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职场里受的气,其实很值钱

那些年职场里受的气,其实很值钱

1、

有一个朋友最近请假回家了,准备修养个一个月再说。原因是一个特别麻烦的项目,加上一个特别“丧”的客户折腾了他足足三个月。

他和我说,这样子的项目,下次就算再给一倍的奖金也不会干了。

我随口抖了个机灵,那你觉得几倍的奖金合适?

谁知道他楞了一下,思考了一会对我说,还真是这么个道理,如果同样麻烦的客户我觉得差不多三倍的奖金我就能忍了。

这个回答突然让我想起了马云的员工离职原因金句,“要么钱没到位,要么心受委屈了!”

那么是不是说,如果给了足够的钱,这个委屈的心就能咬牙吞下去呢?

当然马云的意思是钱没到位是求财的员工,心委屈了是求自我实现的员工,这个理由很贴切。

不过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其实委屈的心,还是可以通过另一种补偿给圆回来的,比如在加倍的钱。

比如我那个被负能量和麻烦事折腾坏了的朋友,他觉下次绝不在干这样的项目,归根结底的原因不是心委屈了,而是他觉得这个负面情绪,也是一种成本。

而他所获得的项目奖金,已经远远不够支付他的总成本了,也就是情绪成本和人力成本的综合。

所以当奖金加大到三倍的时候,他觉得还是可以继续,那是因为另外的两倍的奖金,刚好能够支付他付出的情绪成本。

所以,在职场中,情绪也是一种资源。

负面情绪,会变成一种成本,而积极情绪,也许就是一种价值。

2、

记得曾经在新闻里,看到过某个城市开了个“哭吧”,专门给人提供一个让人倾倒负面情绪的地方,在里面可以哭可以倾诉还可以发泄。

当然,你要付出一定的费用。

据说里面专门招语气温柔的小姑娘,薪资还特别高,条件就是积极健康,能够自我情绪调节。

这说明她们每天所要面对的负面情绪,并且关键时刻给予积极的情绪就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如果把他们的付出算作一种劳动的话,那应该算是一种“情绪劳动”。

情绪劳动不同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它常常被我们忽视。

除了上面“哭吧”里的职业会比较明显以外,其他行业里面,比如服务员的“热情”,医生的“冷静”,比如演员每一个角色都得付出相应的情绪,还比如很多职业得接受别人的情绪感染。

也许会有人说,情绪不是很自然的吗?为什么会是劳动呢?

因为这份情绪,是为了某个目的而表达出来,而不是你自己本来的情绪。

而我们人类,复杂就复杂在我们完全可以同时存在“表达情绪”和“真实情绪”。

当他们不一样的时候,这时候情绪成本就产生了。

就像你在工作状态中接纳客户的负面情绪,明明很糟糕却要微笑。

就像你明明刚刚失恋分手,却因为身为空姐要笑一笑露出八颗牙齿。

就像你明明家庭幸福,却要用表演技巧让自己沉积于悲伤。

3、

既然情绪可以是一种劳动,那么自然需要获得回报。

平时我们从来不会注意,因为人都是复杂的,表里不一的情况不是很正常嘛?

真正的心如赤子,表里如一的人少之又少。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谁不是把内心深深隐藏呢?

所以如果情绪劳动是一种资源,那么只要涉及人际关系的工作、生活中都会用到这种资源。

但是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忽视这一个维度的思考:在脑力、体力以外,我们的情绪资源也是有限的。

所以我那个朋友为什么经过这么一个项目以后,要修养两个月,因为情绪资源已经崩坏了,如果不调节也许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会影响到他的工作状态。

马云的金句,钱没到位?还是心委屈了?

也许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委屈的心也许是“情绪成本”太高了,和收益不匹配的原因吧。

所以,要么给予更大的金钱,抵消我的情绪成本。

要么给我画一个大饼,让我内心自恰,让未来的期待抵消我的情绪成本。

当然这两种其实,最终的目的依然是调节自我的情绪。

要么外在表达真实的自我,要么从心底里获得内心的自恰。

始发于简书:蛋壳尔

去年今日运营文章

  1. 2023:  ChatGPT再牛,也写不出这样的Brief(0)
  2. 2023:  小米手机怎么设置每年的生日提醒(0)
  3. 2023:  OpenAI开放ChatGPT API:2分钱700字(0)
  4. 2023:  怎么对备忘录记录内容标记完成?(0)
  5. 2023:  视频播放近3000w、日吸粉17万,这个腰部号靠什么打破涨粉瓶颈?(0)

本文转载于蛋壳尔,本文观点不代表爱运营立场,转载请联系原出处。如内容、图片有任何版权问题,请联系爱运营处理。

(0)
爱运营爱运营管理员
上一篇 2018年3月2日
下一篇 2018年3月2日

推荐资讯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