年弹幕在人,尤其是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弹幕使用中存在的“秀优越”也反映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社会关系被通过弹幕符号表达与传播,是社会关系符号的体现。弹幕使用中存在的“秀优越”是指在弹幕使用过程中,提供信息量较大的弹幕使用者的行为,焦点小组访谈发现,“秀优越”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为其他共同“围观”的弹幕使用者提供了较多未知的信息,在视频基础上增加信息量;但另一方面,不乏这样一种人,弹幕话语中带有优越感,使其他弹幕观看者产生一种这个人的“我高你一等”的感觉。
例如:“信息量多一些的人难免刷优越,一个漫画动画化了,看过原作的就会去剧透来刷一点优越,秀资源丰富那种吧,但是这种人起码提供了信息,虽然先不提这种信息对观看的人可能是不需要的但还是可以理解,有种人天生优越(J)”。
3.从弹幕延伸出去:不同形式互动交织
弹幕深度使用者通过弹幕视频网站以弹幕的形式在线上交流。除此之外,他们还通过百度贴吧、论坛的形式进行交流。但是访谈发现,这种形式归根到底还是弹幕的补充,源于二次元文化的弹幕文化,通过各种形式的互动相互交织,不断强化着这种想象中的共同体。相对于其他形式的网上互动形式,如评论、点赞来说,弹幕具有其自身特点和优势。
首先,弹幕是即时和共时的,针对具体视频内容进行实时互动,吐槽、表白、灌水、粉丝援助、空耳等形式穿插流动,当用户想要寻求一种参与感时,即时的互动能够加强这种感触,从而在长时间的弹幕使用中形成一种非B站不看、非弹幕不可的归属感。与微博相比,弹幕的匿名性相对更加彻底,这种相对彻底的匿名性带来平等交互性,是弹幕使用特性的一个突出表现。
其次,弹幕相对于其他形式的互动如评论、点赞等,弹幕视频本身构成一个充满活力的依托根基。弹幕视频网站之所以更多是二次元的聚集地,就在于二次元文化的广泛性和强大号召力,弹幕文化本身也是二次元文化的衍生品,而二次元文化是青年亚文化的一种。常见的弹幕类型大多都是吐槽类弹幕,符合青年亚文化具有的反抗、冲突的特点,各种网络流行语在其中繁衍和传播,二次元文化为他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根据。例如:弹幕深度使用者的自我认同具有延续性。
除了线上,还延伸到线下组织,比如复旦大学沸点漫画社、上海理工大学的焰灵社等针对二次元文化、御宅文化等青年亚文化的组织,经常举办一些线下活动,成员是动漫的发烧友,也是弹幕的深度使用者,在线上通过弹幕这种媒介形式增加参与感,获得归属感,在线下通过一种面对面的活动机制反过来增强所属群体的认同感。
(三)弹幕互动仪式的功能
1.空间转变:从身体共在到虚拟在场
尽管柯林斯在提出互动仪式链时对空间进行界定,要满足互动主体通过身体在场相互影响,新媒体时代弹幕互动仪式实现了从身体共在到虚拟在场的转变,使得空间不再成为互动仪式本身的限制条件,也可以理解为,仪式发生、发展的空间由线下的地理意义空间转变为经由网络虚拟世界生发出的空间。
当然,在弹幕互动仪式发生之时,会受到诸多条件所限,如情感连带、节奏感和节奏连带的反馈,但空间已经不再是阻碍线上互动仪式发生的阻碍。这就意味着,在线上空间,经由弹幕文化,人们同样能够在弹幕视频构建的空间中游走、穿梭,且因为弹幕族的地域分布广泛,更形成了互动个体在这一特定的虚拟空间中的多样性,弹幕仪式的产生也刺激了多元文化和空间的生成。当移动媒体技术渗透人们的日常生活,互动仪式也跳脱出物理空间集聚的必要条件,弹幕互动仪式的线上模式构成了互动仪式发展空间转向的良好观测点。
 
2.虽远既近:情感共同体的生成
弹幕使用者以弹幕作为聚集地,但真正意义上互动仪式感则是以“情感”为主线、在具体的情景中形成的。除了改变传统互动仪式中的空间概念,弹幕互动仪式还在经由虚拟共在的空间中促进情感共同体的生成,这种情感共同体的生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在于小众文化的聚力,成为A站或B站的成员需要进行知识测评,在一个小时内答完100道题,题目主要聚焦ACG文化,或者由他人线上引荐,提供正式会员赠予的邀请码,这种严格的准入机制和身份认证机制将很大部分非潜在共同体成员加以排除,成为会员意味着是公开意义上可以被人接纳的潜在共同体成员;
第二个层面则是在以弹幕为主体的聚集下,保持打开弹幕的习惯,这其中就包括常作为“围观”的弹幕族,鉴于性格等自身原因,在享受着弹幕带来的共在感的同时,对“发弹幕”的动作有着保持沉默的习惯,这类人群在弹幕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沉默并不代表没有情感卷入,通过持续的习惯性弹幕使用,使得“围观”弹幕本身就是一种保持情感共在的重要方式;
第三个层面是在弹幕互动中获得乐趣,通过点赞、吐槽、跟风、刷屏等方式与其他弹幕使用者进行互动,获得的不仅是情感上的共在感,还在这种情感主线引领下,发展为一种在不仅是在具体情境中,而且是在长期以来共享符号的意义再生成和关系再嵌入中形成的情感共同体。
3.道德界限:互动乐趣消失的可能
弹幕使用的互动仪式越强烈,道德感的界限越分明,这种道德感的边界,并未跳出传统的互动仪式链范畴,但在弹幕互动情境下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些弹幕深度使用者会自觉维护弹幕传播的环境,访谈结果也表明,弹幕类型虽然众多,但是令人反感的弹幕类型比较一致。撕逼类、刷屏类、剧透类、粉丝援助类、报年龄报学校报地名报星座等各种信息类弹幕比较让这些弹幕深度使用者感到反感。
这些弹幕的共同特点可以归为以下几项:一是无意义,影响观看的乐趣,若是剧透类、撕逼类、粉丝援助类以及报年龄信息类弹幕,使用者倾向于不打开,在屏幕上打小广告,散播不良风气的网址的弹幕长期会造成弹幕网站上的信息杂乱,人们对无效信息的厌烦和选择困难会愈发深重,直接影响对网站本身的印象;二是素质堪忧,UGC模式的兴起使得弹幕网站中弹幕成为一种可以“再写”和重新解读的文本,但是网络的低门槛带来的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直接导致了弹幕在内容上的混乱,不仅直接影响弹幕使用者的观感体验,而且对培养起来的归属感有负面影响。
三、研究结论和讨论
(一)弹幕互动仪式是弹幕族情感的变压器
情感是弹幕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与结果,这一点与亲身在场的互动仪式相同。IR模型假定在场的人们中间存在一种情绪感染力,事实上,弹幕的虚拟在场同样存在这样的情绪感染力,因为他们都集中关注于同一件事情甚至是弹幕本身,并且相互知晓关注的焦点,所以他们开始被彼此的感情所吸引,结果情感状态变得越来越强烈,通过有节奏的连带过程发生,当互动的检点逐渐变得一致,会出现在集体连带过程中的高度关注或者其他的“集体兴奋”的形式。而互动仪式中建立起情感协调的结果就是产生了团结感。作为IR要素的情感是短暂的,然而产出的结果是长期的情感,一种对此时聚集起来的群体的依恋感。这些长期的结果成为“情感能量”(EE)。
弹幕互动仪式是弹幕族情感的变压器,也是互动仪式的核心组成要素和结果。
弹幕互动仪式的开始伴随着情感要素,它们增强了情感,变成了共有的兴奋,涂尔干称之为“集体兴奋”,而后产生了作为结果的其他类型的感情,最大程度上增加的是“我不是一个人”的归属感,体现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对弹幕群体的归属感;第二个层次是对Bilibili和AcFun的运营机制的情感维护到行为维护的转换上;第三个层次是通过主动发送弹幕获得的更强烈的归属感,借用罗兰·巴尔特提出的概念,弹幕是一种“可写性文本”,是对视频内容的二次创作,弹幕使用者在交互中获得吐槽、分享的乐趣和“我不是一个人”的参与感和长期以来形成的族群观念。
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不仅仅是受众,更是生产者,是UGC模式下的主流弹幕视频网站的运作和维系主体,弹幕的传播是史蒂芬森所谓的“传播—愉快”的游戏性传播,弹幕深度使用者在虚拟在场中共同获得一种“快感”。主动性越强的弹幕使用者归属感越强烈,融入的也越深入。这种归属感不仅仅存在于线上,还通过网络中的其他形式如论坛、贴吧等继续发酵,从而强化群体认同感,但其他形式更多作为弹幕的补充,而不是主要的互动和维系情感的方式;弹幕也不仅仅只是对剧情、人物、特效等的吐槽,而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从二次元文化中衍生出的弹幕文化作为青年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前的“沙发土豆”在弹幕视频时代逐渐消解。
 
(二)弹幕是不可忽视的社会关系符号
弹幕是社会关系符号的载体,青年弹幕使用者中体现出一定的社会阶层划分,通过弹幕符号体现为提供信息的优越感和权力的映射。我们认为,弹幕是一种话语,话语即权力,在与现实分隔的虚拟世界中,弹幕话语是现实的一种对立面或者间接反映。一方面,不排除现实中一直有优越感的青年在网络世界中表现出同样的行为,擅长挖苦讽刺,以及展现自己优于他人的条件和资源;另一方面,线上戴着面具的青年弹幕用户是另一个自己,在虚拟空间中,由于人为缺失“社会情境线索”而表现出不为人知的一面,以弥补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角色规范下的按规范行事中的“不自由”。
参考文献:
[1][2][3][4][9][17][18][19]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0.79.38.101.100.126.107.155.
[5]郭磊.我国弹幕视频网站的受众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5:11.
[6]丁依宁.受众的表演与想象:弹幕使用族群研究[J].新闻春秋,2015(04):87-95.
[7]马月飞.从亚文化及群体心理视角探析弹幕功能的粘性[J].现代视听,2015(04):78-80.
[8]周允惠、陈卓琼.青少年在弹幕视频中的互动研究—以动画《食戟之灵》弹幕为例[J].视听,2016(11):120-121.
[11]肖潇.弹幕语言的语用特征、现状及其社会文化成因[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20-24.
[12]付晶晶.新媒体时代的弹幕文化现象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9-16.
[13]谢梅.何炬.冯宇乐.大众传播游戏理论视角下的弹幕视频研究[J].新闻界,2014(02):37-40.
[14]陈一.曹圣琪.王彤.透视弹幕网站与弹幕族:一个青年亚文化的视角[J].青年探索,2013(06):19-24.
[15]王颖.对弹幕视频网站受众的主动性分析–以acfan和bilibli为例.新闻研究导刊,2015(01):54-55.
[16] Morgan D L. Focus Groups[J].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005(01) :129-152.
作者|张玉璞
原题|基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青年弹幕 互动仪式作用机制研究
源自|上海理工大学 当代青年研究 2018年第3期
转自|质化研究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2023房地产项目整合推广策划案(0)
  2. 2023:  2023寺庙寺院品牌营销方案(0)
  3. 2023:  2023铁粉小程序运营思路(0)
  4. 2023:  一键登录助力用户转化率稳步上升(0)
  5. 2023:  话题浏览9千万,小红书“减法妆容”正流行,数据洞察美貌放大法(0)

本文转载于质化研究,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的头像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19年8月10日 下午6:02
下一篇 2019年8月12日 下午2:17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